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桶”的英文是“closetool”,為什麼叫“馬桶”?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1-09-29

“馬桶”的英文是“closetool”,為什麼叫“馬桶”?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6-02-26 回答

人坐的桶,為什麼要叫馬桶?這要追溯到北宋時期歐陽修的《歸田錄二》中的“木馬子”, 這是對於馬桶最早的文字記載。至於馬桶的歷史,這得從漢朝說起,《西京雜記》上說,漢朝宮廷用玉製成“虎子”,由皇帝的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上隨時方便。這種“虎子”,就是後人稱作便器、便壺的專門用具,也是馬桶的前身。據說這種“虎子”也是受高祖劉邦以儒生之冠當溺器而受到啟發才發明出來的。

關於“虎子”的發明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也與皇帝有關。相傳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射死臥虎,讓人鑄成虎形的銅質溺具,把小便解在裡面,表示對猛虎的蔑視,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來。可是到了唐朝皇帝坐龍庭時,只因他們家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將這大不敬的名詞改為“獸子”或“馬子”,再往後俗稱“馬桶”和“尿盆”。以後的發展,如俺們所見,不管怎麼演變,基本擺脫不了盆形和桶形的外觀。這便是馬桶的前身後事了。如果這些泛泛之談不能說明什麼的話,俺還想再談談自己的切身體會。

再回首,俺二十幾年的歲月中,馬桶始終如一兢兢業業地扮演著一個無物可替的獨一無二的角色,它帶來過多少舒服暢快,多少快意恩仇,多少驚心動魄,多少高山流水……在俺心裡都跟明鏡似的亮堂堂,絲毫不因為時光的變遷和地點的轉變而有絲毫的消磨減弱,往往是歷久彌新,路遙才能知馬力啊。

它跟俺的關係絕不僅僅是接納排洩物那麼單純,那也顯得太過尋常落了俗套,把俺與它的關係淪落成它與一般人那麼的普通,是不明智的想法。它帶給俺的歡樂時光以及內省思考,往往是難以省略和忽視的。嚴重點兒說,在馬桶上成長,喜憂參半,然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是說在別處想一個小時才能琢磨明白的事情,坐在馬桶上,也許半個小時就醍醐灌頂般的參透了。

馬桶的功能,以及它帶給俺的強烈衝擊感受,往往讓俺覺得人生四大快事有巨大的缺陷。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久旱逢春雨,他鄉遇故知,最多隻能稱之為外快,真正的內快便是第五大快事——馬桶夜讀詩。誰能料到,真正凝氣聚神領悟書中精髓的時刻,竟然是在不登大雅之堂的馬桶之上呢?可人生處處都是意外,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任何事都是謅不全的,再面面俱到,依然有百密一疏。

從小到大,俺已不能一一悉數,馬桶輔助俺看完了多少本人類智慧的結晶。而馬桶也肩負著幫俺擇優錄取優勝劣汰,從百裡挑一好書的重任。俺基本得出以下結論:不能吸引俺在衛生間裡讀的書,通常都是老太太的臭長裹腳布,或者狗屁不通丟人現眼的擦PP紙,讀之令人腸結便秘苦不堪言。而俺肯帶到衛生間裡的書,往往承受著俺對它們的巨大信任和喜愛,它們會不辱使命的協助俺暢快淋漓。面對市面上琳琅滿目的各種書籍,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人們肉眼做不到的事情,馬桶它卻成功地做到了,汗顏吶!

想想看,臀坐馬桶,遐思邇想,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談笑有鴻儒(書中的),往來無白丁(現實中的,因為門插著呢),這樣的時刻,寂靜無聲,沒人打擾,久在其中又不知其臭,俺往往會沉浸書中不能自拔。俺向來不是一個能集中精神力的好學生,學生時代老師的年終評語,往往是三點必不可少,一是話多,二是小動作多,三是精神集中不了五分鐘。老媽為此頗傷神,以為俺得了多動症,又聽說吃味精容易導致多動症,從此菜中不放味精……可是,如果老師有幸看見俺坐在馬桶上全神貫注的小模樣,他(她)應該會激動的雙淚橫流吧……

老媽對俺如此依賴馬桶深惡痛絕,她和老爸圍追堵截,防止俺把書帶入衛生間內。發現後撕無赦,小時候更是發生過被活活從衛生間拖了出來,書毀人傷慘絕人寰的事例。俺每每與他們鬥智鬥勇,把書貼著肚皮放在衣服裡,剛好插在皮帶那兒,為了不引起他們懷疑,還故意甩著胳膊在他們面前晃幾圈,然後才光明正大繞進衛生間,如飢似渴地閱讀起來……可即使這樣,老媽仍然不時“咚咚”狂擂衛生間門以及不斷重複“你是不是要在裡面過年”之類話語,面對這樣無聊的干擾,俺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爭取勝利!基本能做到目不斜視、耳不分聽,如入無人之境,心無旁騖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每當俺回憶起這段不堪的歷史,都忍不住熱淚盈眶,生活是多麼的不容易啊,隨心所欲又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啊,俺可以理解:俺——要——讀——書!是一個孩子心底發出的最強烈的呼喊。那時的俺有一個夢想,要設計一個最前衛的衛生間,中間是舒適的馬桶,四周是擺滿了各種書籍的書架,順手可以方便的取得,俺再也不用偷偷摸摸,跟見不得陽光的小老鼠似的……

馬桶並不僅僅是讀書的輔助工具,俺甚至還驚喜的發現,不知是因為姿勢的緣故,還是氨氣瀰漫的原因,居然能從某種程度上促進人的記憶能力。俺試驗過在馬桶上背單詞以及唐詩宋詞,效果奇佳,與坐在書桌前背出的成果簡直不能同日而語。俺很希望某個科學家在坐馬桶的無聊時刻,思考一下這個原理,說不定可以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當然,即使無新書可讀,俺依然習慣性的拿一本讀過無數遍的書坐上馬桶,不看它,只是拿著,心裡也覺得塌實,然後開始思考在衛生間之外怎麼也弄不明白的問題。毫無疑問,依然效果奇佳。

由此可見,在馬桶伴隨著俺成長的日子中,它舉足輕重的南博ONE地位……然而現在……俺放棄了繼續與它痴纏,面對一隻公用的馬桶,只有無言以對。俺想,有些東西,註定了是極其私人的,比如牙刷,比如馬桶,比如媳婦……公用的結果是非常令人唾棄和噁心的,於是俺開始厭惡馬桶。於是開始深惡痛絕坐式馬桶,只要一想到,就條件反射般引起生理上的不適,喉頭髮哽以及腸胃蠕動。現在已經儘量減少喝水次數,看看俺因為焦渴而皮開肉綻的嘴唇就可以證明,誰能想象它們曾經柔軟呢?可即使這樣,還是不能夠與它徹底的脫離關係,和很多事物註定了終生的關聯,拋不下切不斷扯不完,每天還是要若干次與它親密接觸。

“馬桶”的英文是“closetool”,為什麼叫“馬桶”? ₯㎕。 1級 2006-02-26 回答

馬桶來歷趣談

《西京雜記》記載,漢朝宮廷用玉製成“虎子”,以備皇上隨時方便。

相傳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射死臥虎,讓人鑄成虎形的銅質溺具,把小便解在裡面,表示對猛虎的蔑視,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來。

到了唐朝皇帝坐龍廷時,因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將這大不敬的名詞改叫“獸子”或“馬子”,再往後,就俗稱“馬桶”了。

抽水馬桶的來歷

抽水馬桶是英國人首先發明的。

早在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時代(1558—1603年),英國有一位名叫

約翰·哈林頓的傳教士,平時愛好文學,曾因傳播一則所謂有傷風化

的故事而被判處流放。1584—1591年間,他在流放地凱爾斯頓蓋了住

房,並設計出世界上第一隻抽水馬桶,與貯水池相連。他對這項發明

頗為自豪,特地以荷馬史詩中一位英雄埃傑克斯的名字為它命名。此

後,哈林頓還寫了《夜壺的蛻變》一書,詳細描繪了他的抽水馬桶。

不過,當時的英國公眾並沒有接受這項發明,他們還是喜歡使用便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