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 全文翻譯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12-24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 全文翻譯陽光點的燦爛點 2019-02-20

譯文: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和朋友們一起玩耍,看見路邊有一株李子樹,結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彎了。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後地跑去摘。卻唯獨王戎沒有動。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路旁,卻有這麼多的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圍觀的人們)一嘗,果然是這樣。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原文: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或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 全文翻譯

擴充套件資料:

啟示:告訴我們做事要仔細觀察,善於思考,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不能盲目追隨他人。遇事要冷靜沉著。

體現王戎識鑑過人的其他事件

1、景元四年,鍾會、鄧艾等率軍伐蜀,鍾會在出師前過往與王戎道別,詢問王戎有什麼滅蜀的計策。王戎說:“道家有句話叫‘為而不恃’,成功並不難,保持成果就難了。”次年,鍾會叛亂失敗被殺,大家都認為王戎有見識。

2、王衍曾拒絕品評當時在琅邪作郡吏的孫秀,而王戎卻勸王衍給孫秀好的品級。到司馬倫、孫秀掌權時,殺戮朝官,王戎、王衍得以倖免。王戎厭惡族弟王敦,經常託病避而不見,後來王敦果然起兵造反。他的有先見之明到了如此境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王戎識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王戎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 全文翻譯13130154018 推薦於2017-12-1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譯文: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和許多小孩一起玩耍。他們看見路邊李樹上果實累累,壓得樹枝都彎下去了,許多孩子都爭先恐後地奔過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沒有動。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李樹在路邊竟然還有這麼多李子,這一定是苦李子。”摘來一嘗,的確如此。

原文:

王戎①七歲,嘗②與諸③小兒遊④。看道邊李樹多子⑤折枝⑥,諸兒競⑦走⑧取之,唯⑩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⑨。

編輯本段註釋:

1〔王戎〕西晉琅琊(今屬山東)人,自幼聰明過人,為“竹林七賢”之一,官至尚書令,司徒。

2〔嘗〕曾經。

3〔李〕李子。

4〔曰〕說

5〔諸〕眾,一些,這些,許多。

6〔遊〕玩耍。

7〔子〕果實。

8〔折枝〕壓彎了樹枝。

9〔競〕爭相地跑過去。競:爭逐。

10〔走〕跑。

11〔唯〕:只有。

12〔信然〕真的是這樣。

啟示;

告訴我們要仔細觀察,善於思考,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少走歪路,明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 全文翻譯葉子家的小朋友 2019-08-27

譯文: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和許多小孩一起玩耍。他們看見路邊李樹上果實累累,壓得樹枝都彎下去了,許多孩子都爭先恐後地奔過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沒有動。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李樹在路邊竟然還有這麼多李子,這一定是苦李子。”摘來一嘗,的確如此。

原文:

王戎①七歲,嘗②與諸③小兒遊④。看道邊李樹多子⑤折枝⑥,諸兒競⑦走⑧取之,唯⑩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⑨。

編輯本段註釋:

1〔王戎〕西晉琅琊(今屬山東)人,自幼聰明過人,為“竹林七賢”之一,官至尚書令,司徒。

2〔嘗〕曾經。

3〔李〕李子。

4〔曰〕說

5〔諸〕眾,一些,這些,許多。

6〔遊〕玩耍。

7〔子〕果實。

8〔折枝〕壓彎了樹枝。

9〔競〕爭相地跑過去。競:爭逐。

10〔走〕跑。

11〔唯〕:只有。

12〔信然〕真的是這樣。

啟示;

告訴我們要仔細觀察,善於思考,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少走歪路,明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 全文翻譯匿名使用者 2013-04-19

王戎識李

王戎①七歲,嘗與諸②小兒遊③。看道邊李樹多子④折枝⑤,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

(《世說新語》)

①〔王戎〕晉朝人。②〔諸〕眾。③〔遊〕玩。④〔子〕果實。⑤〔折枝〕壓彎了樹枝。⑥〔信然〕真是這樣。

王戎七歲的時候,和小朋友們一道玩耍,看見路邊有株李樹,結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斷了。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後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沒有動。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大路邊上,還有這麼多李子,這一定是苦李子。”摘來一嘗,果然是這樣。

這個故事寫王戎小時候,觀察仔細,善於動腦筋,能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文章最後講“取之信然”說明他的推理是正確的,他是一個聰明的小孩。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 全文翻譯燕冬菱Bm 2019-04-05

譯文: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和朋友們一起玩耍,看見路邊有一株李子樹,結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彎了。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後地跑去摘。卻唯獨王戎沒有動。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路旁,卻有這麼多的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圍觀的人們)一嘗,果然是這樣。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原文: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或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擴充套件資料:

啟示:告訴我們做事要仔細觀察,善於思考,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不能盲目追隨他人。遇事要冷靜沉著。

體現王戎識鑑過人的其他事件

1、景元四年,鍾會、鄧艾等率軍伐蜀,鍾會在出師前過往與王戎道別,詢問王戎有什麼滅蜀的計策。王戎說:“道家有句話叫‘為而不恃’,成功並不難,保持成果就難了。”次年,鍾會叛亂失敗被殺,大家都認為王戎有見識。

2、王衍曾拒絕品評當時在琅邪作郡吏的孫秀,而王戎卻勸王衍給孫秀好的品級。到司馬倫、孫秀掌權時,殺戮朝官,王戎、王衍得以倖免。王戎厭惡族弟王敦,經常託病避而不見,後來王敦果然起兵造反。他的有先見之明到了如此境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