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明朝時期錦衣衛的官制如何?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3-01-11

請問明朝時期錦衣衛的官制如何?匿名使用者 2013-09-12

錦衣衛官員有指揮使一人,正三品,同知二人,從三品,僉事二人,四品,鎮撫二人,五品,十四所千戶十四人,正五品,此其下管理職尚有副千戶(從五品)、百戶(正六品)、試百戶(從六品)、總旗(正七品)、小旗(從七品)等。下屬有將軍、力士、校尉,對外有參口口事(缺兩字,私參知某事,見朝鮮王朝實錄)、校令,另有精通多國語言的翻譯(如憲宗朝張渺正),內有法庭和監獄,其中,經歷司掌文移出入,鎮撫司掌本衛刑名,兼理軍匠,即“詔獄”。錦衣衛平日為皇帝爪牙,鎮壓臣下時則羅織大獄,捕人,審訊和處刑。通常錦衣衛在逮捕嫌犯之前,會發給其“駕帖”,作用相當於現代的逮捕證。 明朝的特務機構錦衣衛除北京外在各地都駐有分支機構,譬如今天津市河北區的錦衣衛橋大街和以前的錦衣衛橋,就是當初這些特務機構的所在地。明代的特務機關可以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分駐各地的,一是駐在京師的,再有就是臨時向外派遣的。這三部分中,以分駐各地的最為繁多,從明成祖朱棣時就開始設立,後來全國各省以及各重要城鎮全部都設有。他們的任務實際是替皇帝偵察該地官吏軍民人等,暗查軍民動態。 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十五年將首都遷往北京,遷都前,首先派出負責皇帝防務的貼身衛隊“錦衣衛”到天津衛,在原來三衛的指揮衙門前設立錦衣衛指揮衙門府,所在地就是現在的錦衣衛橋大街附近,專門負責暗地監察京津軍民動態。(1404年設立天津衛後,由於天津還沒有建城,天津衛指揮使的官衙就設在現在的獅子林橋望海樓附近;在建城以後,衛指揮使衙門遷入城內,原來的衛所便被空置。) 說清了錦衣衛的性質,東西廠、鎮撫司獄等機構的性質,也就容易說明了。東廠始於明成祖,一開始就是從收買建文帝身邊的宦官、刺探訊息起家的機構,其特務性質更為明顯,所以正式建立後即專以宦官負責,“緝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其後明憲宗又增設西廠,東西廠下面則用了一批幹事,“京師亡命,誆財(敲竹槓)挾仇(報私仇),視(東廠所屬)幹事者為窟穴”,這也就是說,東廠幹事成為流氓頭子,“自京師至天下,旁午偵事,雖王府不免”,“冤死者相屬”。鎮撫司獄也是明太祖時建立的詔獄,其後亦由宦官負責。明代的劉瑾、魏忠賢等專權的宦官,大多倚靠錦衣衛、東西廠、鎮撫司獄等類帶有特務性質的專設監察機構,不斷陷害、誣殺正直大臣,多用酷刑,魏忠賢的狗腿子們,拷掠楊漣、左光斗等正直官僚時,械、鐐、棍、拶、夾棍,五毒俱用,血肉潰爛,即是一例。 錦衣衛與東廠在天津設立機構後,就開始按照皇帝的意思私下打探軍情民意,凡是有一點對皇帝不利的言論都逃不過他們的耳目,當地的官吏也不敢隨便過問他們的事情。只要流露出對他們的不滿,都有可能被抓去受刑,而一旦被特務們抓去,那就是九死一生,最輕也要落個殘疾的下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