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無長安之國,無恆治之民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6-30

為什麼說無長安之國,無恆治之民︶ㄣ輕描淡寫ㄣ2016.10.12 回答

燕昭王得郭隗、鄒衍、樂毅等人而興,很能說明知賢用賢的重要作用。燕國是戰國時的小國,土地狹窄,人口稀少,因國內亂,齊國趁機入侵,殺死燕王噲,佔領了薊地八座城池。燕國岌岌可危。燕照王即們後,為了招人才,強齊國以報齊仇,求計於謀士郭隗,郭隗說:“請先自隗始。”昭王便為郭隗築黃金臺,拜之為師。鄒衍、樂毅等名士見昭王如此敬重賢臣,便分別從齊國、魏國來投燕國。在他們的輔佐下,燕國富強。昭王派東毅北軍破齊,連下七城,齊閔王兵敗逃到莒(今山東省莒縣),後被殺。齊國是大國,在人力物力上,燕國是無法與之擬的。因昭王能知賢而用賢,使國富兵強,終於打敗齊國。

而歷史上的亡國,都是因得賢不用之故。紂王是商朝最後一個君主,他沉湎酒色,奢侈荒淫,殘虐人民。箕子、比干者是賢臣,是紂王的叔父,箕子早料紂王將腐化,屢次進諫,不聽,便佯狂出走;比干為挽救國家,多次犯顏冒死諍諫,紂王不聽,反認為比干是聖人,其心與人不同,便剖開其心來看。紂王如此殘暴,盡失人心,武王趁機起兵滅紂。陳靈公是春秋末年的陳國君,其人荒淫,大夫洩治極諫不聽,反將這殺死。大夫鄧元便率族人離開陳國。陳靈公勢孤,被人殺死,陳亡,併入楚國。

這確是:“無長安之國,無恆治之民,得賢者昌,失賢者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