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理論的發展與演變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9-18

自由貿易理論的發展與演變gxxqdeai20122013-06-15

自由貿易理論的演變與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60年代的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第一次產業革命使得自由貿易理論開始出現,這一時期的自由貿易理論通常稱之為古典學派的自由貿易理論;第二階段是在19世紀中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資本主義進入壟斷時期,第二次產業革命的發生使自由貿易理論的發展出現了重大轉折,這一時期的自由貿易理論可稱之為現代學派的自由貿易理論;第三階段的自由貿易理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自由貿易理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現帶來了自由貿易理論的創新和全面發展。 1.古典學派自由貿易理論 古典學派的自由貿易理論以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論、大衛·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論和約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為發展主線。 斯密在其經典鉅著《國富論》中特別強調指出,由於自然與社會因素的差異,各國在生產同種商品時會有不同的勞動生產率,因而形成各自絕對生產成本的差異,也就是各自絕對優勢的不同。一國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原因在於該國在生產某種商品時存在絕對優勢。 基於絕對成本論的研究成果和重大陷阱,李嘉圖以相對成本論補充和發展了這一學說,回答了絕對成本一理論所沒有解決的問題。李嘉圖指出:當一國同另一國相比,其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中均處在絕對劣勢(優勢)時,只要它在兩種產品上的比較成本同另一個國家相比是有差別的,則仍有資格(必要)參與自由貿易。比較成本理論的核心觀點就是,每個國家都會有一種比較優勢,或者說是相對優勢,都能透過貿易獲得比較利益。這裡的比較優勢,就是更大的絕對優勢和更小的絕對劣勢,即“兩優相權取其重,兩劣相權取其輕”之理。關於貿易利益的分配問題,英國經濟學家穆勒運用相互需求原理做出了一定的解釋。首先,他運用比較優勢原理,說明實際貿易條件必定介於兩國國內兩種商品交換比例所確定的上下限之問,超出上限或下限,國際貿易不會發生。其次他得出結論,實際的貿易條件取決於貿易國各自對對方商品的相對需求強度。外國對本國商品的需求強度大於本國對外國商品的需求強度,實際貿易條件就接近於外國國內這兩種商品的交換比例,這個實際的貿易條件對本國就有利。反之,如本國對外國商品的需求強度大於外國對本國商品的需求強度,則實際貿易條件就接近於本國國內這兩種商品的交換比例,這個實際的貿易條件對外國就有利。 2.現代學派自由貿易理論 現代學派的自由貿易理論以赫克歇爾和俄林提出的生產要素稟賦學說以及其後提出的與生產要素稟賦說相背離現象的里昂惕夫之謎為發展主線。 生產要素稟賦學說又被稱為赫—俄模型,其主要內容是:不同商品的生產需要投入不同的生產要素比例,而不同國家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是不同的,因此,一國應生產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較充裕的生產要素的商品並出口,以換取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其較稀缺的生產要素的進口商品,各種要素的價格將會因商品和生產要素的移動以及進一步發展或因其中一種遇到較小阻力而趨於均等化。 在早期,里昂惕夫對赫—俄原理確信不疑,按照這個理論,一國擁有較多的資本,就應生產和輸出資本密集型產品,而輸入較稀缺的勞動力要素生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基於以上認識,他利用投入一產出分析方法對美國的對外貿易商品結構進行具體計算,其目的是對赫—俄原理進行驗證。結果發現,作為世界上資本最充裕的國家,美國出口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的是資本密集型產品,即要素充裕度差異不能有效地決定貿易方式。這一由里昂惕夫發現的赫一俄理論與貿易實踐的巨大背離現象使美歐國際貿易學術界大為震驚,被人們稱為里昂惕夫之迷或里昂惕夫悖論。里昂惕夫之謎引發了西方經濟學界大規模的辯論和驗證,由此帶來了二戰以後自由貿易理論的創新和發展。 3.二戰以後自由貿易理論 二戰以後的自由貿易理論根據其成因可以分成兩大群:第一群是為解釋里昂惕夫之謎而產生的,被稱為新要素貿易論;第二群是為解釋新的國際貿易格局而產生的,可稱之為國際貿易新理論。新要素貿易論認為,在考慮國際貿易中商品的比較優勢時,人力技能、技術進展在國際貿易中也起著重要作用。它是對生產要素稟賦學說的發展與補充,所不同的是賦予了生產要素新的內涵,突破了原來的侷限,這一理論群主要有人力資本論、人力技能論和技術差距論。關於國際貿易理論的創新,囿於文章篇幅的限制,本文僅介紹國際貿易原因理論。它們主要有:需求相似理論、規模經濟理論、產品生命週期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首先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當代國際貿易的實踐,調查結果發現有三個十分顯著的貿易事實不容忽視:知識密集型產品在國際貿易總量中的比重不斷上升——貿易產品知識化;工業化國家經濟結構的趨同化;部門內貿易的主導化。這些是傳統的貿易理論所無法解釋和不能預見的。針對這些重大變化,國際貿易新理論做出了一些令人信服的解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