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和姚啟聖是何許人也?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1-08-16

周培公,名昌,字培公,今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麻城鎮官堰村人,生於明崇禎五年(1632年),卒於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終年69歲。周培公文武兼備,剛正毅勇,才智過人,恪盡職守,深諳治世之策,深得為人之道,是康熙身邊的重要謀臣之一。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北方少數民族首領葛爾丹率眾叛清。賦閒在家的周培公仍不時關注朝廷政事,聞訊後連忙趕寫平叛“條呈”送到京城,亦被康熙皇帝採納,任命周培公為盛京(今瀋陽)提督,負責戍邊,1701年(康熙四十年),卒於任上。

周培公一生寫過不少詩,曾在當時廣泛流傳。在其陝西軍旅時寫有:“老去辭家事遠遊,幽年何故久淹留,燕關秦塞長為客,露竹蟬風早報秋。半壁燈昏人破夢,一聲雞唱月當樓。此時離愁添多少,不見歸鞍到郢州。”晚年,他寫有一首詩寄朋友、兵部左侍郎張可前,詩云:“青山作障水環洲,遙念名園花事稠。別後孤舟對明月,歸來臥病又新秋。門無剝啄皆因懶,邑有流亡徒抱愁。何會與君重會面,晚風同上仲宣樓。”周培公的著作,被收入《介庵草》。 他曾繪製了《清全圖》。 姚啟聖(1624-1683),浙江會稽人,字熙止,號憂庵,從小就有豪俠之氣。有一次他遊蕭山,遇見兩個兵卒搶掠一雙女子,姚怒奪佩刀殺了那些健兒,把受害女子放走。康熙二年他在鄉試中得了第一名,被授以廣東香山縣知縣。澳門人霍侶成弄兵作亂,姚以計擒之,俄而逃去,又率奇兵縛以歸。海亂才告以平息。康熙二十年,左都御史徐元文奏劾姚啟聖“侵佔民利,扣剋軍餉”,在攻打臺灣問題上“始欲養寇,繼欲窮兵”。啟聖在復奏中為自己辯解:“臣自入仕京師,未有產業。而軍前捐銀十五萬有奇者,香山罷官後貿易七年,得積微資,並臣浙江祖產變價,及親朋借貸,經年累月而有。”可見,姚在耿精忠反兵入浙江境內時“以家財募兵”並非虛言 十九年二月,啟聖與賚塔及總兵趙得壽、黃大來等分兵7路合擊,破敵19寨;另遣將渡海,拔金門、廈門,招降朱天貴、楊彪等。進兵部尚書、太子太保。二十一年二月,敘克海澄、金門、廈門功,予騎都尉世襲,加一雲騎尉。時錦已卒,子克?襲位,稱延平王,願稱臣入貢。啟聖以奏,不許,促水師提督施琅進攻。八月,琅定臺灣,啟聖還福州。十一月卒,年六十。性爽朗,視錢如糞土。關心故鄉紹興建設,曾修郡邑庠及三江閘、西江塘。《清史稿》有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