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政治演變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8-23

趙國政治演變表向RV 2011-02-10

趙國,是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戰國七雄之一。趙人的先祖是華夏族的一支,國君為嬴姓,趙氏。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周威烈王封趙烈侯趙籍為諸侯立國。趙國先後都晉陽(今山西太原)、中牟(今河南鶴壁)和邯鄲。公元前222年,滅於秦國。

強盛時期

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一位天資卓越膽識過人抱負遠大的君主 胡服騎射

,至今在邯鄲地區紀念趙武靈王的建築還很多。其在位時期進行了影響深遠的“胡服騎射”,全國士兵改變傳統的寬大戰服改為緊小為特徵的胡服,改變傳統的步兵為主體的軍隊結構改為騎兵和弓弩兵為主體的軍隊構成。試想一下在現實的今天如果全國軍隊改變為一個被視為邊族的服飾和軍種,這阻力該有多大。但趙武靈王辦到了,可以相信這次改革對趙國日後的縱橫七國是很重要的。 “胡服騎射”政策,放棄中原人的寬衣博帶和戰車戰術,換以短衣緊袖、皮帶束身、腳穿皮靴的胡服和單人騎兵戰術,國力大強。趙於東北攻滅了中山國(請參看趙滅中山之戰。),西北打敗了林胡、樓煩。在北邊新開闢的地區設定了雲中(今呼和浩特托克托縣)、雁門(今山西忻州市代縣)、代(今河北蔚縣)三郡,並從今天的河北張家口到內蒙古巴彥淖爾盟五原縣修築“趙長城”。

北築長城

修長城 趙武靈王

是認為抵禦邊族最好的防禦措施,一方面,抵消邊族騎兵快速機動的優勢,另一方面,使步兵有可以依賴的陣線。趙國要想縱橫七國必須解除後顧之憂——匈奴的侵擾,以便騰出兵力進行南方的爭霸。 但問題是修長城是公認的耗費人力財力的措施,秦修長城動用近百萬的罪民,造成民憤極大。明整修長城亦耗費了極大代價。而趙國全國人口不過一百多萬,卻修建了令後人驚歎的工程,並且歷史上沒有發生任何暴亂……而秦統一後的修建不過將舊燕、趙、秦三國的長城連起來。

武王之死

趙武靈王在選定繼位人的問題上猶豫反覆,先立小兒子趙何為王,但後來封長子為代城君,後代城君密謀奪位。前295年,伏殺趙何丞相肥義,代城君逃往武靈王行宮中,王叔趙成和李兌包圍行宮,殺代城君,武靈王被圍困在行宮中苦苦堅持三個多月後餓死。雖然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任用廉頗、藺相如等能臣,然而秦國變法革新,逐漸超過趙國。

編輯本段衰弱亡國

長平之戰

前260年惠文 長平之戰示意圖

王之子趙孝成王時,由於君王昏庸,趙國勢力衰弱。秦國派武安君白起為將,以王齕為副將,用計使趙國換掉廉頗而啟用“紙上談兵”的趙括為帥,在長平之戰中40萬趙軍投降,而白起怕降軍造反而把全部士卒坑殺,使得趙國從此一蹶不振,但強大的秦國軍隊也死傷過半,使得白起建議乘勝攻取邯鄲的建議被秦昭襄王拒絕。雖然其後前258年秦昭襄王進攻邯鄲,前256年魏、楚軍隊來到打敗了秦軍,使得不斷衰弱的趙國尚能喘息下來,阻止住秦軍東進的勢頭。

邯鄲之戰

秦長平之戰取得勝利後,接受了趙割地請和的要求。原因:一長平之戰秦雖勝但士卒死亡過半,國內積糧消耗的也差不多了,秦也無力進一步攻佔邯鄲滅亡趙。二士卒長時間在外作戰,士氣低靡,戰線太長補給困難。加上新佔之地民心易亂,隨時都有可能叛亂(其後果亂)。三魏楚蠢蠢欲動,其側翼 相當不安全(其後秦正是因此)。故秦接受趙和之求。 趙對於事後的割地卻產生了分歧,細節不說了。最終趙王決定不履行和約,並積極備戰。這一切最終導致秦趙邯鄲之戰的爆發。秦昭襄王大怒,盡兵攻趙。其中關於白起不出徵的原因我認為有三:一長平之戰秦贏的頗險,並領略到趙人頑強的戰鬥意志。而這有不同於秦兵的頑強。秦兵之頑強在於利誘即有戰功即可封爵得地,趙兵之頑強則源於其內在的民族氣質和尚武傳統。二秦兵傷亡慘重,尤其是掌握熟練作戰技術的秦精銳部隊(輕兵、騎兵、車兵、弩兵),這時秦主力部隊多為剛加入的下民作戰能力有限。對於側翼的安全更是危險,秦如進攻趙都隨時有可能被魏楚聯軍圍殲。三對於秦王對範相的言聽計從頗為不滿。但自信的秦王相信秦軍是戰無不勝的,即令軍60萬進攻趙邯鄲。 趙對於秦的進攻準備可以說到了極致,因為趙精銳部隊的喪失,趙無力發動野戰而轉為守城,併為此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及裝備。同時外交也積極的開展。趙之平原君因長平之敗的愧疚也積極的遊說魏楚和組織邯鄲保衛戰。 戰爭開始了 邯鄲之戰示意圖

……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元月,秦聚兵約五十萬人,且分兵三路,左路司馬梗率軍進攻趙之太原,取之,以牽至趙北方主力不得南下;右路約十萬增兵南陽,以拒魏楚聯軍;中路軍約三十萬人,直攻趙之邯鄲。七月、八月間趙之武安、皮牢,兩座趙都唯一可依賴的戰略遮蔽被秦攻破。並於十月間兵圍邯鄲,這年是趙孝成王七年。 關於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至八月間對趙攻勢,趙國採取的戰略是堅壁清野,放棄野戰和衛星城,集中各地的守軍及糧食全力保衛都城邯鄲。而此時的趙國精銳士兵早已於長平之戰中傷亡殆盡,邯鄲城內士卒多為剛徵集的下民人數約在三四十萬人左右。其中士兵年齡多為40歲左右的老人(古40歲即為老)或13到18歲的弱童。而年輕力壯計程車卒不超過十萬其中包括趙王的宮衛步兵和少量騎兵大約在一至兩萬人左右,這些構成了趙日夜突襲秦兵的主力。守將為大將軍廉頗、宮衛統領樂乘,而平原君趙勝成為邯鄲之戰實際的最高指揮官。同時趙之邯鄲的下民因長平之戰,每家皆有喪子、喪夫、喪父,故同仇敵愾,誓衛趙都。 秦軍以五大夫王陵為將,軍眾在三十萬左右,以武安為據,包圍邯鄲,秦軍構成以步弓兵為主,且攻城器頗多。秦五大夫王陵於邯鄲城下望著邯鄲周圍萬頃蒼綠待實而被趙人盡毀的良田,王陵想道:秦軍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取楚都城郢,三十二年取魏都大梁,而兵趙之主力早已於去年斬殺殆盡,此時趙國邯鄲守軍不過為老弱病殘,只需月餘便可攻下。但當他看到雄武寬厚的邯鄲城牆,及城上站立的趙國士兵時,他發現趙人的臉上分明露著一種決不屈服和復仇的面容。心中竟然產生了不安,這年是秦昭王四十九年,趙孝成王七年。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前258)秋,十月,五大夫王陵率軍急攻邯鄲城,秦弓弩手,將數十萬支箭射向邯鄲城上,掩護步兵攻城,而步兵分兩隊,一隊肩扛雲梯,強登邯鄲城牆,一隊推衝車直攻趙區都之城門,且秦分三軍不分晝夜輪攻趙都。但是一個月下來,秦軍僅校官就戰死五名,傷亡近兩萬人,而不得停下休整,轉為小規模進攻以奪趙志。但相反是,趙軍卻一再攻出精銳步兵甚至少量騎兵不斷突襲秦圍在邯鄲的營柵,竟使秦傷亡頗為慘重,反而秦軍日夜防備,士兵多有懈怠。 邯鄲前線的戰況飛快的傳到秦昭襄王的手中,秦昭襄王十分的生氣,而此武安君又病重,不得行,便一方面命令王陵集兵早日攻下邯鄲,一方面組織援軍。 收到信的王陵軍於秦昭王四十八年,在寒風中的十二月向趙都邯鄲發起第二次大規模的攻城戰,但疲憊的秦軍,在趙軍弓弩下,多有傷亡,士卒戰皆不利。趙出兵擊之,卻秦數十里。此戰秦傷亡五千人左右。 趙之邯鄲城內,傷員遍城皆是,但士兵依舊士氣高昂,平原軍趙勝,於寒冬將府內積糧存衣,散佈趙民,並令其家人搶救傷員,大將軍廉頗帶甲上城親自指揮督戰,平原君趙勝亦往之。趙兵多弱,廉頗命弱者立城,強者於城內休養逢戰而輪換,又命善射者集而射秦。期間趙之精銳常出城,多有不回者(戰死),但秦亦傷亡慘重甚巨。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正月,秦之援軍十萬帶著大量的兵備糧草及秦王的最後命令到達了邯鄲。五大夫王陵即調整兵力準備向邯鄲發動第三次,也是攻趙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正月,將軍王齕率兵十萬及大量的兵備糧草到達邯鄲。五大夫王陵即調整兵力準備向邯鄲發動第三次,也是攻趙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進攻。可以相信王陵已經知道秦王的不滿及以王齕代之的先兆,所以肯定的是王陵軍第三次的進攻是相當猛烈的。 戰事爆發於正月,在北方此時還是寒冷的冬季。此時邯鄲被圍將近四個月城內兵員損耗和糧食供給已顯危機,人心在冬季更顯得脆弱。但在廉頗、樂乘諸位良將的率領下趙軍依然士氣高昂。同時秦軍在受到增援後士氣也開始高昂。戰事進行月餘,趙兵拼死抵禦秦軍進攻並取得勝利。秦軍傷亡慘重,士卒多怨。秦王以陵戰不善,免,王齕代將。其後王齕率軍連續攻打邯鄲近五個月,依然沒有攻下。十月,秦王殺了白起後又命鄭安平率軍五萬支援王齕。此時邯鄲城處於最危急的時候,糧草早已斷絕,人皆“以骨為炊”“易子而食”,據《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記載:“楚使春申君將兵赴救趙,魏信陵君亦矯奪晉鄙軍往救趙,皆未至。秦急圍邯鄲,邯鄲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鄲傳舍吏子李同說平原君曰:“君不憂趙亡邪?”平原君曰:“趙亡則勝為虜,何為不憂乎?”李同曰:“邯鄲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謂急矣,而君之後宮以百數,婢妾被綺縠,餘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厭。民困兵盡,或剡木為矛矢,而君器物鍾磬自若。使秦破趙,君安得有此?使趙得全,君何患無有?今君誠能令夫人以下編於士卒之間,分功而作,家之所有盡散以饗士,士方其危苦之時,易德耳。”於是平原君從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與三千人赴秦軍,秦軍為之卻三十里。亦會楚、魏救至,秦兵遂罷,邯鄲復存。李同戰死,封其父為李侯。”平原君在賓館裡接受了一位官員的孩子李同的建議,散盡家財招募勇士,用重金招集三千敢死勇士,這三千人在李同的帶領下,殺出邯鄲,衝向秦軍,秦軍一下子因為這三千人,後退三十里,為處在生死存亡的趙國贏得了時間,更為春申君、信陵君的部隊到來贏得了時間。 趙軍依舊不屈的抵抗著。同時平原君趙勝的外交戰開始起作用,至十二月初,終於,魏軍八萬楚軍十萬均已趕到邯鄲外圍,秦國也不斷的增兵汾城(河東之地)以為聲援,雙方大戰一觸即發。同年十二月,信陵君指揮魏楚聯軍,對秦軍發動了強大的攻勢,魏軍擊於西,楚軍擊於東,趙軍應於內,秦軍三面受敵,全線崩潰。王齕率秦軍主力向西急退數百里,入汾城才稍事喘息。在邯鄲城南駐防的秦軍鄭安平部約兩萬人,被趙軍重重圍困。鄭安平部遠離主力,糧草斷絕,突圍無望,只得全軍降趙。三國聯軍乘勝進攻汾城,秦軍大敗,被迫撤至河西,夾河對峙。聯軍乘勢收復河東六百里之地,其威大震。 趙國在經歷長平之戰的失敗後,部隊兵員損失近四十萬。此後趙國可作戰的部隊可分為這幾部分:代郡守軍防備匈奴及燕國,常備軍約五萬人戰時可擴編為十萬人,晉陽守軍(趙國舊都)是趙之右翼,是進攻秦側翼的跳板也是趙北方的門戶,常備軍約七萬人。中牟守軍(括屯留)趙之左翼抵禦秦軍的前哨和防備魏國的要塞,常備軍三萬人。邯鄲守軍趙國防禦重心,因邯鄲常臨戰事,故又分武安守軍、武城守軍,總體上看邯鄲地區常備軍在十萬人左右。邯鄲由於其戰略地位的重要,因此成為戰事最頻繁的城市之一,也是軍事防禦最完備的城市之一。邯鄲之戰中趙國幾臨危急,但在趙國優秀將領的指揮下、趙國士兵的頑強抵抗下及趙國下民的捨身支援下都一一化解。從中可看出趙國所獨有的、異於六國的氣質,更加的悲壯血氣、堅強不屈、團結一致。 關於邯鄲之戰,我認為其悲烈程度堪比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和柏林戰役。秦國對趙直接間接動用兵力在六十五萬人左右,其中對邯鄲作戰的部隊就達四十五萬人。說其悲烈,更多的是雙方的實力對比,如前所述趙國的兵力、國力在長平之戰後已大不如前,邯鄲地區可作戰的部隊不過十萬。且在秦軍不斷圍困和進攻下能保住都城不破,實在令人驚歎。邯鄲之戰以其說是是趙軍的勝利不如說是趙民的勝利,趙國下民主要是邯鄲下民為保衛邯鄲所付出代價是沉重的,“趙亡卒數十萬,邯鄲僅以城免”是何其的悲壯。試想一下戰前趙國各地的軍隊、糧草源源不斷匯聚邯鄲,趙國下民眾志成城日日夜夜修繕城池,磨礪兵刃的情景,是何其壯觀。由此可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部隊所具有的慷慨悲涼的氣質、血氣尚武的傳統、同心志協的風氣是多麼的重要。

李牧抗匈

趙國政治演變xyz314595765 2011-02-10

你的問題太籠統了,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