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戟,是個什麼樣的武器,它的形象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1-10-11

請教:戟,是個什麼樣的武器,它的形象什麼虎俊金來 推薦於2016-07-07

戟(圖1)出自漢代,是用在長柄上,安有戈和矛組合而成的鋒刃的長兵器。前端類似矛的鋒刃叫“刺”,與柄成橫向的戈刃叫“援”或“枝”。有鋒刃為一體的,也有刺和援完全分開的兩種型別。但是不論哪種,都是牢固的安有一根長柄,柄端且有鐏。

據《周禮》考工記規定的規格,鋒刃刺部分長13。5cm,援長15。75cm,重320g,柄長3。6m。從出土實物看,戟的標準長度約2-3m,據文獻記載,使用最重的戟,是魏國曹操帳下猛將典韋。傳說典韋在戰場上,經常使用雙戟,總重量為80斤(40kg)。

戟在戰車兵、步兵和騎兵重使用的都很普遍,分為兩手使用的長戟和單手使用的手戟兩種。手戟柄短,可兩手各握一支,也可一手使戟,一手拿盾,和矛一樣,用來直刺敵人。援和戈一樣,用以劈、砍或鉤拉敵人約跟前而殺之。

戟的鋒刃部分,戰國初期是使用青銅,而戰國末期,開始使用鐵來製造。到了漢朝,幾乎都是用鐵製的。為了提高援部分刃的砍殺力度,把援的形狀做成銳利的棒狀,即變成了更接近“枝”的形狀。

歷史與發展

從戟的形狀不難看出,它是吸取了戈和矛二者優點的一種兵器,最早出於商代,進入周後,使用越加普遍。而在戰國,秦、漢、三國和晉,則是戟的鼎盛時期,成為裝備軍隊的重要武器。

戟雖然採用了戈和矛的長處,但實物總有相反的一面,在對付重灌甲騎兵時,“枝”這部分就顯得無能為力,甚至完全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在南北朝時代,同志中國北半部的鮮卑族善用長矛,更加速了戟的衰亡。出於這個原因,威風了一時的戟終於北發展起的槍而取代。

但是在唐朝,戟還是一種很有實戰意義的兵器,大多軍隊都還裝備著戟。只是後來,才從戰場退役,變成了儀仗用的器具。到了宋朝,戟已完全在戰場上小時,只用在一些儀式,刃已以木代鐵製造。

請教:戟,是個什麼樣的武器,它的形象什麼gundx 2008-02-25

【釋義】

(讀音:jǐ

古書中也稱“棘”。是將戈和矛結合在一起,具有勾啄和刺擊雙重功能的格鬥兵器,殺傷力比戈和矛都要強。戟在商代即已出現,西周時也有用於作戰的,但似不普遍。到了春秋時期,戟已成為常用兵器之一。春秋前期魯隱公十一年(前712年),鄭國在伐許前授兵時,即有子都拔棘逐穎考叔的事發生。魯莊公四年(前690年),楚伐隨,“授師子焉”,說明楚國已用戟裝備軍隊了。

【概述】

春秋中期,用戟的史實在《左傳》中亦多有記載:如魯宣公二年(前607年),鄭伐宋之戰,“鄭人入並,(宋狂狡)倒戟而出之”,這是宋軍用戟的證據。又如魯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晉國發生欒盈之亂,範鞅與欒樂格鬥時,欒樂兵車傾冠,範鞅手下兵卒“或以戟鉤之,斷肘而死”,證明晉軍裝備有戟。再如《曼子春秋·內篇雜上》記有齊崔杼弒齊莊公之後,劫持齊將軍大夫盟會時宣佈“有敢不盟者,戟其頸”。說明齊國也用戟作兵器。但出土文物表明,戟在春秋時還不是形制完備的兵器,即戈頭和矛頭是分別鑄制的,然後再聯裝在木(竹)杆上。又春秋晚期,在長江流域的楚、隨、吳、蔡諸國,還出現了3米左右的柄上聯裝兩個或三個戈頭的戟,稱為“多果(戈)戟”,勾割效果較好,是重要的車戰兵器。由於戟較戈和矛的殺傷效能為佳,故很快得到推廣應用,到了戰國時期,已基本上取代了戈的地位。

除了“戈”之外,戟又是一種我國獨有的古代兵器。實際上戟是戈和矛的合成體,它既有直刃又有橫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鉤、啄、刺、割等多種用途,其殺傷能力勝過戈和矛。戟在古代不僅是軍隊中的主要兵器,而且常常作為武器的泛稱,比如“持戟之士”,就像我們今天所指的“戰士”一樣,包括所有拿槍操炮的兵士。另外戟往往還以它的裝備數量來象徵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比如《戰國策·趙策》中記載,毛遂分析當時的軍事形勢勸楚懷王聯趙抗秦,他說:“今楚地方五千裡,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所謂“持戟百萬”說明楚國當時有強大的軍隊,足以聯合他國與秦國抗衡。

請教:戟,是個什麼樣的武器,它的形象什麼bolin12 2008-02-25

讀音:jǐ

古代兵器,是戈和矛的合體,兼有戈用於鉤、矛用於刺兩種作用。安裝木製或竹束成的柲(柄), 柲端也有銅鐓。商代有戈、矛分鑄的戟,如河北藁城臺西所發現的。西周的戟多將戈、矛合鑄成一體。如河南浚縣辛村衛墓出土的候戟。春秋戰國戟數量增多,戈、矛(稱為“刺”)多分鑄。戰國末至漢代有“卜”字形的戟。

http://photo3。fotolog。net。cn/userimages/97/15/p/pingmaker/10/500_uOie14LX。gif

請教:戟,是個什麼樣的武器,它的形象什麼來自瀲江書院理性的海象 2008-02-25

看看方天畫戟就知道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