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氏起源  近百年輩分的排序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5-24

畢氏起源  近百年輩分的排序qiaoshuai88602013-11-04

一、姓氏淵源:

1、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周文王第十五子高,封於畢地,故稱為畢公高,並建立畢國。

三千多年以前的畢國在今陝西長安、咸陽兩縣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該地又稱為畢陌、畢原或咸陽原,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西周王室的重視,因為大名鼎鼎功在國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後,都是葬在此地。畢公高其子畢萬事晉,乃封於魏,其後代改姓為魏,並且成為戰國時代的著名姓氏。仍居於畢國者,遂以國名為姓,稱為畢氏,並且歷代相傳,一直沿用到了三千多年以後的今天。正由於這樣,現在的畢姓跟魏姓是同一血脈的一家人。

發源於陝西的畢氏,後來主要繁衍於河南和山西境內黃河北部的一大片地方,到了漢朝則有一支遠遠地遷徙到山東的東平郡,並且繁衍成為當地的望族,相國莊始祖興公正是由東平郡所轄的濰縣遷來,這就證明相國莊畢氏一族為始祖畢公高之嫡系子孫。

2、源於任姓,屬於改姓為氏。

據史籍《世本》記載:“系自任姓所改。”

3、源於西域畢國胡人,屬於以國名為氏。

4、源於各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北魏孝文帝時改代北鮮卑族出連氏為單姓畢。

匈奴屠各族亦有畢姓。

達斡爾族畢力夾氏,漢姓為畢、楊。

赫哲族畢拉氏,漢姓為畢。

今彝族、滿族、蒙古族、土家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二、得姓始祖:畢公高。

周初著名政治家。關於畢姓的姓源,歷來有關姓氏的古籍,考證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史籍《姓氏考略》上說:“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以國為氏,望出河內、東平、太原”;史籍《唐書宰相世系表》則指出:“畢公高之後”;史籍《萬姓統譜》上也記載說:“《左傳》有畢萬,《晉語》有畢陽”。

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隨周武王興師伐紂立下赫赫戰功。西周建立後,他負責處理被商紂王關押的犯人。他採取寬大為懷,平反了不少冤獄,表彰了因直諫受害的功臣,因而名聲鵲起,為“周初四聖”之一。後被周武王封於畢國,爵位為公。世稱畢公高。周武王駕崩後,其為顧命大臣之一,他與周、召二公等一起輔政,使周王朝的經濟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並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他的後人有一支以國為氏,稱畢姓,他們尊畢公高為畢姓的得姓始祖。

三、遷徙分佈:

三千多年前的畢國在今陝西長安、咸陽兩地之北,也就是說渭水的南北兩岸乃畢姓之發祥地。這個地方又稱為畢陌、畢塬或咸陽塬。在周朝初年,受王室十分重視,因為大名鼎鼎功在國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後,均葬在此地。在周朝的八百七十餘年間,周文王的這支畢姓子孫一直顯赫於世。

春秋時代畢公高的後裔畢萬,後當了晉獻公的大夫,被晉國封在魏,成了後世魏姓的始祖,而畢萬後代魏文侯後來與韓、趙兩家瓜分了原來的晉國即“三家分晉”,自立為諸侯,且國勢日益強盛,最終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當年始祖畢公高後裔的顯赫情形。在春秋時改姓魏的畢姓後裔,僅僅是畢公高的眾多子孫中的一支。其餘的子孫,雖然以後也有改了他姓的,但其嫡系子孫仍然保留著原來的畢姓,並且歷代相傳,一直沿用到了三千多年以後的今天。春秋時期,畢公高的後裔畢萬仕晉,因功封於魏,到其曾孫魏文侯時,三家分晉,因此有畢姓改成魏姓者。雖如此,畢姓此際在山西紮根卻是不爭的事實。戰國時,滕國(今山東滕州)有畢戰,說明此際畢姓已進入山東。

先秦時期,畢姓主要繁衍於河南和山西境內黃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

西漢時期,南越將軍畢取降漢,被封為侯。並有涿人(今河北涿州)畢野白,這些史實表明,畢姓在北方已擴充套件於今河北,南方的廣西也有了畢姓人。此際,一支畢姓遠徙山東省東平,並且繁衍成為當地的望族。

魏、晉、南北朝時期,居於東平郡的畢姓繁衍日盛,可謂族大人眾,名人輩出,此際見諸史冊之畢姓名人,多父子、兄弟等有血緣關係者。另外,畢姓太原郡望、河內郡望、河南郡望已日益壯大,北魏出連氏改畢姓後,入遷洛陽,使畢姓河南郡望尤為昌盛,並蔭及河內。唐安史之亂後,京兆人(今陝西西安)畢宏入蜀,偃師人畢構裔孫一支遷居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

唐朝末年,因避回鶻擄掠和黃巢之亂,有畢姓南及兩湖一帶。

北宋時,代州雲中人(今山西大同)畢士安因仕宦落籍河南鄭州,其孫畢良史先遷蔡州上蔡,靖康之恥後,避居江東。與此同時,有畢姓因仁宦或避難之故遷居江西、浙江、安徽等地。

明初,山西畢姓人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陝西、山東、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清乾隆年間以後,河南、山東的畢姓人,伴隨闖關東的風潮,透過海路,入遷東北三省。此際亦有沿海之畢姓赴臺,或到東南亞和歐美各地者。

如今,畢姓在全國分佈甚廣,尤以山東、河南、黑龍江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畢姓約佔全國漢族畢姓人口的70%。

畢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五位的姓氏,人口約一百七十六萬餘,佔全國人口的0。11%。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河內郡:晉朝人認為,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涉),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包括汲縣。魏文帝黃初年中,河內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縣)改屬冀州(今河北冀縣),四縣隨之改屬、後又迴歸河內郡。屬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陽)、原武、陽武三縣。屬兗州(州治廩丘,今山東鄄縣)陳留國的有封丘、酸棗、平丘、長垣四縣,屬兗州東郡的有燕。西晉時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隋朝時期於野王為河內縣,隋、唐兩朝的河內郡即懷州。元朝時期設為懷慶路。明、清兩朝為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為沁陽縣。

東平郡:西漢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為東平國。南朝宋改為郡,治所在無鹽(今山東東平)。轄七縣,包括今山東濟寧、東平、汶上、梁山等地。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廢黜。宋朝宣和年間以鄆州為東平府,治須城(今山東東平)。明、清兩朝為州。民國時期改為縣。

太原府: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臺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年,改幷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山西省會所在。

2、堂號:

河內堂:以望立堂。

經訓堂:清朝的畢沅幼年就失去父親,全靠母親張藻培育成人。張藻是當時頗有名氣的才女,不僅能詩,而且學問淵博,著有《培遠堂集》。畢沅在她的調教下,六歲能讀《詩經》、《離騷》,十歲便通曉聲韻,善作詩文。隨後,張藻又親自把畢沅送到蘇州靈巖山,拜著名學者、詩人沈德潛和經學大師惠棟為師,以進一步拓寬視野。後來,畢沅中狀元當官,離開京城到陝西任巡撫,張藻還以母親特有的情懷,作五十四句二百七十言《訓子詩》,殷切期望兒子“不負平生學,弗存溫飽志;上酬高厚恩,下為家門庇”。畢沅為了銘記母親和皇上的恩賜,特將室名稱作“經訓堂”,將自己的詩文集名為《經訓堂集》。張藻病故後,清乾隆大帝特賜御書“經訓克家”四字予以褒揚。

廉介堂:資料有待補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