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在趙國兩次遷都時,為什麼都沒有崛起?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9-04

秦國在趙國兩次遷都時,為什麼都沒有崛起?

秦國在趙國兩次遷都時,為什麼都沒有崛起?

秦國在趙國兩次遷都時,為什麼都沒有崛起?

秦國在趙國兩次遷都時,為什麼都沒有崛起?懟懟史實 2020-11-21

三家分晉前,趙國最早的國都定在太原。當時選太原為首都,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太原盆地物產豐富,農、牧業發達,在太原建城,可以就地取材,建立後勤基地。二是太原的軍事意義非凡。太原的東西南三面都有大山,建都於此,趙國對三晉大地握有居高臨下的攻掠主動權。

另外趙國南面是魏、秦、韓三國。趙國在南面已經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了。趙國與其過早到南面與群雄廝殺,不如先向北發展,在解除林胡和樓煩兩個遊牧部落的威脅後,再向南到中原擴張。

而太原因為地緣優勢,也就成為了趙國早期最理想的定都點。(有物資生產能力,並且地理相對靠北)

既然太原有兩大好處,後來趙國為什麼要遷都到中牟(鶴壁)呢?

也是兩方面原因。

秦國在趙國兩次遷都時,為什麼都沒有崛起?

趙襄子

一是因為內亂。趙家的第十一代家主趙簡子認為太子趙伯魯不行,為了趙氏的未來,他就將大位傳給了聰慧的庶子趙襄子。趙襄子後來對這件事很愧疚,在選定繼承人時,就把大位又傳回了趙伯魯的孫子趙浣。

可趙襄子的兒子趙桓子對此很不滿,於是他在趙襄子死後,就自立為王,將趙浣流放。

趙桓子死後,將大位傳給了兒子。但趙家宗室認為趙桓子的王位是篡來的,本來就不是趙襄子的主意。於是宗室就合謀聯手殺死了趙桓子之的兒子,再迎回趙浣。趙浣也因此繼位,是為趙氏第十四代主君趙獻侯。

趙獻侯繼位後,忌憚趙襄子和趙桓子殘餘勢力的影響力。為了擺脫掣肘,他便動了遷都的念頭。

第二是趙獻侯繼位後,魏國強勢崛起,與韓國瓜分河南,不僅把趙國排斥出了河南,並且對趙國在河北的地盤產生了威脅。趙獻侯也有向中原擴張的雄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匹配趙國的大國地位。

為了避免趙國被魏國佔便宜,趙獻侯便將都城從太原遷到了河南中牟(河南鶴壁)。

遷都中牟後,事實證明,趙獻侯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後來魏國滅了中山國,而且由於李悝變法,魏國實力大增,對趙國在河北的地盤造成了實質性威脅。是時,如果趙國的都城仍然定在晉陽,趙國在河北的地盤可能都會丟。而因為有中牟這座橫亙黃河中下游的“鐵閘”,趙國也就保住了河北的地盤。

秦國在趙國兩次遷都時,為什麼都沒有崛起?

趙獻侯

另一方面,中牟離中原近,本身也具有攻掠意義。趙獻侯之子趙烈侯在位期間,以中牟為根據地,連續聯合魏、韓打贏齊國,使得趙國聲勢大振,搶了不少地盤。

當然,定都中牟也有劣勢。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趙烈侯的兒子趙敬侯在位時,便把首都從中牟又遷到了邯鄲。

什麼原因呢?也是兩點。

第一也是因為內亂。趙烈侯臨時前,立了自己的兒子趙章為太子。可趙烈侯去世後,群臣因嫌棄趙章年齡太小,就改立了趙烈侯的弟弟為國君,是為趙武公。

趙武公在十三年後去世,趙章再度被群臣擁立為國君,是為趙敬侯。

趙敬侯繼位後,40年前的一幕再度重演,趙武公的兒子公子朝不服,起兵作亂。趙敬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擊敗叛亂後,考慮到趙武公和公子朝的殘餘勢力影響,便動了遷都的想法。

第二是當時魏國國力持續上升,成為了戰國初期的一霸,為了擠壓趙國,魏文侯故意在中牟附近設立多個據點。趙敬侯不僅南擴無門,繼續待在中牟,反而還有被魏國包餃子的可能性。於是他就乾脆把國都從中牟搬到了邯鄲。

國都搬到邯鄲,對於趙國來說有三點好處。

秦國在趙國兩次遷都時,為什麼都沒有崛起?

趙國疆域圖

一是邯鄲地處沁河沖積扇的中心,地勢比較平坦,土地非常肥沃。並且,邯鄲附近還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在此地建都,不愁物資方面的問題。

二是邯鄲位於太行山東麓的南北大道上,交通便利。再加上邯鄲的物產豐富,這也使得邯鄲在當時是“即便我自己不要,也不給留給你”的北方軍事重鎮。趙國既想保邯鄲,又想攻掠中原,最優解就是把國都遷到邯鄲。

第三,趙國一直想吞併中山國(戰國初期被魏國吞併,後又復國),邯鄲相比於晉陽和中牟更利於趙國北上消滅中山國。

後來魏國在秦國的打擊下,國力日衰,趙國趁機吞併魏國在山西、河北的插花地,又順帶滅了中山國。到趙武靈王在位時,一統河北。趙國也成為僅次於秦國的戰國中後期第二強國。

總的來說。趙國的國都並不是從晉陽直接遷到邯鄲。正確的順序是從晉陽遷到中牟,再從中牟遷到邯鄲。這兩次遷都,基本上代表了趙國的三個不同的發展戰略。太原的地理位置當然也不差,但對於趙國君臣而言,遷都到邯鄲顯然更有發展空間。

另外,經常有人說趙國遷都邯鄲是因為要躲避秦國的鋒芒。但其實趙國遷都時,秦國並沒有崛起。“避秦”這一說法,顯然是沒有根據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