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僕寺的職能?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1-08-06

明朝太僕寺的職能?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6-08 回答

1、專管朝廷馬政

太僕寺,也稱作“囧寺”,受兵部領導,專管朝廷馬政的機構。其署官稱太僕寺卿,從三品,下有少卿、寺丞、典薄等官。

由於中原王朝一直以來深受草原部落的侵擾,因此馬政屬軍國大政,備受歷代統治者重視,朱元璋就曾說過:“馬政國之所重。”

2、成為財政管理機構

其實太僕寺能夠成為財政管理機構主要是由明朝從實物財政體制向貨幣財政體制轉變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自從朱棣遷都北京之後,明朝就實行兩都制,因此太僕寺也有兩個,北京的太僕寺管理直隸、河南、山東等地的馬政。南京太僕寺位於滁州,管理南直隸的馬政。

在實物財政體制下,太僕寺直接掌管草場、馬戶、馬匹等馬政資源。所謂馬戶就是專門為朝廷養馬的人,由朝廷挑選上、中等民戶強制編成馬戶,被編為馬戶之後免除其他徭役及丁糧。

草場,則是提供給馬戶飼養馬匹的場所,弘治年間面積為3。6萬頃。馬匹則包括種馬、孽生馬駒、備用馬等,弘治六年時數量開始定下來為12。5萬匹,其中公馬2。5萬匹,母馬10萬匹。

孽生馬駒是指種馬繁殖的馬駒,朝廷規定一般每兩年向一匹母馬徵收一匹馬駒,按照母馬10萬匹來算,則每年徵收5萬匹馬駒。

因此在這種實物徵收制度下,太僕寺的職能主要是徵收馬駒、編僉馬戶、清查草場,因此這個時候的太僕寺主要任務就是向朝廷提供馬匹,實際上並不具備財政管理職能。

明朝中葉之後,隨著賦役折銀及白銀大量流通之後,太僕寺原先向馬戶徵收的馬匹也開始逐漸折成白銀,而這筆收入也被稱為“馬價銀”。這一過程實際上是將原本屬於賦役的馬政資源逐步透過各種途徑折成白銀徵收。

折成白銀統一徵收之後太僕寺的白銀收入逐漸增加,開始具備行使財政管理職能的條件。

太僕寺開始有穩定的白銀收入是從成化二年開始,到了成化四年太僕寺開始修建專門的倉庫以存放白銀,倉庫名為常盈庫。

成化二年時太僕寺收入僅3萬兩,到了正德八年時已經達到18萬兩,此後繼續增加,嘉靖七年達到36萬兩,但這並沒有達到頂點。

隨著嘉靖以來朝廷在折銀上加速,太僕寺收入也相繼突破40萬兩、50萬兩、60 萬兩,70萬兩,隆慶二年時達到頂峰,當年收入78萬兩。之後雖然有所減少,但基本保持在40萬兩至60萬兩之間。

雖然收入增加但是太僕寺的職能並沒有改變,依然是向朝廷提供馬匹,只不過是提供的方式改變了,以前是直接徵收馬匹然後提供給需要的部門,現在是直接向需要馬匹的部門提供白銀,由該部門自行購買馬匹,或者是由太僕寺出錢購買之後交給該部門。

搜狗問問

擴充套件資料

原來自從修建新庫之後,太僕寺就定下了規矩,每次支取銀兩時只從新庫支取,老庫的存銀則不許擅動。

而且自從土木堡之變之後朝廷並沒有大的軍事行動,每年所需的馬匹並不多。還有由於明朝與蒙古的關係時好時壞,馬市經常關閉,因此常盈庫內的白銀才逐年增多,以至於到萬曆年間常盈庫貯存的白銀達到1200萬兩。而同一時間戶部管轄下的太倉銀庫存銀僅二三百萬兩,達到五倍之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太僕寺

明朝太僕寺的職能?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6-08 回答

太僕寺

太僕寺——掌馬政。最高長官為太僕寺卿(從三品),屬官有太僕寺少卿(正四品)、太僕寺員外郎(從五品)、太僕寺主事(正六品)、太僕寺主簿(正七品)等。

太僕寺 卿 少卿 丞 主簿各一人。卿掌車輅、廄牧之令,少卿為之貳,丞參領之。國有大禮,供其輦輅、屬車,前期戒有司教閱象馬。凡儀仗既陳,則巡視其行列。后妃、親王、公主、執政官應給車乘者,視品秩而頒之。總國之馬政,籍京都坊監、畿甸牧地畜馬之數,謹其飼養,察其治療,考蕃息損耗之實,而定其賞罰焉,死則斂其

明朝太僕寺的職能?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6-08 回答

沒錯,太僕寺就是管馬的,

可管馬的的要錢呀

明朝太僕寺的職能?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6-08 回答

太僕寺應該是管理全國馬匹的事務部門,每年要買馬,養那麼多馬,當然要銀子了。如果哪些馬不好或是病了的話,也可以賣掉來換取收入。這樣當然就會有財政上的收支了。現在有哪個部門沒有財政收支,甚至小金庫啊。

明朝太僕寺的職能?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7-06-08 回答

掌管國庫的機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