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壽命最長的動物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寵物
  • 2022-08-11

地球壽命最長的動物來自遙遠外星人2018-10-17

格陵蘭睡鯊壽命可達400年,地球上已知最長壽的脊椎動物正是這種鯊魚。海龜壽命最長可達152年。屬於長壽動物。

海龜的祖先早在2億多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了,是有名的“活化石”。據《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記載,海龜的壽命最長可達

152年

,是動物中當之無愧的老壽星。正因為龜是海洋中的長壽動物,所以,沿海人仍將龜視為長壽的吉祥物,就像內地人把松鶴作為長壽的象徵一樣,沿海的人們也把龜視為長壽的象徵,並有“萬年龜”之說。

這是格陵蘭睡鯊,它最大可達 7米,體長可以跟大白鯊媲美。它們以其緩慢動作著稱,居住地比任何鯊魚位於更北之地。它們的生活很是奇怪,要等一個世紀才能有伴侶。這就是格陵蘭睡鯊的生活。地球上已知最長壽的脊椎動物正是這種鯊魚,它們的壽命可能達到

400歲

。此外,雌性的格陵蘭睡鯊據稱要到身長約4米時才能性成熟,換算成年齡也就是至少要到156歲才成年。為卵胎生的。

地球壽命最長的動物

地球壽命最長的動物匿名使用者2018-10-17

塔水母”(Turritopsis nutricula)的微型海洋生物,很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不會死亡的生物。除非環境糟糕導致的死亡,從理論上來說燈塔水母是不會死亡的。對於某個燈塔水母,科學家根本無法說出它的年齡大小。

“燈塔水母”的直徑只有4-5毫米,但就是這樣一種非常微小的生物,卻具有一種“返老還童”的神奇本領。通常情況下,水母會在繁殖完下一代後死亡,但“燈塔水母”在達到性成熟階段之後,又會重新回到年輕階段,並開始另一次生命過程,而且從理論上講,這種迴圈過程是週而復始、可以永遠重複下去的。

“燈塔水母”屬於水螅蟲綱,是一種主要以更小微生物為主要食物的捕食性生物,採用無性繁殖方式,多生活在熱帶海域。科學家們強調說,“燈塔水母”是目前唯一發現的能夠從性成熟階段回覆到的幼蟲階段的生物[1]。

“燈塔水母”究竟是如何完成“返老還童”這一神奇過程的,其中的謎團還有待于海洋生物學家和遺傳學家們進行解答。

有研究人員認為,“燈塔水母”的“返老還童”過程可能是透過細胞的轉分化過程實現的。燈塔水母成體變幼體的過程,是把體細胞轉變成了功能強大的幹細胞,轉變來的幹細胞有些類似於胚胎細胞,可以重新分裂出全新的組織或生命。過去人們認為,生命發育過程是不可逆轉的,因此人們認為體細胞不可能迴轉到幹細胞狀態。在此過程中,細胞的型別和功能會發生改變。而伴隨這種功能上的轉化所出現的則是器官的再生。或許正是細胞的這種變化過程為“燈塔水母”打造出了不死之軀。

“燈塔水母”屬於水螅蟲綱,是一種主要以更小微生物為主要食物的捕食性生物,採用無性繁殖方式,多生活在熱帶海域。科學家們強調說,“燈塔水母”是目前唯一發現的能夠從性成熟階段回覆到的幼蟲階段的生物。據一位長期從事“燈塔水母”研究的科學家介紹,他觀察了大約4000條“燈塔水母”,結果顯示,它們全部都能“返老還童”,沒有因自身原因死亡過一條。

至於“燈塔水母”究竟是如何完成“返老還童”這一神奇過程的,其中的謎團還有待于海洋生物學家和遺傳學家們進行解答。有研究人員認為,“燈塔水母”的“返老還童”過程可能是透過細胞的轉分化過程實現的。在此過程中,細胞的型別和功能會發生改變。而伴隨這種功能上的轉化所出現的則是器官的再生。或許正是細胞的這種變化過程為“燈塔水母”打造出了不死之軀。

如果把一個燈塔水母切開,它能在24小時內變成兩條水螅蟲,72小時後長出觸角。就算把它打碎,只要它的細胞完整,也可以變成一條水螅蟲,重新開始生命。可以這樣理解--燈塔水母的生命是沒有終結的。也就是說,燈塔水母在死前回到了生命的開端,重新演繹了自己的生長、發育。

燈塔水母之所以可以永生,是因為它有再生基因。而這種基因人類也有,只是不活躍,或說休眠了。而再生基因類似於幹細胞,現代醫學把尋找幹細胞比作尋找聖盃。

幹細胞是一種具有增殖、自我修復、大量製造及分化後代能力的細胞。再生和更新,對治療人體壞死或病變的組織,對付老化都是深具義意。在未來的日子裡,可望被應用於治療癌症、帕金森氏症、中風、心臟 。。。如果可以成功利用這種再生基因,就避開了現在的胚胎幹細胞所帶來的道德問題。

摺疊編輯本段

1996年,義大利研究者Piraino等人對4000只不同發育階段的水母型燈塔水母進行了不同環境條件下的轉化誘導試驗,這些環境條件包括:

(1)飢餓;(2)突然改變水溫(升高或降低);(3)降低鹽度;(4)機械損傷。

結果顯示,在人為改變的環境下,不同發育階段的燈塔水母均出現了水母型轉化為水螅型的現象,但轉化過程隨水母型發育的程度不同有所差異。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長生不老,卻從來沒有人成功過。然而日前日本科學家宣佈,一種叫做燈塔水母的微小生物或許能給人們帶來長生不老的曙光。

在我們所熟知的自然界,生物都是遵循著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長生不老、返老還童僅僅是人們的夢想而已。然而,來自日本京都大學的水生物學家新久保田日前宣佈,他已經發現了一種可以長生不老的生物。擁有如此強大本領的就是直徑僅為4毫米左右的燈塔水母。新久保田從1976年起就開始研究這種神奇的生物,他希望在這種與眾不同的生命體身上找到可以逆生長的奧秘。新久保田教授一直觀察著燈塔水母的發育和繁殖,這種微生物的生命繁衍與其他生物的生長規律截然不同,這令新久保田對它們擁有的特殊能力吃驚不已。“這些水母擁有非凡的,甚至可以說是神奇的能力,他們可以返老還童。一隻成年的水母可以返回到其生長的水螅階段,而且,它甚至可以重複這個過程。”

一般的水母在繁殖完下一代後死亡,但燈塔水母在達到性成熟階段之後,會“返老還童”,從幼蟲階段重新開始另一次生命過程。新久保田教授說,他在對燈塔水母的觀察中發現,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它們可以經歷十多次“返老還童”的過程。新久保田認為,燈塔水母之所以擁有這樣的能力,其奧密隱藏在它們的細胞之中。“奧秘在於他們的細胞。例如我們的肌細胞就不能返回到它們最初的形態,然而這些水母的細胞卻能分裂並返回到它們早期的狀態。它們的確擁有這種不同尋常的神秘能力。”

新久保田教授希望透過生物工程技術對燈塔水母的細胞進行研究和培育,儘快破解其細胞之謎。也許不久的將來,科學家們就可以把水母細胞的特性應用到人類的細胞中,幫助人類實現長生不老的夢想。“數千年以來,我們一直夢想永恆的青春與無盡的生命。這是一個從未實現的目標。自埃及克婁巴特拉女王起,任何渴望長生的人都未能如願而最終死去。從出生到死亡,這是所有多細胞動物的宿命。僅僅是這種不衰老的水母背離了這種規律。如果我們能揭示出其中的奧秘,或許可以將其應用於人類。這正是我所盼望的,也是我投入這項研究的緣由。”

地球壽命最長的動物

其他人不懂別亂說,這些夠嗎?

地球壽命最長的動物360U2855209862018-10-17

千年王八萬年龜。

地球壽命最長的動物葉池小妹2018-10-17

因該是烏龜吧

地球壽命最長的動物蟲子漫天飛2018-10-17

壽命最長的動物——海龜 海龜早在二億多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了,是有名的“活化石”。據《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記載,海龜的壽命最長可達152年,是動物中當之無愧的老壽星。正因為龜是海洋中的長壽動物,所以,沿誨人仍將龜視為長壽的吉祥物,就像內地人把松鶴作為長壽的象徵一樣,沿海的人們也把龜視為長壽的象徵,並有“萬年龜”之說。 海洋中目前共有八種海龜,其中有四種產於我國,主要分佈在山東、福建、臺灣、海南、浙江和廣東沿海,我國群體數量最多的是綠海龜。 海龜常循洄游路線在沿岸近海的上層活動,它們到20-30歲時才發育成熟,每當繁殖季節到來的時候,便成群結隊地返回自己的“故鄉”,不管路途多麼遙遠,它們也能找到自己的出生地,並把卵產在那裡。如果出生地的環境被破壞,它就有可能終生不育。海龜產卵數最多的可達200個左右,最少的也在90個以上,卵的數量雖說比較多,但是孵化成活率很低。當小海龜出殼後,首先要自己從沙堆裡鑽出來,然後急急忙忙地奔向海洋。從沙坑到海邊對小海龜來說充滿了危險,有的幼龜跌人沙坑中,拼命掙扎也爬不出“陷井”,同時一些天敵例如各種海鳥不斷在空中盤旋,它們把這些幼小生命作為美味佳餚。最後能順利到達海洋的只是一部分,這些倖存者將在海中生長髮育,傳承繁衍後代的新迴圈。海龜是怎樣找到自己的“故鄉”的,目前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生活在我國沿海的綠海龜,其產卵期在每年的4-10月。這時節,每當晚上,它們一個接一個地從海中悄悄爬上沙灘,用後肢挖一個寬20釐米左右、深約50釐米的坑,然後開始產卵。卵呈白顏色,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由於卵成熟的時間不一致,它有時要分幾次才將卵產完。產完卵後便用沙將洞口堵住,沙灘在陽光的照耀下,溫度比較高,卵全靠自然溫度孵化,其時間需要40-70天不等,一般在50天左右。海龜卵不但靠自然溫度孵化,而且其性別也是由溫度的高低來決定的,溫度高時孵出的是雌性,溫度低時孵出的是雄性。 海龜是透過什麼辦法來維持性別平衡的,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 海龜除出生和繁殖在陸地之外,其主要生活在海中,它們既能用肺呼吸,也能利用身體的一些特殊器官直接從海水中獲得氧氣,它的足呈槳狀,適宜於划水,海龜在陸地上雖然比較笨拙,但是到了海里卻浮沉自如,它完全適應了海洋環境。海龜的個體大、活動量大,其食量比陸龜大得多,它每天要吃很多的魚、魚卵、蝦、甲殼類和軟體類以及藻類, 它們的牙齒堅硬有力,能夠輕易地咬碎軟體動物的外殼。從海龜的生活習性來看,其長壽的秘訣,不外乎是食量大、活動緩慢,有堅硬的外殼保護。 海龜一身都是寶,它的肉昧道鮮美、營養豐富,不僅其自身能長壽,而且是營養價值很高的滋補品,食用也能使人延年益壽。正是由於海龜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結果引來了人類的濫捕亂殺。據有關自然保護組織估計,在80年代每年大約有30多萬隻成年的海龜葬送在人類的手中,以印度尼西亞為例,前幾年捕殺的海龜數在2萬-5萬隻之間。每到海龜的繁殖季節,漁民守在岸邊,等海龜上岸後,突然跑上前去,把它們一個個地翻過來,海龜的腳很短,一旦翻過來自己就翻不過去了,只能臥等待斃。由於過度捕殺,近幾年來巴厘島上再也看不到海龜了,有些漁民見岸上抓不到,就下海去抓。過去巴西也有這樣的情況,捕海龜、撿海龜蛋的現象很盛行,使沿海海龜面臨絕境。難怪有人說,雖然海龜是長壽之物,但由於人的捕殺已使該物種的平均壽命降至最低點,百年龜齡的海龜已成稀罕之物。 海龜數量的減少已經引起了沿海國家的普遍關注,並且投人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拯救。例如巴西從1983年開始一直想方設法保護生活在沿海1000多千米海岸線附近的海龜頭一年挽救了2萬多隻海龜,後來逐年上升,現在每年挽救的海龜在27萬隻以上。10多年來,被換救的海龜總數超過了150萬隻;南太平洋保護環境組織為了制止包括印度尼西亞在內的沿海國家肆意地捕殺海龜,他們將1995年定為“海龜年”,試圖引起人們關注海龜面臨滅絕的處境;在泰國南部的普吉島上,每年4月13日都要舉行一次幼龜放生節,幫助那些剛出殼的“小精靈”爬向大海,防止在途中遭到其他動物的傷害;我國政府對海龜的保護歷來十分重視,1985年5月在廣東省惠東縣的“海龜灣”建立了第一個海龜自然保護區,並將海龜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海龜灣的面積雖說只有0。1平方千米卻是一個重要的海龜產卵地,產卵最多可達數十萬枚。 海龜看似笨拙,實際上很通人性。1995年7月下旬,海軍某部770艇在南海訓練時,發現一隻海龜老是在艇周圍游來游去戰士們好奇地撈上來一看,原來是它腿上受傷已潰爛,經 過半個月的治療才痊癒。水兵們用紅油漆在背上寫了“放生”兩個字後將其放回大海,沒有想到的是三個多月後,這隻海龜又回到水兵的身邊,此地距離放生的地方有60多海里。 海龜為何這般留戀著水兵,它又是怎樣找到他們的,這些令人驚歎不已。人救海龜,海龜也救人。1987年菲律賓沿海有一艘輪船因失火而沉沒,有一位身穿救生衣的婦女已在海上 漂泊了12個小時,正在她感到絕望的時候,有兩隻海龜游到她身子下面,將其托出海面,她就這樣又在海上漂流了兩天兩夜,直到被菲律賓海軍發現救起為止。總之,海龜是人類 的朋友,它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 2億多年,為了讓這著名的“活化石” 能永久地同我們人類一起生活下去,我們不能再亂捕濫殺它們和破壞它們的生存環境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