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學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人格心理學的意義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寵物
  • 2022-10-05

人格心理學是如何形成的

以及人格心理學的意義

人格心理學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人格心理學的意義有事請叫我2015-09-19

16PF——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卡特爾十六種人格因素測驗),簡稱16PF)是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人格及能力測驗研究所卡特爾教授(R。 B。 Cattell)經過幾十年的系統觀察和科學實驗,以及用因素分析統計法慎重確定和編制而成的一種精確的測驗。這一測驗能以約四十五分鐘的時間測量出十六種主要人格特徵,凡具有相當於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使用。

本測驗在國際上頗有影響,具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廣泛應用於人格測評、人才選拔、心理諮詢和職業諮詢等工作領域。該測驗已於1979年引入國內並由專業機構修訂為中文版。

十六種人格因素是各自獨立的,相互之間的相關度極小,每一種因素的測量都能使被試某一方面的人格特徵有清晰而獨特的認識,更能對被試人格的十六種不同因素的組合作出綜合性的瞭解,從而全面評價其整個人格。

明尼蘇達多項人格(MMPI)測驗

MMPI簡介

明尼蘇達多相人格調查表(MMPI)

明尼蘇達多相人格調查表(Minnesota,Maltiphasic,Peronality MMPI)問世於1943年,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哈特衛(S·RHathawag)及麥金利(J·C·Mckinley)合作編制而成的。該測驗的問世是自稱法人格測驗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對人格測驗的研究程序產生了巨大影響。到目前為止,它已經被翻譯成各種文字版本達100餘種,廣泛應用於人類學\心理學和醫學領域,是世界上最常引證的人格自稱量表。我國對MMPI進行了研究和修訂,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已形成了一箇中國版本和常模。

MMPI的目的是試圖對人的人格特點提供客觀的評價。測驗一共有566個條目,包括14個分量表,其中10個為臨床量表,4個為效度量表。選用中國MMPI量表協作組的中國常模,主要確定十個與臨床有關的指標及五個研究量表指標。

十個與臨床有關的指標:

1、Hs(hypochondriasis,疑病);

2、D(depression,抑鬱);

3、hy(hysteria,癔症);

4、Pd(psychopathic deviate,心理變態);

5、Mf(masculinity-femininity,男性化~女性化);

6、Pa(paranoia,偏執);

7、Pt(psychasthenia,精神衰弱);

8、Sc(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

9、Ma(hypomania,輕躁症);

10、Si(social introversion,社會內向)

五個研究量表指標:

1、外顯性焦慮(Mas);

2、依賴性(Dy);

3、支配性(Do);

4、社會責任(Re);

5、控制力(Cn)

其它三個因素:

1、說謊或掩飾(L);

2、詐分(F);

3、校正分(K)

MMPI採用的是自我評估形式的題目,實際上是550題,因為加了16個重複內容的題目,所以變成566題。題目的內容範圍很廣,包括身體各方面的情況(如,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等情況),精神狀態及對家庭,婚姻,宗教,政治,法律,社會等態度。MMPI實施時要求被測驗者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對所有題目作出“是-否”回答。

本測驗適用於年滿16歲、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及沒有什麼影響測驗結果的生理缺陷的人群

1912年在《精神病的組成》中,阿德勒把他的學術體系定名為個體心理學。同年他還創辦了這個學派的機關報《個體心理學雜誌》。

阿德勒認為人的生命和精神活動都具有一定目標性,人是未來定向的。他覺得由於人們為精神生活確定一個目標,他們就會更好地適應現實。他把一切心理現像都看作反映某種統一的生活計劃,而生活計劃的總目標就是優越。心理活動都是圍繞著優越性這一目標進行的。

阿德勒理論的最後落腳點是人的優越和完善。他把為優越而奮力稱作生命的實質,為優越而奮力是阿德勒人格理論的基本動力。行為的動機出於人的社會性,而不是生物因素起主要作用。後來,阿德勒又把個人優越而奮力的觀點改變成個人為完善的社會而奮力。他同時還認為個人優越而奮力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如果一個人不顧別人和社會的需要,只專心於個人的優越,就可能產生優越情結,而具有優越情結的人可能成為一個專橫跋扈、自吹自擂、傲慢之人,這種人不太受社會歡迎。

透過閱讀阿德勒大量論文和著作,我覺得對我影響最深的是他寫的《自卑與超越》一書。該書以“自卑情結”為線索,比較系統地闡述了他創立的個體心理學思想。書中不僅涉及到人為什麼活著,心靈與肉體的關係,自卑感和優越感,家庭和學校對人的影響,而且還論及了早期記憶,夢,犯罪及愛情、婚姻等內容。他在書中著重論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它對個人的影響,個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將自卑感轉變為對優越地位的追求以取得成就。

自卑感在阿德勒的理論中佔有很大份量。他認為一般的自卑感是行為的原始決定力量,自卑感本身並不是變態的,它是一個人在追求優越地位時的一種正常的發展過程,優越感是每個人在一種內驅力的策動下力求達到的最終目標,它因每個人賦予生活的意義而不同。在書中,他還論述了家庭和學校對個人的影響,他認為,人的行為不是由生物學的本能力量決定的,而是由社會力量決定的。人的行為都是出自於自卑感及對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阿德勒提出的自卑與補償作用,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愈來愈多受它影響的人認為,阿德勒對心理學的貢獻超過了弗洛伊德。不僅如此,阿德勒理論的社會意義也頗為深刻,心理學家墨菲指出:“阿德勒的心理學在心理學歷史中是第一個沿著我們今天應該稱之為社會科學的方向發展的心理學體系。”

精神分析

包含如下三重涵義:

1、精神分析的第一重涵義是1890年由弗洛伊德及其追隨者創立和發展的一種治療神經症的方式。

關鍵性的概念包括

a:替代了催眠術的自由聯想;

b:替代了給與指導或建議的解析;

c:移情。

精神分析技術由指導和幫助患者自由聯想、解析聯想和在聯想中遇到的阻礙、解析他的感覺和對分析師的態度等構成。嚴格地說,運用弗洛伊德理論結合其他技術的心理治療不是精神分析,而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

2、精神分析的第二重涵義是一種解釋神經症的產生以及精神的發育過程的心理學理論。

關鍵性概念包括

a:潛意識概念——人們意識不到,但卻對人的行為發揮作用的心理活動;

b:阻抗的概念——透過運用防禦機制,抵抗潛意識的變為意識的過程;

c:移情概念——一個人與別人現在的關係受到他過去與別人的關係的影響,尤其是患者與治療師的關係,會再現患者與過去的親人的關係。

3、精神分析第三重涵義:廣義地講,所有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等及其追隨者的心理治療理論和方法都可以稱之為精神分析。

羅夏墨跡測驗

是由瑞士精神病學家羅夏於1921年編制的,是非常有代表性並在當今世界上廣為使用的投射測驗。它主要是透過觀察被試對一些標準化的墨跡圖形的自由反應,評估被試所投射出來的個性特徵。

該測驗最初製作時,是先在一張紙的中央滴一些墨汁,然後將紙對摺,用力擠壓,使墨汁向四面八方流動,形成兩邊對稱但形狀不定的墨跡圖形。該測驗由10張精心製作的墨跡圖構成,其中7張為水墨墨跡圖,3張為彩色墨跡圖。

測驗分為兩步:一是聯想階段,將10張圖片按順序逐一交給受試者,問其看到什麼,不限時間和回答數目,一直到沒有回答時再換另一張,同時作好記錄。二是詢問階段,看完10張圖後,再從頭對每一回答都詢問一遍,問其看到的是圖的整體還是部分,為什麼說像某物,作好記錄。兩個階段結束,測驗即告完成,再進行結果分析。羅夏測驗的記分系統與結果分析較複雜,一般需根據反應時間、回答的部位、回答的依據、聯想的內容等幾個主要指標來分析。如針對形態水準評價, 優秀水準是反應內容與墨跡像一致,明細化和組織化方面一般應優秀;良好水準是反應內容與墨跡像大體相符,無不適當的|細化和毫無道理的構成;不良水準是正確度和一致性降低;病i水準是形態的正確度和一致性喪失。羅夏測驗用於診斷,主要靠經驗,主觀性大,技術複雜,訓練要求高,費時間,難掌握,我國目前臨床使用較少。

人本主義心理學

1、強調人的的責任

2、強調“此時此刻”

3、從現象學角度看個體

4、強調人的成長

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在當代西方心理學中的一種革新運動。60年代初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會成立後,這一運動有較大發展,1971年在荷蘭舉行過國際會議,影響擴及歐洲和亞洲。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心理學應著重研究人的價值和人格發展,他們既反對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把意識經驗還原為基本驅力或防禦機制,又反對行為把意識看作是行為的副現象。關於人的價值問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大都同意柏拉圖和盧梭的理想主義觀點,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惡是環境影響下的派生現象,因而人是可以透過教育提高的,理想社會是可能的。在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論方面,他們繼承了19世紀末W。狄爾泰和M。韋特海默的傳統,主張正確對待心理學研究物件的特殊性,反對用原子物理學和動物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類心理,主張以整體論取代還原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作為一種運動是由許多具有類似觀點的心理學者共同發起的,主要有:人格心理學家G。W。奧爾波特、H。A。默裡、G。墨菲;新精神分析學家K。霍妮、E。弗羅姆;存在主義心理學家R。梅;機體論者K。戈爾德施泰因;發展心理學家C。比勒、J。F。布根塔;比較心理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A。H。馬斯洛;心理諮詢家和教育改革家C。R。羅傑斯等。其中馬斯洛、羅傑斯和梅是這一運動公認的領袖人物。

人本主義以至的興起有一個較長的醞釀過程。二三十年代美國人格心理學、新精神分析和機體論的研究是早期的理論準備。奧爾波特認為人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構成的統一體,每一成人都不同於他人而以他自身獨特的內在和諧方式對待世界,這一看法和排除意識經驗的行為主義理論直接對立。以人格理論為基礎,奧爾波特後來成為創立哈佛大學社會關係學系的關鍵人物,這為學院中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實驗心理學的分立創造了條件。默裡和墨菲這一時期也有重要的人格理論著作發表,他們把人格的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結合起來,為人本主義理論的發展打下了基礎。霍妮、弗羅姆不同意弗洛伊德誇大性因素的作用,把美國工業社會發展中引起的社會問題看作是導致精神障礙的社會因素,這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傳統精神分析的主要分歧之一。1939年戈爾德施泰因《機體論》的發表,被認為是該心理學的主要理論即自我實現論的基石,他第一次從機體潛能的發揮出發論述自我實現,用心理學的實證研究加強了這一本來是由哲學提出的概念。

第一批系統討論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作是在四五十年代陸續發表的,其中主要有:馬斯洛的《人類動機論》(1943)、《動機和人格》(1954);羅傑斯的《患者中心療法》(1951)、《論人的成長》(1961);及梅主編的《存在:精神病學和心理學中的新角度》(1959)。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和動機是一種層級結構,高階動機的出現有賴於低階需要的滿足。他並用比較心理學的資料論證,不論低階或高階的基本需要和動機都具有本能的或者說是類似本能的性質,即都有自發追求滿足的傾向,而高階的需要和動機如友愛、認知、審美和創造的滿足,即人的價值的實現或人性的自我實現。羅傑斯以心理治療和心理諮詢的經驗論證了人的內在建設性傾向,認為這種內在傾向雖然會受到環境條件的作用而發生障礙,但能透過醫師對患者的無條件關懷、移情理解和積極誘導使障礙消除而恢復心理健康。他並把這一理論用於教育改革,強調教育中建立師生親密關係和依靠學生自我指導能力的重要性。梅把歐洲存在主義心理學和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引入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人的處境雖然帶有悲劇的性質,但能透過勇氣的培養、焦慮的克服和自我的選擇趨向光明的未來。

80年代以來,人本主義運動進一步深化。其內部以馬斯洛和羅傑斯為一方的自我實現說和以梅及其他存在主義心理學家為另一方的自我選擇說,在馬斯洛逝世以後梅和羅傑斯關於人性問題開始了公開辯論,梅不同意羅傑斯關於惡是環境造成的說法,他認為惡和善都存在於人的本性中,都是人的潛能,不正視惡的問題對人本主義運動有很深的、有害的影響。

此外,代表人本主義心理學主流的自我實現理論也有不同的發展趨向。羅傑斯一派仍堅持以個體心理為中心的研究,但另一些人已開始研究超個人的心理學,探討個體意識如何超越自身而同廣闊的世界相融合。

最後是方法論的建設。馬斯洛曾提出,傳統的科學方法不足以解決人類心理的複雜問題,人本主義方法論不排除傳統的科學方法而是擴大科學研究的範圍,以解決過去一直排除在心理研究範圍之外的人類信念和價值問題。70年代末已出現一種以科學方法論加強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嘗試,代表人物是J。裡奇克,他認為人本主義重新把目的論引進心理學是以新的正規化取代舊的正規化,但必須以辯證方法和嚴密邏輯增強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科學性才能完成這一轉變。

認知心理學

是二十世紀50年代中期在西方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二十世紀70年代成為西方心理學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階心理過程,主要是認識過程,如注意、知覺、表象、記憶、思維和語言等。

以資訊加工觀點研究認知過程是現代認知心理學的主流,可以說認知心理學相當於資訊加工心理學。它將人看作是一個資訊加工的系統,認為認知就是資訊加工,包括感覺輸入的變換、簡約、加工、儲存和使用的全過程。按照這一觀點,認知可以分解為一系列階段,每個階段是一個對輸入的資訊進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單元,而反應則是這一系列階段和操作的產物。資訊加工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都以某種方式相互聯絡著。

特質流派

特質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奧爾伯特、卡特爾與艾森克。

奧爾伯特於1937年首次提出人格特質理論 ,他將人格分為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而個人特質又包括首要特質、中心特質和次要特質。共同特質是指在某一社會文化形態下,大多數人或群體所具有的共同特質。個人特質是個體身上獨有的特質,依照生活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分為首要特質即個體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質;第二是中心特質,即構成個體獨特性的幾個重要特質,一般每個人身上有5至10個;其三為次要特質,只是在特殊情況下才表現出來。

卡特爾認為人格基本結構的元素是特質。認為特質是人在不同時間和情境中都保持的一致性。他還認為人格特質是有層次的,第一層次是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第二層次是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表面特質是指外部表現能直接觀察到的行為或特徵,表面上看相似的行為有著不同的原因。根源特質是指具有相互關聯的特徵或行為以相同原因為基礎。例如:大學生考試作弊相同的表面特質後面有著及其不同的心理動因;而考前睡眠不好、考試緊張、體育測試雙腿發抖等都源於同樣的根源特質焦慮。1949年卡特爾用因素分析法篩選出16種人格根源特質,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恃強性,興奮性,有恆性,敢為性,敏感性,懷疑性,幻想性,世故性,憂慮性,求新性,獨立性,自律性,緊張性,被廣泛使用在人格測驗上。

表3-1 卡特爾的16種根源特質

人格因素

低分者特徵

高分者特徵

A

樂群性

緘默孤獨

樂群外向

B

聰慧性

遲鈍、知識面窄

聰慧、富有才識

C

情緒穩定性

情緒激動

情緒穩定

E

恃強性

謙遜順從

支配、攻擊

F

興奮性

嚴肅審慎

輕鬆興奮

G

有恆性

權宜敷衍

有恆負責

H

敢為性

畏怯退縮

冒險敢為

I

敏感性

理智、著重實際

敏感、感情用事

L

懷疑性

信賴隨和

懷疑剛愎

M

幻想性

現實、合乎成規

幻想、狂放不羈

N

世故性

坦白直率、天真

聰明能幹、世故

O

憂慮性

安詳沉著、有自信心

憂慮抑鬱、煩惱多端

Q1

激進性

保守、服從傳統

自由、批評激進

Q2

獨立性

依賴、隨群附眾

自立、當機立斷

Q3

自律性

矛盾衝突、不拘小節

知己知彼、自律嚴謹

Q4

緊張性

心平氣和

緊張困擾

溫斯坦自我教育課程模式

溫斯坦於1983年提出了一套自教育的課程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探索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透過一套系統的課程計劃來訓練學生,幫助他們加深對自己以及自己與他人、自己與世界的關係,掌握有關認識自我與決策的知識、技能與態度,發展他們自我的獨特性,增強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與意識。自我教育的課程計劃要依據個人自我探索的心理過程來設計,課程設計的關鍵是教師要精心設計一些問題情境,讓學生面臨現實或假想的問題情境,以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自我探索過程,並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主題統覺測驗

主題統覺測驗(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H。A。默裡於1935年為性格研究而編制的一種測量工具。簡稱TAT。其方法屬於投射技術。全套測驗共有30張比較模糊的人物圖片,其中有些是分別用於男人、女人、男孩和女孩的,有些是共用的。測驗時讓被試根據圖片內容按一定要求講一個故事。被試在講故事時會將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圖畫中的主人公身上。默裡提出的方法是要從故事中分析一系列的“需要”和“壓力”。他認為,需要可派生出壓力,而且正是由於需要與壓力控制著人的行為,影響了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因此,透過主題統覺測驗,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人格特點。臨床醫學家還用這種測驗結果進行病理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