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立體聲”,它產生的原理是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攝影
  • 2022-06-20

什麼是“立體聲”,它產生的原理是什麼?BLACKPINK_羅捷 2019-10-31

立體聲是指具有立體感的聲音。

它是一個幾何概念,指在三維空間中佔有位置的事物。因為聲源有確定的空間位置,聲音有確定的方向來源,人們的聽覺有辨別聲源方位的能力。

特別是有多個聲源同時發聲時,人們可以憑聽覺感知各個聲源在空間的位置分佈狀況。從這個意義上講,自然界所發出的一切聲音都是立體聲。如雷聲、火車聲、槍炮聲、風聲、雨聲等等……

當人們直接聽到這些立體空間中的聲音時,除了能感受到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色外,還能感受到它們的方位和層次。這種人們直接聽到的具有方位層次等空間分佈特性的聲音,稱為自然界中的立體聲。

立體聲源於雙聲道的原理,立體聲不算和雙聲道一個概念,但是因果關係。

什麼是“立體聲”,它產生的原理是什麼?

擴充套件資料:

組成成分:

直達聲:

直達聲是指直接傳播到聽眾左右耳的聲音。

反射聲:

它是指從室內表面上經過初次反射後,到達聽眾耳際的聲音,約比直達聲晚十幾到幾十毫秒。

混響聲:

它是指聲音在廳堂內經過各個邊介面和障礙物多次無規則的反射後,形成漫無方向、瀰漫整個空間的嫋嫋餘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立體聲

什麼是“立體聲”,它產生的原理是什麼?老巫婆你送後 2019-10-31

立體聲,就是指具有立體感的聲音。自然界發出的聲音是立體聲,但如果我們把這些立體聲經記錄、放大等處理後而重放時,所有的聲音都從一個揚聲器放出來,這種重放聲(與原聲源相比)就不是立體的了。

立體聲源於雙聲道的原理,立體聲不算和雙聲道一個概念,但是因果關係。

什麼是“立體聲”,它產生的原理是什麼?

擴充套件資料:

立體聲錄音技術誕生於 1931 年,發明者是英國電氣工程師艾倫·布魯姆萊茵(Alan Blumlein,1903~1942)。

人們很早就學會利用簡單的揚聲器來完成聲音的再現,早期的揚聲器功能比較簡陋,它所再現的聲音根本談不上逼真,無法給聽眾以身臨其境的感受。隨著能夠實現電子錄音和回放的裝置的出現,人們對於完美聲音再現的追求也上升到新的高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立體聲

什麼是“立體聲”,它產生的原理是什麼?匿名使用者 推薦於2017-05-30

傳聲器的立體聲原理

人類對立體聲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了。立體聲音響給人們帶來聲音美的享受,這是單聲道音響無法比擬的。立體聲技術發展如此快並被人們認可是它給聽音人以臨場感、真實感,其主要原因是兩隻揚聲器輻射的聲音塑造了聲源方位,即立體聲。

人耳對聲源方位的判斷

人的聽覺不僅涉及聽覺器官本身,還涉及視覺,甚至觸覺等生理、物理、心理等綜合因素。我們主要從聽覺角度討論。

人耳除了聲音有響度、音調、音色的主觀感覺外,還有對聲源的空間印象感覺,即對聲源的定位能力。

人有雙耳,雙耳之間有一定的距離(約17cm),若一點聲源偏離聽音人前方主軸方向,到達兩耳的聲音就會產生差別,聽覺系統根絕這些差別就可以判斷出聲源的方位,這一理論是“雙耳效應”理論。雙耳效應理論認為:人耳對聲源方位的判斷能力是根據由於雙耳距離差引起的以下四個物理因素產生的:

1。聲音到達雙耳間的時間差

2。聲音到達雙耳間的強度差

3。聲音低頻分量由於時間差產生的相位差。

4。由於人頭對高頻分量的遮蔽作用產生的音色差。

時間差反映聲音到達雙耳先後造成的相對時間差異,強度差則反映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由於距離造成的衰減差異,這些都是很好理解的。相位差和時間差是密切相關的,也可以說是時間差派生出了相位差。低頻聲音的波長很長,在常溫中20kHz的波長是17cm,200Hz是1。7m,因而在時間差產生的相位差在一定數量值內,可以作為判斷聲源方位的資訊。而高頻聲音的波長短,例如10kHz是3。4cm,20kHz是1。7cm,時間差會產生很大的相位差,甚至超過360度,即開始另一個波長,所以相位差作為判斷聲音方位的資訊已經無任何價值,以為已經無法分辨相位是超前還是滯後,因而被稱為“混亂的相位差” 資訊。所以,時間差對幫助判斷各個頻率的聲音方位都起作用,而相位差只對低頻聲音起作用。

揚聲器立體聲重放系統

在揚聲器立體聲重放系統中,聽音人聽到的是與單聲道重放差異較大的聲音,是十分複雜的聲音疊加,當然,也給立體聲研究提出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聽覺的聲像和聲像的位置。

聽音人在一定條件下(兩揚聲器的訊號完全一致)感覺不到兩個聲源的存在,而是感覺好象在兩個揚聲器之間有一個空間點在發聲。這個發聲點就是聲像,因為這個點實際不存在,所以也稱幻象聲像,或虛聲像。幻象聲像的產生是人們成功地利用了“雙耳效應”的理論。正是由於幻象聲像的存在才使聽音人能夠在聽音活動過程中感受到聲音方位的變化,使再現聲音的方位資訊成為可能。“雙耳效應”理論是立體聲理論的基礎。當然,聽音人再立體聲重放系統中的聽音與在自然狀態下聽音是不同的。

在立體聲重放系統中若在一定範圍內調整兩揚聲器間訊號的時間差或強度差,聲像就會從兩揚聲器連現的中心點沿著這條連線向其中一隻揚聲器便宜,並定位在某一點上。這個現象就是立體聲重放的基礎。某一聲像的定位是兩隻揚聲器發出的兩個聲音重疊後到達聽音人雙耳的結果。也就是說,聽音人的每一隻耳朵聽到的聲音都包含來自兩隻揚聲器的聲音。

使用揚聲器系統做立體聲重放時需要有三個前提條件:

1。來自兩隻揚聲器的聲音訊號不應該含有反相成分(反相訊號將遊歷到兩揚聲器連線以外,是無法定位的“漂移”聲音)

2。兩揚聲器通道間的時間差、強度差資訊應保持在一定的量值範圍內。

3。聽音人應處於揚聲器立體聲重放系統的一定範圍內,即處於立體聲聽音範圍內。

時間差的聲像定位

我們知道,在揚聲器立體聲重放系統中,若兩揚聲器的訊號一致,即不存在任何差別的情況下,聲像定位在兩揚聲器連線的中點C上。若兩隻揚聲器間的訊號存在時間差資訊,即一隻揚聲器相對另一隻揚聲器的聲音滯後,聲像就會從C點沿兩揚聲器連線向聲音未延遲的揚聲器方向偏移。時間差用△t表示。△t值越大,聲像偏移越大。實驗證明,當△t=1。5ms時,聲像定位在未延遲的揚聲器上。

著名的“哈斯效應”(HaasEffect)理論認為:當△t在3—30ms之間稱“第一波前臨界值”,聲音聽起來來自未延遲的揚聲器,另一個揚聲器聲音的存在不明顯。當△t在30—90ms時,便聽到來自延時的揚聲器的聲音,聽到兩個明顯的聲源。在揚聲器立體聲重放系統中,當△t=1。5ms 時,即可滿足在揚聲器一側的聲像定位,即聲像停留在揚聲器的位置上。根據“哈斯效應理論,△t在1。5ms以上繼續增加,聲像也只停留在聲音未延遲的那一個揚聲器上,所以說,就聲像在揚聲器連線上定位而言,大於1。5ms的△t值無意義。

強度差的聲像定位

理解了時間差的聲像定位,就會很好理解強度差聲像定位。當兩揚聲器的聲音訊號不存在時間差,只存在強度差時,聲像也會產生偏移,強度差用△L表示。當△L=0時,聲像定位在兩揚聲器連線的中點C上,隨著△L的增加,聲像向強度高的揚聲器方向偏移。當△L在15—25dB之間,聲像就定位在強度高的那一隻揚聲器上。在實踐中,一般採用△L=18dB作為滿足聲像定位在揚聲器一側的強度差值。

△L中的L是英語Level的字頭,強度差也可以用△P表示的,P是德語Pagel的字頭。強度差所定義的兩個訊號之間的差別在錄音工程中它是有兩個含義,一個是指揚聲器中兩個訊號之間的強度差,也稱聲級差;另一個指電路中電訊號強度的差,也稱電平差,他們都用dB表示。對這兩種強度差訊號之間異同的區分是必要的。聲級差總是與聲音的頻率相關,比較複雜一些。而在立體聲重放中立體聲重放中電平差同頻率的關係不大,也就是說聲音訊率在揚聲器立體聲重放系統中對聲像定位的影響不大。

時間/強度差對聲像定位的共同作用

在立體聲拾音中,由於傳聲器的設定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拾音方法。有些拾音方法拾取聲道間的時間差,有些拾取聲道間的強度差,還有一些拾音方法既拾取聲道間的時間差,也拾取強度差,用這種拾音方法拾取的聲音訊號在立體聲重放中時間差和強度差共同完成聲像定位。就聲像定位而言,時間差和強度差具有同樣的意義,聲像的偏移比時間差和強度差單獨的總用大,是二者的疊加。

耳機立體聲重放

使用揚聲器做立體聲重放在錄音和聽音活動中處於主導地位,但在有些場合使用耳機做立體聲重放還是具有一定的優點。尤其是從20世紀70年代開發的人頭立體聲拾音技術,要求必須使用耳機做立體聲重放。

用耳機做立體聲重放的優點:

1。耳機價格相對揚聲器便宜很多,用很小的開支,就可得到同揚聲器相同甚至更好的頻寬和更高的聲壓。

2。使用耳機聽音突出的優點是聽音房間的聲學特性對聽音沒有影響,這一點對有些聽音房間存在聲學缺陷或當聽音者聽音房間不熟悉、不適應時尤為重要。

3。耳機具有對噪聲和雜音比揚聲器更高的解析度,在同樣的電平情況下,耳機可比揚聲器提高10dB的雜音電平。比如數字錄音中的糾錯雜音,用耳機就很容易鑑別出來。這一點對錄音師無疑是有益的。

4。另外,使用耳機重放不受聽音人位置的限制,無論有多少人需要同時使用耳機聽音,所有聽音人都可聽到完全同樣的音響。所以,許多聽音試驗都是用耳機監聽。

使用耳機聽音的缺點是隨著人頭的擺動,聽音人感覺的聲像也在擺動,人們往往不習慣這種在自然聽音狀態下不可能出現的結果,使聽音人感到聲音不自然。

使用耳機聽音與使用揚聲器聽音的最大區別,也是使用耳機聽音最大的特點是“頭中定位”現象。人在自然界裡聽音時,聲像定位是在聽音人人頭外完成的,揚聲器立體聲重放的聽音也是這種情況。在某些條件下,聲像也可在人頭中定位,這個前提就是用耳機做立體聲重放。在使用耳機立體聲重放時,聲像的定位在聽音人雙耳連線上完成。這種聲像定位稱作“頭中定位”,也稱作“側”定位(Lateralisation)。頭中定位在直線上的聲像位置是前後“漂移” 的,不確定的。

什麼是“立體聲”,它產生的原理是什麼?yuybenxi 2015-04-02

聲音傳播是存在一定速度的,人的兩個耳朵存在著有一定的距離,所以同一聲音傳到兩個耳朵的時間就會有先有後,爾我們就是透過這一點點的時間差判斷出聲音的大概位置,這也許是人的一種本能吧,然而音樂製作者為了使音樂能以立體聲形式在各種媒體上呈現給大家,在錄製音樂時使用2組拾音裝置,也就是麥克風,放在不同位置進行錄音,就是左右聲道(實際上是2組音樂),左右聲道本身就有時間差,爾這時間差不是固定的,依照現場環境形成的比較擬真的效果,我們分別將2組音樂聽到左右耳就形成立體聲,體現立體聲至少是雙聲道,單聲道是不會有立體聲效果的。

同理立體電影也是由2組攝像裝置模擬人雙眼角度差形成2種不同的影像,把2組影像用特殊光源在一個螢幕上播放,再用2個特製眼鏡片分別濾掉一組,使人們看到立體效果,立體畫也是一樣道理,只是呈現形式不而已。

以上只是本人自己分析的,沒有任何依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