登幽州臺歌文言文翻譯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遊戲
  • 2023-01-05

登幽州臺歌文言文翻譯金色盛典歷史 2022-11-05

1。 《登幽州臺歌 》 譯文

登幽州臺歌【唐】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譯文】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

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地流下眼淚。【作者簡介】:陳子昂(661-702)字伯玉。

少任俠。其詩標舉漢魏風骨,強調興寄,反對柔靡之風,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

有《陳子昂集》。【註釋】:幽州臺:又稱燕臺,史傳為燕昭王為招攬人才所築的黃金臺,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縣。

悠悠:無窮無盡的意思。愴然:悲痛傷感的樣子。

涕:眼淚。【賞析】公元696年,契丹攻陷了營州,陳子昂奉命出征,帶兵的將領是個草包,接連打了幾次敗仗,陳子昂提了很多建議,也未被採納,眼看著報國的良策無法實現。

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臺,想起了戰國時廣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憤之極,寫下了這首《登幽州臺歌》。詩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暫,宇宙無限,不覺中流下熱淚。

這是詩人空懷抱國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吶喊。細細讀來,悲壯蒼涼之氣油然而生,而長短不齊的句法,抑揚變化的音節,更增添了藝術感染力。

【背景】: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同出征。

武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

稍後,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願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即幽州臺,遺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臺歌》以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詩篇。

2。 登幽州臺歌翻譯

一、出處

唐代詩人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

二、原文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三、譯文

過去沒有看到古之賢君,未來見不到賢明君主。

想到天地之間久遠廣大,我更加感到悲傷淒涼而獨自流淚。

擴充套件資料

一、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陳子昂由於經常對武后朝廷提出批評,而受到政治打擊,接連被貶謫。苦悶之餘,陳子昂登上幽州臺,追懷古今並寫下此詩。

二、賞析

在這短短的四句詩中,詩人巧妙地將自己的孤獨放在天地遼闊的背景裡,以天地的遼闊反襯出自身的渺小,更加凸顯了自己的孤獨、悲哀之感。時間和空間的兩組對比,將詩人豐富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使一位壯志滿懷卻報國無門的孤獨詩人形象,透過字裡行間,亢立在蒼茫廣闊的天地間。

三、作者簡介

陳子昂24歲高中進士,官擢麟臺正字,後升右拾遺。他為人豁達正直,敢於直言進諫,但仕途不順,屢遭貶值。後因政治主張不能實現而辭官歸隱,最後被武三思陷害,死於獄中。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登幽州臺歌

3。 登幽州臺歌原文

登幽州臺歌⑴前不見古人⑵,後不見來者⑶。

念天地之悠悠⑷,獨愴然而涕下⑸。詞句註釋⑴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現今北京市。

幽州臺:即黃金臺,又稱薊北樓,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是燕昭王為招納天下賢士而建。⑵前:過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聖君。⑶後:未來。

來者:後世那些重視人才的賢明君主。⑷念:想到。

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⑸愴(chuàng)然:悲傷悽惻的樣子。

涕:古時指眼淚。[2-3] [4] 白話譯文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聖君,向後不見後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3]。

4。 求登幽州臺歌譯文

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譯文】 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

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地流下眼淚。 【作者簡介】:陳子昂(661-702)字伯玉。

少任俠。其詩標舉漢魏風骨,強調興寄,反對柔靡之風,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

有《陳子昂集》。 【註釋】:幽州臺:又稱燕臺,史傳為燕昭王為招攬人才所築的黃金臺,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縣。

悠悠:無窮無盡的意思。愴然:悲痛傷感的樣子。

涕:眼淚。 【賞析】 公元696年,契丹攻陷了營州,陳子昂奉命出征,帶兵的將領是個草包,接連打了幾次敗仗,陳子昂提了很多建議,也未被採納,眼看著報國的良策無法實現。

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臺,想起了戰國時廣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憤之極,寫下了這首《登幽州臺歌》。詩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暫,宇宙無限,不覺中流下熱淚。

這是詩人空懷抱國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吶喊。細細讀來,悲壯蒼涼之氣油然而生,而長短不齊的句法,抑揚變化的音節,更增添了藝術感染力。

【背景】: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同出征。

武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

稍後,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願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即幽州臺,遺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臺歌》以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詩篇。

5。 求《登幽州臺歌》的原文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注】幽州臺:又稱燕臺,史傳為燕昭王為招攬人才所築的黃金臺,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縣。

【簡析】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反叛,武則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軍討伐,陳子昂隨軍參謀,到了東北邊地。武攸宜根本不懂軍事,陳子昂進諫,不僅沒被採納,反而被貶斥,因此登幽州臺抒發失意的感慨。

全詩以廣闊的胸襟,慷慨悲涼的情調,感時傷事,弔古悲今,不假修飾,其立意、氣勢和思想、感情,千百年來一直引起人們強烈的共鳴。

6。 登幽州臺歌的翻譯

《登幽州臺歌》作者: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註解: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現今北京市。

2、悠悠:渺遠的樣子。3、愴然:悲傷淒涼。

4、淚:眼淚。翻譯:先代的聖君,我見也沒見到,後代的明主,要等到什麼時候?想到宇宙無限渺遠,我深感人生短暫,獨自憑弔,我涕淚縱橫悽惻悲愁!賞析一:詩人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諫,但沒有被武則天所採納,屢受打擊,心情鬱郁悲憤。

詩寫登上幽州的薊北樓遠望,悲從中來,並以山河依舊,人物不同來抒發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嘆。語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在藝術表現上,前兩句是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的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空間的遼闊無限;第四句寫詩人孤單悲苦的心緒。這樣前後相互映照,格外動人。

句式長短參錯,音節前緊後舒,這樣抑揚變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登幽州臺歌》這首短詩,由於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成為歷來傳誦的名篇。

陳子昂是一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諫,對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評意見,不為武則天採納,並曾一度因“逆黨”株連而下獄。

他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反而受到打擊,這使他心情非常苦悶。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

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同出征。武為人輕率,少謀略。

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稍後,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

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願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即幽州臺,遺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臺歌》以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詩篇。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這裡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與《登幽州臺歌》是同時之作,其內容可資參證。

《薊丘覽古》七首,對戰國時代燕昭王禮遇樂毅、郭隗,燕太子丹禮遇田光等歷史事蹟,表示無限欽慕。但是,象燕昭王那樣前代的賢君既不復可見,後來的賢明之主也來不及見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時;當登臺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

本篇以慷慨悲涼的調子,表現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這種悲哀常常為舊社會許多懷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獲得廣泛的共鳴。

本篇在藝術表現上也很出色。上兩句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出空間遼闊。

在廣闊無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繪了詩人孤單寂寞悲哀苦悶的情緒,兩相映照,分外動人。念這首詩,我們會深刻地感受到一種蒼涼悲壯的氣氛,面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而在這個圖景面前,兀立著一位胸懷大志卻因報國無門而感到孤獨悲傷的詩人形象,因而深深為之激動。

在用辭造語方面,此詩深受《楚辭》特別是其中《遠遊》篇的影響。《遠遊》有云:“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

往者餘弗及兮,來者吾不聞。”本篇語句即從此化出,然而意境卻更蒼茫遒勁。

同時,在句式方面,採取了長短參錯的楚辭體句法。上兩句每句五字,三個停頓,其式為: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後兩句每句六字,四個停頓,其式為: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前兩句音節比較急促,傳達了詩人生不逢時、抑鬱不平之氣;後兩句各增加了一個虛字(“之”和“而”),多了一個停頓,音節就比較舒徐流暢,表現了他無可奈何、曼聲長嘆的情景。全篇前後句法長短不齊,音節抑揚變化,互相配合,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賞析二: 人人都讚美這是一首好詩。幾乎所有的文學史都稱引它,幾乎所有的唐詩選本都選了它。

然而,它究竟好在哪裡,卻值得每一個讀者反覆玩味。探究出個所以然。 全詩短短四句,通共不過二十二個字,沒有鋪敘,沒有比喻,沒有用典,不講究什麼吞吐迴環,更不屑於堆徹雕琢,只是大聲詠歎,直抒胸隱,但是,它的境界卻何等闊大,格調何等雄渾,含義何等深刻!這首詩之所以稱得上是陳子昂的壓卷之作,是因為它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蘊含著大詩人理想和現實的尖銳矛盾。

它像火山的噴薄,又象江河的奔流。不但傾瀉著這位一代詩風開啟者心靈的苦悶,而且更代表了我國七世紀末那“鼎盛時代”的中堅分子們壯懷激烈的思想感情。唯其加此,它一直保持著歷久不衰的藝木魅力,感動了一千多年來的無數讀者,以至我們今天重新來品味它,仍然彷彿置身於當時的歷史背景之中。看到了蒼茫的天宇,寥廓的原野,聽到了“盛唐之音”的先驅者那震撼人心的慷慨悲歌,感受著一種雄豪悲壯的美。

《登幽州臺歌》作於武則天萬歲通天二年(697)。據陳子昂的好友盧藏用的《陳氏別傳》記載,這一年子昂從武攸宜征討契丹,在軍中任參謀。

當時戰爭形勢對武周王朝不利,武攸宜前軍慘敗,大營震動,人心惶惶。子昂不忍坐視敗局,挺身向武攸宜進諫,提出了不同的作戰策略。

出身親貴而不懂軍事的武攸宜非但不納諫。

7。 《登幽州臺歌 》 譯文

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譯文】

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地流下眼淚。

【作者簡介】:陳子昂(661-702)字伯玉。少任俠。其詩標舉漢魏風骨,強調興寄,反對柔靡之風,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有《陳子昂集》。

【註釋】:幽州臺:又稱燕臺,史傳為燕昭王為招攬人才所築的黃金臺,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縣。悠悠:無窮無盡的意思。愴然:悲痛傷感的樣子。涕:眼淚。

【賞析】 公元696年,契丹攻陷了營州,陳子昂奉命出征,帶兵的將領是個草包,接連打了幾次敗仗,陳子昂提了很多建議,也未被採納,眼看著報國的良策無法實現。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臺,想起了戰國時廣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憤之極,寫下了這首《登幽州臺歌》。詩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暫,宇宙無限,不覺中流下熱淚。這是詩人空懷抱國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吶喊。細細讀來,悲壯蒼涼之氣油然而生,而長短不齊的句法,抑揚變化的音節,更增添了藝術感染力。

8。 古詩《登幽州臺歌》的原文及意思

登幽州臺歌 唐代: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譯文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聖君,向後不見後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 ⑴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現今北京市。

幽州臺: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3393735即黃金臺,又稱薊北樓,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是燕昭王為招納天下賢士而建。⑵前:過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聖君。⑶後:未來。

來者:後世那些重視人才的賢明君主。⑷念:想到。

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⑸愴(chuàng)然:悲傷悽惻的樣子。

涕:古時指眼淚。 《登幽州臺歌》是唐代詩人陳子昂在初唐時期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此詩是一首弔古傷今的生命悲歌,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孤獨遺世、獨立蒼茫的落寞情懷。此詩透過描寫登樓遠眺,憑今弔古所引起的無限感慨,抒發了詩人抑鬱已久的悲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那些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遭受壓抑的境遇,表達了他們在理想破滅時孤寂鬱悶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會意義。

全詩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結構緊湊連貫,又留有充分的空間:前二句俯仰古今,寫出時間漫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出空間遼闊;在廣闊無垠的時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繪了詩人孤獨寂寞苦悶的情緒,兩相映照,分外動人,讀來酣暢淋漓又餘音繚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