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曼帝國的戰爭對封建制度的形成有什麼影響?後來帝國為什麼會分裂?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1-08-18

不要太長,簡要說明,但要準確。

查理曼帝國

【注音】:chá/zhā lǐ màn dì guó

古國名。中世紀西歐早期的封建帝國。因建立者查理大帝(即查理曼)而得名。查理原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故又稱加洛林帝國。查理大帝統治時期(768-814),版圖西南至厄布羅河,北臨北海,東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義大利北半部。800年查理接受羅馬教皇加冕,號稱“羅馬人皇帝”,稱查理曼帝國,定都亞琛(在今德國境內)。查理死後,帝國陷於內戰。843年,根據《凡爾登和約》,帝國分裂為三部分:萊茵河以東地區稱東法蘭克王國;斯海爾德河、默茲河以西地區稱西法蘭克王國;北起北海,循萊茵河而南,包括羅訥河,直到中部義大利,仍承襲皇帝稱號。大體奠定了近代德意志、法蘭西、義大利三國的雛形。

查理曼(742—814)又譯查理大帝,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查理曼帝國建立者。查理曼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建立者矮子丕平之子,在他執政的46年間(768一814年),力精圖治,使法蘭克王國達於鼎盛。查理曼768年繼位後,為了取得在民眾中影響日增的教會支援,他首先與教皇結盟,強化了統治力量。同時,多年對外推行擴張政策,先後發動過50多次戰爭,重要的戰役和取得的成果有:774年征服倫巴德王國,772—804年多次進攻薩克森人,使其皈依基督教並奪取易北河流域廣大土地,787和801年兩次出兵西班牙,奪得尼布羅河以北土地,建立西班牙邊區,787年佔領巴伐利亞,796年征服多瑙河中游的潘諾尼亞。9世紀時,查理曼帝國的版圖東起易北河,西至大西洋沿岸,北瀕北海,南臨地中海,佔有西歐大陸的絕大部分土地,幾乎相當於古代西羅馬帝國版圖。 800年聖誕節,教皇利奧三世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為查理加冕並塗聖油,稱查理曼即查理大帝,亦即“偉大的羅馬人的皇帝”。此舉意義重大,這意味著查理已不再單純是征服者日耳曼蠻族國家的國王而是日耳曼一羅馬人的皇帝,並且是上帝認定的羅馬皇帝的合法繼承人;查理曼的使命已不再單純是管理日耳曼國家而是管理包括宗教事務在內的整個西歐基督教世界。因此,查理曼帝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遠隔重洋的蘇格蘭和東方的非基督教國家阿拔斯王朝都和查理曼帝國建立了邦交關係,甚至東羅馬帝國也承認查理曼的皇帝地位。查理稱帝后,極力強化中央集權統治。為了加強對龐大國家的有效統治,查理任用貴族和主教進行統治,同時,繼續推行采邑分封制度。帝國境內的所有官員和主教(包括修道院長),一般都要從皇帝那裡領受采邑即封土,成為皇帝的封臣,同時,作為接受采邑的條件,他們都要向皇帝宣誓效忠。帝國的中央政權除由皇帝親信組成的樞密會議外,還有貴族大會,每年召開一至二次貴族大會,討論中央重大決策。為了管理地主,中央經常派遣巡按使監督地方。地方設若干伯爵區,皇帝任命伯爵或主教進行統治,伯爵擁有行政、司法、稅收和軍事等大權。形成以國王為首的伯爵、主教等教俗大封建主,再下是中小封建主,構成一系列的封建等級制度,為後來西歐封建社會所承襲。後來,這些伯爵和主教逐漸成為地方割據勢力。

查理曼帝國生產組織基本形式是封建莊園。國王及其臣下,教俗封建貴族都有許多莊園分佈全國各地。莊園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生產單位,一切生產主要為領主及其服役人等提供生活資料,其次也為生產者提供有限的生產與生活資料。在莊園裡從事農業和手工業生產者大都是農奴或依附農民。莊園的土地一般分為兩部分:最好的土地為領主的自營地,另一部分是農民的份地。領主自營地由服役的農民耕作,每週通常服役2~3天,最多4天,收穫全部歸領主所有。服役農民除為領主無償耕作外,還要負擔砍柴、築路、修宅、運輸等各種雜役。此外,農民還必須向領主交納各種實物和名目繁多的其他費用。教會的什一稅也是農民的沉重負擔。由於教俗封建主的殘酷剝削,農民的處境極為困苦,因此經常爆發農民起義。

查理曼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他不僅文治武功顯赫,而且也注意發展文化教育事業。他興辦學校,聘請知名學者講學。蒐集和抄寫古代拉丁文和希臘文的手稿,抄寫的文字是用所謂加洛林小草書體,這是一種清秀優美的拉丁字母,後來稍加修改一直使用至今。修道院設立圖書館,收藏教父作品以及古希臘羅馬作家的作品。查理曼還邀請歐洲最好的建築師、雕刻家和畫家,為帝國修建修道院和教堂。查理曼的文化教育政策對於恢復古典文明和提高日耳曼人的文化水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他在位這一時期的文化成就被後世譽為“加洛林文藝復興”。

世俗政權與教會的結合是查理曼政權的重要特徵。加強與教會的結盟,是查理曼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查理曼以教會保護人的姿態,極力維護和提高羅馬教會的權益。他每征服一地都強化基督教勢力,如征服薩克森人後強迫他們皈依基督教。不僅重用主教、修道院長,分封他們土地,讓他們參與國家政要,還極力維護羅馬教皇的統治地位。795年教皇立奧三世以陰謀手段登上教皇寶座,遭到羅馬一些大貴族的反對。立奧派使者赴法蘭克王國向查理曼求救,並把彼得大殿的鑰匙和羅馬城的旗幟呈獻查理,以示臣服與忠誠,得到查理的支援,從而保住了地位。799年4月,立奧三世又被羅馬貴族廢黜,隻身逃離羅馬。800年,查理曼把立奧三世救出,並親自送回羅馬,扶其復位。因此這一年聖誕節,感恩圖報的立奧三世為查理加冕,授予他“偉大的羅馬人皇帝”稱號。自此,法蘭克王國遂成為查理曼帝國。查理曼的統治為歐洲新興的封建制度的創立和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對後來的西歐封建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但是由於當時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帝國內部缺乏經濟文化聯絡,基礎很不牢固;所以,雖然查理曼實行采邑分封的願意是為了加強集權統治,其結果卻導致封建割據。因此,查理曼死後不久,帝國分裂。843年,查理的三個孫子瓜分了帝國,在此基礎上形成德意志、法蘭西和義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