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在門前匾額上寫三個字,司馬昭看完殺心全無,為何選擇讓他善終吧?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11-09

司馬昭看完殺心全無,為何選擇讓他善終吧?。。。 司馬昭看完殺心全無,為何選擇讓他善終吧? 展開

劉禪在門前匾額上寫三個字,司馬昭看完殺心全無,為何選擇讓他善終吧?sharpay362019-12-29

劉禪寫了“中山寨”三個字,司馬昭是何等心思靈通之人,反著讀就是“在山中”。劉禪用這個方式表達自己不思念故國,對目前的境況很滿足,讓司馬昭對他徹底放下了心。

劉禪在門前匾額上寫三個字,司馬昭看完殺心全無,為何選擇讓他善終吧?

劉禪雖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但也不失為一個仁君。在後世文學或影視作品中,劉禪常被塑造為一個肥頭大耳、貪圖享樂、毫無政治才幹的昏君形象。但在我看來,劉禪其實是大智若愚,他用自己的方式,保護了蜀漢的臣民。

1。不是每一個君主都能像劉禪一樣,甘心被諸葛亮的光芒遮得嚴嚴實實。

諸葛孔明的前後出師表流芳千古,感動了不知道多少人,無數文人騷客讚歎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讚歎他給劉禪操碎了心。這的確沒有錯,但是仔細看看這兩篇文章,就會發現一個詞語反覆出現。諸葛亮說不了兩句就要提個“先帝”,旁人看了不覺得什麼,但是在劉禪看來,就等於說:“你爸在的時候”“你爸多麼賢明”“你爸多麼能幹”“我不能對不起你爸”。要是他有一點逆反的心理,他就得對諸葛亮有意見。

劉禪在門前匾額上寫三個字,司馬昭看完殺心全無,為何選擇讓他善終吧?

三句不離劉備,是對劉禪的施壓,如果劉禪不贊同諸葛亮的北伐計劃,那他就是辜負了劉備,對不起先帝。這麼明顯的計謀,劉禪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就算他看不出來,他身邊的人也總看得出來,但是劉禪呢?他被諸葛亮感動得涕泗橫流,將北伐全權委託給丞相,自己甘心當一個吉祥物。

諸葛亮說一,他就絕對不說二,人前人後叫人家“相父”,事事以諸葛亮的意見為準。甘心當一棵小草,依附於諸葛亮這棵參天大樹身旁。當然諸葛亮配得上這個待遇,但是能放下君主的自尊,不介意被別人叫做廢物的劉禪,不也是個很厲害的人嗎。對君主最高的評價是“明君”,這個“明”指的是英明,那劉禪的自知之明也配得上這個“明”字了。

劉禪在門前匾額上寫三個字,司馬昭看完殺心全無,為何選擇讓他善終吧?

2。不是每一個君主都能像劉禪一樣,將自己對故國的哀思藏得嚴嚴實實。

在成都,他是萬人之上的漢帝;在晉國,他是仰人鼻息的安樂侯。劉禪怎麼可能不懷念自己曾經的幸福時光,但是他卻絲毫沒有表現出來。他給別人展現的都是一副“樂不思蜀”的蠢笨模樣。

劉禪投降的時候,成都不是沒有可以拿來戰鬥的兵力,但是拼死一戰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成都百姓生靈塗炭,血流漂櫓,無論勝負都是這個結果。於是劉禪就很沒有骨氣地直接投降了。因為他的“不知羞恥”,蜀漢子民得以安居樂業,不必遭受流離之苦。劉禪投降的時候,降臣不僅他一個,還有幾十個劉姓宗室,還有許多文武大臣。這些人的生死都與劉禪息息相關,一旦劉禪表露出來一點故國哀思,他們這些人都保不了命。

於是劉禪就裝瘋賣傻,說“不思蜀”,寫“中山寨”,想盡辦法不著痕跡地向司馬昭流露出自己的滿足之情。他的努力也十分有效,與自己的那些臣子們得以善終。如果他像南唐李煜那樣動不動就說“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那他的結局估計也跟李煜一樣,死的不明不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