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在宋代屬什麼路什麼府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11-12

揚州在宋代屬什麼路什麼府mwypdcwfnh2014-10-13

唐代揚州在蜀岡下築起了南北十五里、東西七里的“羅城”,把蜀岡下面沿古運河的東南一大片居民區和工商業者居住地包進城內,形成市井相連的“十里長街”。山上的叫“子城”或“牙城”,是官府、衙門的集中之地。也就是說唐代的揚州城包括子城和羅城,杜牧詩句中的“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兩重城”就是指的羅城和子城。揚州也由一個政治、軍事城堡轉變為經濟文化城市。

從晚唐開始,揚州常遭兵燹,城池也屢遭毀壞。自楊行密在揚州稱吳王后,社會才得以短暫地安定,城郭也得以修繕。後來徐知誥取代了楊吳,改名李昪,登上了帝位,國號大唐(史稱南唐),這時揚州地屬南唐。

再說北方,周太祖郭威取代了後漢,坐了整整四年的龍廷,得病身亡,皇位由內侄兼養子郭榮接替。

顯德元年(954年)郭榮登上了寶殿。郭榮,原名柴榮。百年後,人又稱柴世宗。後周顯德五年(958),周太祖郭威的舊將、時任殿前都虞侯的韓令坤,從南唐的版圖中奪取了揚州,揚州城又一次成為瓦礫廢墟。韓令坤就在唐羅城故址東南隅築城,稱“周小城”。顯德七年(960)柴榮駕崩,年僅七歲的柴宗訓繼位,就是恭帝。柴宗訓雖有輔宰,但手上沒有兵權。恭帝即位後,李重進移守揚州,對“周小城”加以改建,並向東南延伸,稱為“州城”,也就是後來“宋大城”的部分基礎。

顯德七年(960)正月初四,掌握兵權的趙匡胤在陳橋驛(今河南開封市北)發動了兵變,廢去了年僅七歲的後周恭帝柴宗訓,當上了北宋的第一個皇帝,年號建隆。

趙匡胤當上了皇帝,重兵在握、以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駐守揚州的李重進並不買賬。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十一月初,宋兵至揚州,駐紮在城西二十里處(今西湖胡場)。這一戰以李重進舉家殉難而告終,揚州自此歸了北宋,不過這一戰,揚州的城池並沒有多大破壞。

這時趙匡胤還不想一舉吞滅江南,十二月回到汴京。宋和南唐暫時隔江而治,揚州就成了宋的邊防。

金兵南下,揚州是高宗南逃的驛站

北宋的168年,戰火基本上是在北方,揚州沿用著李重進築的州城,山岡上的城堡逐漸廢棄了。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靖康元年(1126)年底,攻破了宋都汴梁。五月一日趙構即位,史稱高宗,是南宋第一個皇帝。趙構即位後,撥款十萬緡,下詔要揚州知州呂頤浩修繕揚州城池。九月,呂頤浩以州城為基礎改築“宋大城”,全用大磚砌造。宋大城位於唐羅城南,古運河西北,大體東至古家巷(今東關街新古一巷)一線,南達康山街到老南門一線,均接近古運河;西界保障河至硯池一線(今長春橋以南瘦西湖,西門頭、二道河至荷花池),北界柴河(今漕河)。

不久,高宗下詔“巡幸淮甸”。高宗的“南巡”實際上是南逃,於建炎元年(1127)十月二十七日抵達揚州。前線將士浴血奮戰,確保了淮河以南的平安,高宗原本就毫無救國赴難之心,見戰火沒有燒到揚州,也就放心地苟安了。

金兵鐵騎踢破了他們的美夢。建炎三年(1129)二月,金帥完顏宗翰派兵奔襲揚州。三月,金軍前鋒直抵天水軍(今安徽天長),高宗接到報告,驚得魂飛魄散,迅即上馬,倉皇出逃,御營準備不及,只五六騎護駕,向城外奔去。高宗從南門逃出城,經揚子橋到瓜洲,呂頤浩、張浚尋得小舟護導高宗渡江而去。

金軍攻入揚州,追至江邊,軍民不及撤退,死傷與落水者不計其數。在揚州大掠三天,縱火焚燒,又轉攻真州,佔領泰州。金兵走後,揚州城內僥倖生存者已是寥寥。

趙構倉皇逃往鎮江,不久又逃到蘇州、杭州、明州。金兵窮追不捨,直到建炎四年(1130)的正月金兵追得筋疲力盡,海上遇風暴,陸上也屢遭宋朝武裝的襲擊。不得不北撤。

高宗南渡以後,揚州成為防禦金兵的前哨要塞,《宋史》和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都記載,紹興二年(1132)郭棣知揚州後,先是修繕了宋大城。由於金兵屢屢來犯,他認為唐代子城地勢高,可以憑高臨下,有利於防守,打擊來犯之敵。於是在唐城舊址上重建城池,叫“堡寨城”(堡寨城的大體範圍就是今天的平山鄉堡城村),此城與宋大城南北對峙,中間相隔二里,這一段空白,容易使敵人將兩城阻斷,相互之間難以照應。於是又版築一座可以連線這兩座城的城,它的北門連著“堡寨城”的南門,它的南門直通宋大城,今長春橋北的童家套、筆架山高地就是宋夾城的故址,東、北、西三面牆外的坡勢比較陡峭,呈南北狹長的長方形,高出附近地面1-3米,因為它夾在這兩座城中間,所以稱為“夾城”(夾城實際上也就是一條與外面隔絕的通道)。從此,揚州一地有三城。“夾城”北門接“堡寨城”南門,南門接“宋大城”西北門,史稱“宋三城”(見宋三城圖)。

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開始向南宋進攻了,真正的惡戰開始了。

鹹淳九年(1273)春,元軍攻下了包圍六年之久的樊城、襄陽,順江而下。恭帝德佑二年(1276年),二月,元軍攻破池州繼續東進。在魯港(今安徽蕪湖西南)大破宋軍,賈似道潰退到揚州。三月,元軍兵不血刃佔領建康,隨後兵分兩路,伯顏率主力直下臨安,阿術包圍揚州。

阿術進攻揚州,遭到揚州守將李庭芝、姜才的抵抗,有史家說,揚州的保衛戰與釣魚城保衛戰可稱為東西輝映,彪炳史冊的兩大戰役。

淳佑十年(1250)賈似道曾移鎮兩淮,在寶佑年間重修“堡寨城”稱“寶佑城”。李庭芝鎮守揚州後,又在“寶佑城”西加築“圃城”,把平山堂包在內,稱“平山堂城”。這樣就多了一個制高點,防止元兵佔據蜀岡向揚州城內射箭。阿術攻城不下,只好將揚州團團圍住,斷絕揚州糧道。入冬,城內糧盡,死者滿道。

揚州保衛戰歷時十個月,江淮州郡至此全部陷落。“寶佑城”、“平山堂城”、“夾城”都為元兵所毀,只剩下被戰火侵食的“宋大城”。

元軍攻下揚州後,沿用“宋大城”,到了至正十七年(1357),在宋大城的西南一角改築了後來被稱為“舊城”的城,“舊城”東界今小秦淮,西界今頭道河,北界今鹽阜路,南界今城南古運河,舊城周圍計“一千七百七十五丈五尺”,十里有餘。明·嘉靖《惟揚志·卷十一·軍政》記載說,“宋時三城其夾城、寶城不可驟復矣,而大城亦止西南一隅,以當時戶口甚少也”。

宋代三城

堡寨城

堡寨城南城牆西起觀音山,向東至鐵佛寺,全長約1。9公里,沿蜀岡南邊緣建造;西城牆南起觀音山,向北沿西華門路筆直至堡城西河灣,全長1。4公里;北城牆西起堡城西河灣,向東至堡城李家莊,再向東北折至堡城尹家莊,然後再向東延伸至今綜合村江莊,全長2公里;東城牆北起衙城東北角樓,向南至鐵佛寺,全長1。5公里。周長約6。8公里,面積約2。2平方公里,比唐代的子城略小。我們今天看到的這一塊高低的四周低窪地帶就是當年城濠的遺蹟。堡寨城南、北、西各一門,有道路連線,進西門有路與南北路相通;東面兩門,兩門有道與南北通道相連。南門是主要城門,門洞長約14米,是與宋大城聯通的城門。北城和東城各有一座水門。城牆牆角設有角樓,牆體拐角內外包磚,內側包磚為特製的斜面磚,使砌成的牆體自然收合。

夾城

夾城在堡寨城和宋大城之間,夾城的北門連著堡寨城的南門,它的南門直通宋大城,由於宋大城的北門略偏一點東,堡寨城的南門又略偏一點西,不在一條南北垂直線上,所以在宋大城偏西一點的地方又開了一個門(也就在這時宋大城有了五座門,北面兩座),直連夾城,儘管這樣,夾城仍然呈南部略偏東、北部略偏西的狹長方形。東西兩側也就是在腰部各有一門,門外有月城。東、北、西三面牆外的坡勢比較陡峭,高出附近地面1-3米,今長春橋北的童家套、筆架山高地就是宋夾城的故址,也就是東界原看守所西側,西界原瘦西湖北門(直對五亭橋的那個門)大路的東側。歲月流逝了將近800年,夾城的北側雖已被保障湖割斷,但地形特徵依稀可見。

宋大城

後周顯德五年(958),韓令坤就唐羅城故址東南隅築城,周圍2180丈,稱“周小城”。不久,李重進駐守揚州,對“周小城”加以改建,並向東南延伸,稱為“州城”,也就是後來“宋大城”的部分基礎。

高宗南渡前揚州知州呂頤浩奉召,以州城為基礎改築“宋大城”,全用大磚砌造。宋大城位於唐羅城南,古運河西北,大體東至古家巷(今東關街新古一巷)一線,南達康山街到老南門一線,均接近古運河;西界保障湖至硯池一線(今長春橋以南瘦西湖,西門頭、二道河至荷花池),北界柴河(今漕河)。東西約四點五華里,南北約六華里,整個城垣略呈方形,面積約6平方公里,周長2280丈,市河(今汶河路一線)貫穿城廂南北,四周借古運河、保障湖、漕河為護城河。有四座城門,南門(安江門)、北門(迎恩門)、東門(康海門)、西門(通泗門),從東門到西門、南門到北門形成一橫一縱的十字交叉街道,南北向的大體上就是今天的南門街向北經文化宮、萬家福商場至天地大酒店的這條街(原先的南門街、院大街、北門街);東西向的大體上就是今東關街、綵衣街、大東門街接四望亭路(原西門街),州治約在今迎賓館一帶。 參考 採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