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哪些精湛制墨技藝?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繪畫
  • 2021-11-15

唐代有哪些精湛制墨技藝?北京創典文化 2020-01-03

隋唐時期,制墨更加受到人們的重視,政府專門設官辦制墨廠。當時有一個叫祖敏的墨官,最為著名,他制的墨,名聞天下。祖敏研究朝鮮進貢的松煙墨的製作經驗,多方取材配方,採用古松煙與鹿角膠煎膏和成制墨的方法,製出來的墨質量好,享譽天下。唐代制墨已有多種顏色。據史書《唐書·韋述傳》記載,韋述家中藏書宏富,全都是經他親自校點“黃墨精謹,內秘書不逮也。”

黃墨,是用雌黃研細加膠合制的墨,多用於修改文稿或者點校圖書。朱墨更是被當時徽州居民制墨家傳戶習,廣泛使用,它是用硃砂研細加膠而成,但容易褪色。

唐末五代由於戰亂頻繁,大量北方墨工紛紛南遷,制墨中心也隨之轉移。此後,徽墨雄踞天下,在制墨業中佔據主導地位。

墨模在唐代的制墨業中逐漸地普及。墨的煙料搗杵原來盡用人力,因為人的握力有限,所以墨模便應運而生。墨模的壓力大,因此而製成的墨質堅實而耐用。

同時,由於墨模的出現,墨的形狀也越來越豐富多彩。在江蘇丹徒的南朝墓葬中,曾出土一錠扁圓柱體墨,長3釐米,寬4。2釐米,厚1。9釐米,墨色純黑,質堅硬,據分析可能是用模壓制成的。當時地方政府每年要向朝廷進貢龍鳳墨四斤,史稱“貢墨”。

唐代制墨業空前興盛,製作益精,名匠輩出,制墨中心從陝西地區擴大到山西、河北,其中以河北易州最有名。唐代有專門制墨的著名墨工,如祖敏、奚鼐、奚超等人。唐末乃至歷代各朝中最負盛名的制墨大師是奚超。

到了後來宋宣和年間,就出現了“黃金易得,李墨難求”的局面。後來,歙州更名為徽州,李墨及其他各家之墨,遂統一改名為徽墨。徽墨之名,就這樣形成了,徽墨傳奇,也在百姓中廣泛傳開了。

原來,奚超父子改進了搗煙、和膠的方法,形成了一整套操作規程,所造之墨在品質上超過了易州墨,被人譽為“拈來輕、嗅來馨、磨來清”,“豐肌膩理、光澤如漆”的佳墨。

奚氏全家一變而為李氏,成為千古美談。從此李墨名滿天下,其墨被譽為“天下第一品”。李墨“其堅如玉,其紋如犀”。

據記載,北宋書法家、文字學家徐鉉,幼時曾得一錠李墨,與其弟徐鍇共同研磨習字,“日寫五千”,整整用了十年。更令人讚美的是,磨過的墨,其邊有刃,兄弟倆還常用它來裁紙。

墨作為我國畫的載體,使我國文人畫家找到了抒情達意、暢神寫意的本質要素。墨在遠古尚黑意識上建立五行色中的“黑”,不可單純地將其當作一種顏色來對待,因為它既暗合了老子“五色令人目盲”和“無為也尊,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的論點,又與儒家所倡導的“繪事後素”、反對雕飾之風的審美理想相表裡。

水墨山水畫在唐代興起的內在根源,與當時文人畫家的處境與心理需求相切合,“詩古禪心”使墨的表現更具文人境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