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是什麼意思,出自什麼時期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6-05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是什麼意思,出自什麼時期閒情偶寄sun 2009-02-23

展開1全部

基本上,這句話最早應該出自宋朝,在明朝話本中也有過,“清”在此處指清廉之意。此諺又為“一任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一般的說法是:此諺原特指知府的陋規收入甚多,後來泛指地方官或一般官員斂財貪贓。“清知府”即清廉的知府。此諺的原意是:即使是不貪贓枉法的清廉知府,一任三年下來,僅例所應有的各項陋規收入也有十萬兩銀子的進項。如果是黑心貪黷的知府,那就不知要撈多少了。後來此諺的含義擴大為:即使是政聲清廉的官員,也要撈上成千上萬兩銀子,至於貪官就更不用說了。

這個解釋還是很說得通的。

還有一個單口相聲,是這麼說的:過去,有這麼句話:“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是指的是清官,要是贓官,拿筢子一擺那還了得嗎?知府要想來錢,一年辦兩回生日就行啦!他一回,他太太一回。到快辦生日啦,他的屬下都到班房那兒去打聽:“聽說大人快辦生日啦?”“啊!” “是哪一天哪?”“啊,是幾兒幾兒。”“大人想讓我們送點什麼禮?”“那我哪知道哇!你愛送什麼送什麼呀!”“咱們大人高壽啦?”“五十六!”。。。

可見,清字做清廉解,是很站的住腳的一個說法。

另外,《儒林外史》第八回 王觀察窮途逢世好 婁公子故里遇貧交

中有一段:“ 須臾,擺上酒來,奉席坐下。王太守慢慢問道:“地方人情,可還有甚麼出產?詞訟裡

可也略有些甚麼通融?”蘧公子道:“南昌人情,鄙野有餘,巧詐不足;若說地方出產及詞

訟之事,家君在此,準的詞訟甚少,若非綱常倫紀大事,其餘戶婚田土,都批到縣裡去,務

在安定聚會,與民休息。至於處處利藪,也絕不耐煩去搜剔他,或者有也不可知。但只問著

晚生,便是‘問道於盲。’了”王太守笑道:“可見‘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話,而

今也不甚準了!”當下酒過數巡,蘧公子見他問的都是些鄙陋的話,因又說起:“家君在這

裡無他好處,只落得個訟簡刑清;所以這些幕賓先生在衙門裡,都也吟嘯自若。曾記得前任

臬司向家君說道:‘聞得貴付衙門裡有三樣聲息。’”王太守道:“是那三樣?”蘧公子道

:“是吟詩聲,下棋聲,唱曲聲。”王太守大笑道:“這三樣聲息,卻也有趣的緊。”蘧公

子道:“將來老先生一番振作,只怕要換三樣聲息!”王太守道:“是那三樣?”蘧公子道

:“是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王太守並不知這話是譏誚他,正容答道:“而今你我要

替朝廷辦事,只怕也不得不如此認真。”

此書作者吳敬梓(1701——1754),應該是清初人士了,那個時候清朝官員還是很廉潔的。再說他書中所寫內容還是再往前的事情了。

由此可見,“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句話,至少在明朝話本中就出現過了,就可以推翻“清”做清朝的這個解釋了。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是什麼意思,出自什麼時期look_pig 推薦於2017-09-28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是對古代貪官的一種譏諷。“三年”、“清知府”與十萬兩銀子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細細研究的不多。這裡頭很有學問,值得認真探討。我看,“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至少有多種解釋。

一種解釋是:初做官的人一開始是想做清官的,但清了三年之後由於受了官場腐敗的同化,實在熬不住了,便開始大撈起來。我看這種解釋尚有幼稚感,對官場不甚瞭解。以眼下的貪官而論,今日做了官明日就貪汙受賄,固然有點太傻、太急,但真正為了表演清廉而能熬了三年的似也不多。三年,太長了!一般地說,有半年、一年、兩年就足夠了!三年?嘴裡“淡出鳥來”(魯智深語),誰耐煩?

一種解釋是一邊做“清”知府,一邊撈銀子,我看這種解釋頗可取。這樣乾的人,也較多些。這類貪官白天做大報告,給下屬髮指示,或是在什麼會上做長篇發言,以及到基層去表演“關心群眾”,乃至給小學校、工廠、商店、部隊題詞,當然都是“反腐敗”不離口,“講廉潔”不離手。回到家,由他給某某下屬打個電話,或有行賄者上門,都會撈到大宗銀子。而且,很正經地一百次說“下不為例”,一千遍再次重複。

一種解釋有些落後、土氣。十萬兩銀子對於官場上的“初道”者來說,似乎使小貪官眼睛一亮,流一點口水。但對於“品級”越來越高、胃口越來越大的“鉅貪”來說,哪裡看得上眼!動輒上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的事,也已經不屬鮮見。被揪出來後,他是“腐敗分子”;未暴露時,他就可能是“人民公僕”。眼下某些即使在級別上達不到“腐敗分子”標準,但手上沾了十萬元“銀鏽”的人也不會少。除了法定工資之外,他以“工作需要”為名染指的超標“五子”———房子、車子、路子、婆子、票子,“無形資產”若是隻夠十萬,也太“小兒科”了。

一種解釋是悲哀性的。僅僅當了“三年知府”,僅僅撈了“十萬銀子”,就露了餡,被“咔嚓”了。以“三年清知府”發軔,以“十萬雪花銀”翻車,老百姓也會大笑一聲,痛快兩天;媒體上更會報道一番,臨末了添上幾句很樂觀的結束語,如“發現腐敗,不論查到哪一級,也不寬縱”云云。但人們是否想到:天天都有已經暴露的“分子”被懲、被罵,而久久“腐敗不敗”的傢伙還有多少?他對那些被“咔嚓”的同類只是譏之以“愚蠢”,接受的教訓也只是“此後必需更聰明點。”這樣的人又有多少?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裡頭畢竟有個“清”字。僅僅“清”了三年,也終歸“清”過。只要有“清”,世界就有希望。若是貪風不止,愈演愈烈,到頭來肯定會出現這樣的事:一批衙門裡十萬雪花銀的法定工資,能養出三萬個贓知府!

如果有人問:這樣的事是神話吧?會出現麼?我的回答是:若是想不出有效有力的匡正措施,任何動聽之言都是毫無意義!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是什麼意思,出自什麼時期網友89acd57 2009-02-23

不給你拉資料長篇大論貼上了

這句話最早應該出自宋朝,“清”在此處指清廉之意,又說“一任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一般的說法是:此諺原特指知府的陋規收入甚多,後來泛指地方官或一般官員斂財貪贓

“清知府”即清廉的知府。此諺的原意是:即使是不貪贓枉法的清廉知府,一任三年下來,僅例所應有的各項陋規收入也有十萬兩銀子的進項,如果是黑心貪黷的知府,那就不知要撈多少了

後來此諺的含義擴大為:即使是政聲清廉的官員,也要撈上成千上萬兩銀子,至於貪官就更不用說了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是什麼意思,出自什麼時期百傳千 2009-02-23

鄭板橋的詩,諷刺當時官員斂財貪贓之風,清官三年都要搜刮十萬雪花銀。言外之意,貪官更不用說了。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是什麼意思,出自什麼時期蘋果青青蘋果 2009-02-23

出自清朝,就是說當官的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