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到姓“伍”時,很多人都誤解為“武”或“吳”?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8-09

為什麼說到姓“伍”時,很多人都誤解為“武”或“吳”?普陀神人 2010-05-24

春秋時期,吳國被越國所滅,其王族支庶子孫不忘亡國之恨,便以國名“吳”為姓。夫差的太子吳鴻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後還繁衍於江西、浙江、安徽、山東、河南境內的一些地方。隋唐時期,吳氏已廣泛分佈於大江南北。吳國王族自漢魏唐以來的千餘年間,有濮陽甄城、冀州渤海、中州陳留、湖州吳興、潭州長沙、豫州汝南、荊州武昌、常州延陵等郡成為名門望郡。唐高宗時,有吳姓將佐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唐僖宗時,又有吳姓將佐隨王審知入閩。唐宋以後,吳氏稱雄於東南,其中季札的第53世孫吳宣是後蜀附馬,家族顯赫。據載,吳宣(874——948)娶四川節度使孟之祥女為妻。因心念李唐,淡泊名利,見孟之祥及其子孟昶自立蜀國,自稱蜀王,乃不膺王爵,拋棄附馬與國舅尊榮,於公元936年舉家東遷,落足江西撫州石井。後又與長子、三子徙居南豐嘉禾驛梓口李寧莊,再遷祝家山金斗窠建立基業。死後葬南豐縣世賢鄉青魚潭華家中窩。生三子:綸、經、紹。其中吳綸和吳經均於宋初高中狀元。一時家族顯赫,名震華夏。

吳綸生十子:宏、宥、華、福、珍、萬、義、寶、儀、景。第二個兒子叫吳宥。

吳宥,字承順,號仁郎,為宋進士,敕封文林郎,誥封中憲大夫,生於唐天成三年(928年),8歲時隨祖父、父親、叔伯、兄弟自四川遷居江西撫州石井,後遷金斗窠,時遭不靖,再遷福建寧化石壁村,又徙龍巖肇基。生四子:長坎一,次坤二,三震三,四巽四。是卒於北宋仁宗年間,與妣鄒、彭氏合葬於龍巖龍門石牌前。該墓坐西南向東北,虎形,迄今已歷900餘年,現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另有銀牌一穴葬於上杭官莊坪。後裔在上杭、廣東大埔胡寮建有祀奉吳宥的祠廟。閩、粵客家吳姓多為其後裔,因此他被認為客家入閩始祖。

吳坤二, 吳宥次子,隨父由寧化石壁徙遷龍巖,宋敕贈文林郎,欽擢御史奉政大夫,生三子,長子吳泰甫、次子吳興甫、三子吳吉甫。吳坤二卒於大埔湖寮鄉。

吳吉甫,諱誦,吳宣五世孫,吳宥之孫,生於宋神宗元豐五年壬戌(1082年)正月二十日,宋進士,任廣東羅博縣縣令。卒於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享壽82歲。葬永定豐田裡蓮塘崗上,繡針落槽形,庚山。因建梅州至坎市鐵路需要,於1998年將吳吉甫骨骸遷移至湖雷鎮石坑前頭崗山上。 夫人林福娘葬廣東大埔蘭樹窖狗社坪。吳吉甫成為吳氏入粵第一人,生子二:五四郎、五五郎。

吳六四,吳吉甫之重孫,生下九子:長念一,傳梅縣南口,奇峰、嵩山等處,次念二,傳蕉嶺、高思、豐裔、徐溪等處,三念三,傳梅縣、珠王坑、松溪、鬆口、蕉嶺、徐溪等處;五念五,傳仁居、東石、畲腦等處;七念七,傳梅縣、葵嶺等處。

吳念五,吳六四第五子所傳仁居、東石、畲腦等。其後裔有一支吳氏,自清乾隆以至鹹、同間,亦多遷移至四川新繁、灌縣等地者。

在壩頭東片,賢關,小柘有吳念一的裔孫,長田有吳念三的裔孫。

平遠十大名人中吳康和吳三立都是念五的裔孫。

為什麼說到姓“伍”時,很多人都誤解為“武”或“吳”?那夜廝守 2010-06-01

這個要和中國的百家姓有關了!

一般來說,姓吳的,姓武的人都比較得多,而且,這兩個字對於大家來說,比較的熟悉、而,“伍”這個姓氏,很難想到的!

自己的姓氏稀少,也沒有什麼,至少說明你很特別,獨一無二!

為什麼說到姓“伍”時,很多人都誤解為“武”或“吳”?網友2420be4 2010-05-24

或與“武”或“吳”的名人多,自然深入人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