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10-07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劉幽求,冀州武強人。聖歷中,舉制科中第。調閬中尉,刺史不禮,棄官去。久之,授朝邑尉。桓彥範等誅張易之、昌宗,而不殺武三思,幽求謂彥範曰:“公等無葬地矣。不早計,後且噬臍①。”不從。既,五王皆為三思構死。

臨淄王入誅韋庶人,預參大策,是夜號令詔敕一出其手。以功授中書舍人,參知機務。睿宗立,進尚書右丞、徐國公,增封戶至五百。

景雲二年,以戶部尚書罷政事。不旬月,遷吏部,拜侍中。璽詔曰:“頃王室不造,中宗厭代,戚孽專亂,將隕社稷,朕與王公皆幾於難。幽求處危思奮,翊贊聖儲,協和義士,震殄元惡。國家之復存,系幽求是賴,厥庸②茂焉,朕用嘉之。宜加賜實封二百戶,子子孫孫傳國無絕,特免十死,銘諸鐵券,以傳其功。”先天元年,為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監修國史。

幽求自謂有勞於國,在諸臣右,意望未滿;而竇懷貞為左僕射,崔湜為中書令,殊不平,見於言面。已而湜等附太平公主,有逆計。幽求與右羽林將軍張暐定計,使暐說玄宗曰:“湜等皆太平黨與,日夜陰計,若不早圖,且產大害,太上不得高枕矣。臣請督羽林兵除之。”帝許之。未發也,而暐漏言於侍御史鄧光賓,帝懼,即列其狀。睿宗以幽求等屬吏,劾奏以疏間親,罪應死。帝密申右之,乃流幽求於封州、暐於峰州、光賓於繡州。明年,太平公主誅,即日召復舊官,知軍國事,還封戶,賜錦衣一襲。

開元初,進尚書左丞相,兼黃門監,俄以太子少保罷。姚崇素忌之,奏幽求鬱怏散職,有怨言。詔有司鞫治,宰相盧懷慎等奏言:“幽求輕肆不恭,失大臣禮,乖崖分③之節。”翌日,貶睦州刺史,削實封戶六百。遷杭、郴二州,恚憤卒於道,年六十一。贈禮部尚書。

(節選自《新唐書·列傳四十六》)

〔注〕 ①噬臍:咬腹臍,比喻不可達到。②厥庸:他的功勞。 ③崖分:合適的界限。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頃王室不造 造:建立

B.意望未滿望:怨憤

C.知軍國事知:掌管

D.詔有司鞫治鞫:審訊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久之,授朝邑尉 古之學者必有師

B.而不殺武三思 吾嘗終日而思矣

C.以功授中書舍人 願以十五城請易壁

D.幽求自謂有勞於國 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劉幽求比較有遠見。他勸說桓彥範在誅殺張易之時,也要把武三思殺掉,不然將為武三思所害,彥範等人不聽從,後來果為武三思所害。

B.睿宗讚賞劉幽求功勳卓著,對他大加封賞。睿宗賞賜他二百戶,子孫可持續繼承封國,並把赦免死罪的文字刻在鐵券上,來表彰其功勞。

C.劉幽求自認為功勞大,功勞在眾臣之上。看到竇懷貞擔任左僕射,崔湜做中書令,他心中特別不平,就藉機與張暐密謀,誣告崔湜謀反。

D.劉幽求受姚崇和宰相盧懷慎等人告發。姚崇平日裡忌妒幽求,告發其疏於職守,有怨憤之言,盧懷慎等說幽求輕肆不恭,致使幽求被貶官。

【小題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

(1)臨淄王入誅韋庶人,預參大策,是夜號令詔敕一出其手。(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湜等皆太平黨與,日夜陰計,若不早圖,且產大害,太上不得高枕矣。(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5】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翌 日 貶 睦 州 刺 史 削 實 封 戶 六 百 遷 杭 郴 二 州 恚 憤 卒 於 道 年 六 十 一 贈 禮 部 尚 書。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21世紀教育網來自: 21世紀教育網 2015-12-15

【答案】

【小題1】B

【小題2】D

【小題3】C

【小題4】(1)臨淄王入宮誅殺韋庶人(或譯為“平民韋氏”),幽求參與重要謀劃,這一天夜裡號令詔書都出自劉幽求的手。(“誅”“大”“是”“一”共2分,句意1分)

(2)崔湜等人都與太平公主結黨,日夜密謀,如果不早做打算,將產生大的危害,皇帝將不能夠高枕無憂了。(“與”“陰”“且”“太上”3人,句意1分)

【小題5】翌日/貶睦州刺史/削實封戶六百/遷杭/郴二州/恚憤卒於道/年六十一/贈禮部尚書。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

【小題1】“望”應解釋為“願望,心願”。

試題分析:

【小題2】A.音節助詞/的;B。卻/地;C。憑藉/拿;D。都解釋為“對”。

試題分析:

【小題3】C項“誣告崔湜謀反”不對,崔湜等人依附太平公主,有反叛的計謀是事實,幽求並非誣告。

試題分析:

【小題4】略

試題分析:

【小題5】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