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為知己者死是怎麼回事啊?是怎麼回事啊?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3-31

士為知己者死是怎麼回事啊?是怎麼回事啊?關大掌櫃 2006-12-28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是一條流傳頗廣的一條古訓,反映了一種“提攜玉龍為君

死”的知恩圖報精神。尤其是中國的知識分子,一方面潔身自好,“鳳非梧桐不棲”;一方面又甘願獻身於知

己者,如諸葛亮為報答劉備的“三顧”之恩,不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孔明出山定須有人“三顧”的思

想,恐怕也是有其淵源的。

侯羸、馮諼都是戰國君子門下的著名舍人。侯羸有意讓信陵君為自己牽著馬穿過鬧市;馮諼則三次彈劍而

呼,抱怨主人給的待遇太低。他們千方百計的以假會真來驗證棲身之所是不是“梧桐”。實際上,這是否有點

可悲呢?而且僅僅因為某一個人對自己不恭,就眼看著天下生靈塗炭而不盡力拯救,這也算不得閒士之鳳。假

如沒有禮賢下士的知音,那麼侯、馮的蓋世之才豈不被埋沒?“質本潔來還潔去”固然無可厚非,但沒有經過

一番拼搏,沒有付出大悲大喜,大智大勇,此心何干呢?我堅信,包括侯、馮二人在內,世上沒有自甘寂寞的

奇才。

即使是標榜清靜無為的莊子也不例外,何況我們這些小人物們了。要不然莊子一個人悄悄的溜到千歲不斷

的朽木之下飲酒撫琴算了,又何必殫精竭慮的著書立說,高聲宣揚自己的主張,為後人留下這一部《莊子》

呢?此人沒有做成大官,卻因自己的自身的修養和力練,當上了兩千年香火不斷的精神領袖之一。哈,相比之

下,侯、馮二君起先實在缺少一些曠達的氣魄,他們能對天下事瞭然在握,卻無法駕馭自己。

《詩經》雲:“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從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把這一層意思練化到自己的《短歌

行》一詩中,吟詠出“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的著名詩句,藉此表達求賢若渴的心情;

同時曹操勸誡,雖然我不能去找你,你為什麼不來找我呢?毛遂證實已為自己前來嗣音的閒才,大膽自薦,其

雄風義膽可謂古來少有,最後他確實證實了自己是“以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雄才。對於毛遂來

說,平原君也不是什麼知己呀。

“士為知己者死”似乎成為一種特定的心理,被一代代傳承者,對此,我並不持否定的態度―――原因是

也根本否定不了,《三國演義》中道:“馬遇伯樂而嘶,人遇知己而死。”問題是我們這些小人物還有那些懷

抱利器的“士”們是被動的等待知音還是主動的尋覓知音?伯樂相馬的故事中,“馬”只能等著伯樂“相。”

因為它是馬;一旦在這個故事中加入比喻的意義,那麼被譽為千里馬的“人”,是不是要拿更高的標準來要求

自己,拿更強烈的使命感來鞭打自身呢?一句外國諺語說得好:有兩種生活,一種是燃燒,一種是腐敗。千里

馬如果不撥出那驚世駭俗長嘶,往往是不會被伯樂發現的,不會有那雄健的飛馳。同樣,“士”們如果不丟掉

患得患失思想包袱,不去主動的尋找棲身的“梧桐”,終究免不了“腐爛”之虞。

士為知己者死是怎麼回事啊?是怎麼回事啊?zhanganyin333 2006-12-28

語出《戰國策·趙策》:“晉陽之孫豫讓事知伯,知伯寵之,及趙襄子殺知伯,豫讓逃山中,曰:‘嗟呼!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智氏矣。’”後來,他變易姓名,漆身吞炭,使人認為不出自己,但幾次刺趙襄子,都被趙襄子發現了,趙襄子因為他是義士而沒有殺他。最後一次刺殺趙襄子,趙襄子說:“子不嘗事範、中行氏乎?智伯盡滅之,而子不為報仇,而反委質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獨何以為之報仇之深也?”豫讓說:“臣事範、中行氏範、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原來範、中行氏並不是豫讓的知己,只有知伯,把他看作國士,才是他的真正知己,所以他要用死來報答。

這句話,成為我國古代人民的傳統信條,它反映了因為知音難得,人們為了報答知己,雖萬死不辭的精神。尤其是知識分子,一方面是潔身自好,“鳳非梧桐不棲”;一方面是士為知己者死,如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的“三顧”之恩,輔佐後主,鞠躬盡瘁,成為古代知識分子嚮往、傾慕的典範。

士為知己者死是怎麼回事啊?是怎麼回事啊?dqz567 2006-12-29

提攜玉龍為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