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為什麼以胖為美,女性地位發生什麼變化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繪畫
  • 2021-08-19

唐朝為什麼以胖為美,女性地位發生什麼變化瘋狂小豬在奮鬥 2017-06-02

女性地位的變化在於出現大量的女官、而且女性地位在歷朝以來達到最頂峰:出現了女皇帝——武則天。

另,唐以丰韻為美。

丰韻的意思是,胖得有比例,有韻味。唐時期的貴婦人,大多穿廣袖短襦,長裙曳地,走起路來衣袂飄飄。當時還流行頭上簪花,你看圖裡的就有戴牡丹,荷花(還有的花不認識了QAQQ)和步搖。儀態大方,雍容華貴,溫婉優雅,這就叫風韻了。就算放在當下你也很難說她們是不美的吧?

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鼎盛時期,國力強盛,文化繁榮,對外開放,對內寬鬆。婦女的束縛比較少,大概因為這樣比較容易表現出雍容華貴的氣度。你看不只是體態,連高聳的髮髻,飄揚的衣裙,還有她們的娥眉花甸(嗯,就是額頭上畫的那個)無一走得不是華麗麗的“我大唐盛世繁榮富貴四方來朝”的氣度。

以上,以胖為美的看法傳至知***乎 某使用者的見解。

唐朝為什麼以胖為美,女性地位發生什麼變化雲霓雲兮 2017-06-02

為什麼會出現“環肥燕瘦”截然相反的審美標準的呢?原因就在於唐朝皇族與歷代華夏朝代的民族血統不同。

中國人引以為自豪和驕傲的大唐朝,實際上也是鮮卑族和漢族共同創造的一個偉大王朝,是草原狼性格和華夏文明精粹的偉大結晶,達到了古代華夏文明之巔。就像“漢承秦制”那樣,唐朝是唐承隋制。李唐王朝繼承了隋朝皇族,尤其是隋皇族女系母統的強悍鮮卑性格。從性格血統上,李唐王朝的開國皇帝和初期君主都是胡化了的漢人和鮮卑貴族女性的混血兒。唐高祖李淵的生母、皇后、一個兒媳均為鮮卑人,此民族以胖為美。

唐朝“以胖為美”,深刻地反映了李唐王朝鮮卑族的血統和印記。弄清了李唐王朝的鮮卑血統以後才明白,再聯想到在草原上的生活就一下子通了。當初咱們剛到草原的時候,就發現蒙古人以胖為美。在額侖被牧民公認為美人的蒙古女人絕大多數是豐滿女人。而鮮卑族和蒙古族是兩個有著親緣關係的蒙古草原遊牧民族。鮮卑族一定是把狼圖騰和“以胖為美”的審美標準,一同傳給蒙古族了。實際上,遊牧民族從古到今都以養肥牲畜為職業,以“羊大”為美,當然在民族審美上就以胖為美了。

唐朝“以胖為美”,恰恰又從民族意識的一個審美層面上證明唐朝之所以那麼強悍偉大的性格根源。漢人一直迴避唐朝的遊牧精神和草原血統,實際上漢人很不情願把中國最偉大朝代的大半功績記在草原民族的功勞簿上……

唐朝在我國封建社會女性地位相對較高的一個朝代,出現了一大批女政治強人,如武則天、太平公主、韋后、安樂公主等等,女性地位達到後世無法企及的地位;另外一方面法律在保護女性權益上也得到了一定體現,注重保護正室的權益。加上唐朝經濟富庶,女性各方面約束相對較少,這都為唐朝以胖為美提供了客觀條件。

備受推崇的唐朝給後世女性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到了宋代,統治階級為了杜絕唐朝武則天現象的再次出現,吸取了唐朝的教訓,對女性設定非常多限制,理論上”三綱五常“開始出現了,女性完全淪為附屬物;生活上婦女開始裹腳、限制女性的各項活動。女性迫使要按照男性的審美標準去展現自己,開始流行以瘦為美一直到今天。

唐朝為什麼以胖為美,女性地位發生什麼變化哈哈欠為你違逆 2020-02-28

這是鮮卑的風俗。

獨孤信、宇文泰……都是鮮卑人啊,他們的家庭和朝廷都保持了這種優良傳統,也算是不忘初心吧。直至唐朝宮廷,皇后權力都是極大的,唐憲宗為了過的輕鬆點,甚至不敢立皇后,只求能自由約會。

所以我們會看到:獨孤伽羅和楊堅共理朝政,李世民和長孫皇后舉案齊眉,甚至李治都把武則天當作自己的代言人。。。都是此類風俗的延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