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是誰擒住了方臘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1-10-02

歷史上是誰擒住了方臘marsyulei19872013-06-17

北宋末年,皇帝昏庸、政治腐敗、官府橫徵暴斂、民不聊生,各地紛紛揭竿而起,曾經出現過四支農民起義軍,分別是山東宋江、淮西王慶、河北田虎和江南方臘, 施耐庵在《水滸傳》中寫道宋江被朝廷招安後,甘心充當急先鋒和打手,帶領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位好漢掉轉槍口,將王慶、田虎和方臘一一剿滅,特別是在征剿方臘 的戰鬥中損兵折將,元氣大傷,其實這段演義版故事純屬無稽之談,為小說家一家之言,只是作者施耐庵為突出宋江的忠義和死心塌地投靠政府而肆意編造的,與真 實的歷史差異很大。

北宋末年的這四支義軍,無論是從影響和規模來看,江南方臘的起義都是首屈一指的,遠非山東水泊梁山上的宋江所能望其項背,這四支起義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 點,就是起義的時間很短,剛剛打起革命的旗幟,燃起鬥爭的火焰,旋即被鎮壓和撲滅。同時義軍都是被政府軍所剿殺的,與宋江的梁山英雄們八杆子打不上邊。從 起義的時間來看,宋江比方臘稍早,也比方臘早些時候完玩,方臘於公元1120年十月在安徽歙縣起義,建立了包括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個縣在內 的農民政權,從起義初的一千多人發展到後來的百多萬人,而朝廷派來征剿的大軍僅統帥童貫麾下就有十五萬精兵,其次方臘起義沉重的打擊了北宋政權,並且嚴重 破壞了江南富庶之地的生產力,使不堪重負的北宋朝廷終於在內憂外患和各種摧枯拉朽的因素作用下最終走向了覆亡。

正史中對於方臘起義所著筆墨不多,宋史傳方臘附於童貫之後,廖廖數語,突出的是童貫這位名列北宋六賊之中其人的赫赫武功,後童貫因征剿方臘有功而進封 太師,方臘在文中起的只是一種陪襯作用。倒是在宋人方勺筆記《青溪寇軌》中對於北宋末年這場聲勢浩大的方臘起義有著詳細記載,方勺引用宋人洪邁容齋逸史所 言,宋徽宗即位後,寵信奸佞蔡京父子,任命童貫在蘇杭開造作局,為皇家制作御用器具,接著採納吳人朱勔媚上所言,命令江南進貢花石,這就是宋史上臭名卓著 的花石綱。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江南官府的各色狗腿子們藉機大肆盤剝魚肉百姓,民間賣田鬻子以貢官吏所需,天下動盪,人心思變,為方臘的大規模起義奠定了 基礎。

而方臘這個人也不簡單,其性情豪爽,且仗義疏財,深得民心,還是一個非常有心機的人,他藉口有一次臨溪顧盼,看見水中自己的影子身著官袍而類似王候將相, 就讓手下的弟子們趁勢傳播,弄得四野八鄉都對他五迷六道的。當時有一個非常神秘的組織叫做吃菜食魔教,此為東漢五斗米教衍生至宋(一說為明教源頭),方臘 很有可能參加了該非法組織,並任頭目,具有一定的勢力範圍。方臘並不象演義中所說的那樣出身貧苦,而是象《水滸傳》中孔明孔亮他老爹孔太公那樣有著較為雄 厚的家財,是一個小莊園主,當時方臘有著方圓數里的漆園,而漆園所產的生漆盡數為童貫所辦造作局巧取豪奪,方臘怨氣滿腹,加上花石綱擾民,人皆憤怒,方臘 很好的利用了民間的積怨,暗中廣散錢財,有意結交江湖豪傑,如宋江之輩的急時雨一樣扶危濟困,名聲大起。

等到蟄伏等待的時機差不多了,方臘殺豬宰牛,與數百名江湖豪傑歃血為盟,眾人一起喝了血酒,方臘登臺振臂開始戰前總動員,其演講詞極具鼓動性,方臘高聲喝 道:天下與國家,本同一理,可是我等百姓終年勞苦,而少衣缺食,政府貪婪,不恤民力,稍不如意,則鞭笞酷虐,至死不恤,你們就能心甘情願的忍受這種暗無 天日的生活嗎?臺下黑壓壓的一群民眾狂呼不能。方臘又說:把我們剝削完了,政府拿著我們的勞動成果又奉送給我們的仇敵遼和西夏,我們的敵人靠著這 種資助而日益富庶,反過來變本加厲欺侮我們,耗盡國財而不能求得和平,反而使戰爭陰雲籠罩,你們甘心嗎?眾人應道:豈有此理?方臘流著眼淚疾呼: 今天下賦稅勞役繁重,官吏魚肉百姓,農業生產不能實現自足,我們所賴以活命的唯有山林漆竹,又被政府竭澤而漁,暴政如此,人神共怒。統治者除了聲色犬 馬,土木甲兵和花石綱外,每年歲賂西北遼、夏銀絹以百萬計,皆我江南膏血,而我們卻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你們該怎麼辦?眾人仇恨之火熊熊燃燒要錢沒 有,要命一條,拼了。

方臘進行完戰前總動員併發布戰鬥檄文後,開始條縷分明的闡述自己的戰略思想,只要大家能夠隨我揭竿而起,天下必聞風而動,不出半個月,就可雲集萬餘人, 即使守將聞知,也無關緊要,我會用計謀延緩援兵到來,至多一兩個月,江南諸郡可一鼓作氣拿下。即使趙官家得到奏報,但依政府辦事效率,調兵遣將非半年不 可,而此時大事已定,不足為慮。何況政府每年歲入西北遼夏數百萬銀兩,政府軍事開支上千萬皆出於江南,我們佔據了江南半壁江山,政府必將酷取中原,中原人 民不堪忍受暴政,也會蜂擁響應起義,西北二虜知道我們造反的訊息,也將趁火打劫,政府腹背受敵,雖有良將謀臣,也必將焦頭爛額。我們畫江而治,輕徭薄賦, 以寬民力,天下勞苦大眾必將投奔而來。

公元1120年,即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臘舉眾千餘人以誅朱勔為名起事,見政府官吏皆殺之,而江南人民苦於賦稅、造作局、花石綱三座大山壓迫,各處雲集響 應,數月之間,方臘有部眾十萬餘人,接連攻陷附近郡縣十餘個,並很快聚焦了上百萬民眾,天下為之大震。當時北宋朝廷正和東北勃然興起的女真人暗中達成協 議,密謀攻取契丹(猶如抱薪救火),以取歷史上被割據的燕雲十六州,各種軍事調配恰好正在進行當中,聞聽方臘兵患,匆忙打消與女真人的聯合軍事行動,迅速 調集精兵,以童貫為江淮荊浙總司令,移師南下,歷史的陰差陽錯讓北宋這具臃腫顢頇的官僚機構瞬間變得高效簡潔起來,方臘沒有料到政府軍來得如此之快,如此 之猛烈,而童貫此時也突然變得識時務起來,這位襠下少了小小鳥的太監統帥來到蘇州後,立即撤消了造作局,並雷厲風行的解散了運送花鳥魚石的集散場所。

童貫帶領的是北宋政府軍中裝備最好,訓練最有素,堪稱當時最精銳的一支十五萬人軍隊,與糾結烏合之眾的方臘流民隊伍自然不可同日而語,童貫揮兵秀州(今嘉 興),重兵挫敗了方臘前鋒,一路追擊方臘到了幫源洞,當時方臘尚有二十萬之眾,然與政府軍力戰而不能取勝,且戰略上已然處於被動,處處捱打,一路潰散,率 領一干殘眾逃到了山林之中,依靠山野巖穴與政府軍苦苦周旋,從野戰部隊攻城戰至此變成了游擊戰,龐大的政府軍對於逃到山林之中的方臘無計可施,然聲勢浩大 的方臘起義顯然已經到了窮途末路,起義失敗已經難以避免。《宋史》和多種版本的史書都記載方臘最後的結局是被擒受俘,後被政府砍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