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鞭和限鞭的好處分別是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遊戲
  • 2021-07-12

請解釋的簡單,明瞭,看了就可以理解你的意思

謝謝幫忙!

節慶放鞭炮,是大民俗。

撐起它半壁江山的卻往往是小作坊,小到一個家庭就能完成民俗作業的地步。

隨著月初瀋陽市作出鞭炮解禁決定,南京市也即將於下月公佈解禁後的六城區燃放地點。這樣的訊息立即引起了人們強烈的關注。可是,事物的真相從來不會停留在一個面上。臨近年關,空氣中的煙火味照例濃了起來,同時濃起來的是我們的憂鬱。在報章上“掃描”,不乏小作坊失事的訊息,而12月14日,發生在睢寧縣的爆竹小作坊大爆炸事件,更以3人當場死亡的慘痛代價,扼制了“鞭炮民俗”急於向城市復辟的興起,頻頻災難對比出的快樂期望也壓迫出民俗經濟和民俗心理擴張的“小”來。

一句話,突如其來的爆炸,拷問著被鞭炮調情的我們的民俗觀。

在災難中,我們應該吸取的或許不完全是安全問題上的教訓。災難事件牽扯出的是我們對待民俗的態度,筆者相信,每一起“鞭炮災難”的背後都繫著非理性的民俗心理。也就是說,民俗缺乏一個準確的尺度,這個尺度應當明晰,並被堅守,以使我們不至於陷入泥淖。被中國傳統道德觀左右著,這使民俗細分了兩類人,一類是享受民俗者,一類是民俗工具的製造者,而在現實生活中,這兩類人被生生隔開了,在我們舉著煙花鞭炮盡情燃放之時,又哪裡會想起,煙花的灰燼也充斥著製造者的投機、迎合和對生活的期望值。這是兩種心理出現的斷裂。

在尖銳的對比環境中,每每超過70%的鞭炮解禁的中國民眾支援率,陷1993年興起的禁放令於尷尬之境,陷較低的然而又往往不乏真知灼見的不支援率於尷尬之境。最後,一大批掌握中國民俗興奮規律的人開始了在製造上的興奮,由於先天不足,或後天不“敏”,這樣的興奮帶來了與經濟效益亦步亦趨的冒險,相當數量的不具備生產資質的小作坊得到了相對的喘息之機,在某種意義上,我們不得不預設他們為民俗,為民眾的快樂做出了貢獻。而在災難頻發時,我們貼上的只是制式的“抓好安全生產”的標籤,卻沒有注意到,在民俗心理的斷裂處需要理性銜接:銜接支持者與反對者的態度,實現觀點的最大一致,減少類似禁放與解禁反反覆覆交戰的內耗,建立相對高明的、成熟的而不是遊戲化的民俗,甚至是新民俗;銜接製造者與使用者的生存處境,以限制狂熱的消耗,和非理性的經濟增長依賴,並透過共同的思考,促使鞭炮的製造走向高技術化和安全的產業化。

我們再也不能,在煙花的絢爛中忘記,生活的另一個層面充滿了擔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