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視覺文化?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攝影
  • 2022-08-07

關於視覺文化?匿名使用者 2014-02-24

一 視覺文化的特點——是繼文化研究、怪異理論和美國黑人研究之後產生的。已經從一個對從事藝術史、電影和媒體研究、社會學及其他視覺研究者有用的術語,變成了一個時髦的、也許有爭議的研究交叉科學的新方法。可視性之所以被看重,是因為當今人類的經驗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視覺化和具象化了。在許多方面,工業化的和後工業社會中的人們如今就生活在視覺文化中,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可以將當下與過去區分開來。通俗報業一直關注著電影界的數字影象、後成像術的出現和醫學成像術的發展,更不用說對網際網路無休止的評論熱潮了。這種被廣泛認可的視覺的全球化,要求新的解釋手段。同時,為了說明“視覺轉向”,這種向後現代狀況的轉變也要求對現代主義和現代性重新做出歷史性闡釋。

當然,後現代主義不單單是一種視覺經驗。在阿爾讓·阿帕都萊(Arjun Appadurai)所稱之為“複雜、重疊、破碎”的後現代主義社會中,是不能期待整齊劃一的。過去時代中也沒有這種整齊劃一,不管你是看哈貝馬斯讚譽的18世紀咖啡屋公共文化,還是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描繪的19世紀報紙和出版業的印刷資本主義。正如這些著者無視其他更大範圍的選擇,只突出一個時代的某一特徵作為分析手段一樣,視覺文化是一種策略,用它來研究後現代日常生活的譜系、定義和作用。我們稱之為分離的、破碎的後現代主義文化最好從視覺上加以想象和理解,就好像它在19世紀經典地呈現在報紙與小說中一樣。

西方文化一直把口語詞看做智性活動的最高形式,而把視覺表象看做觀念闡釋的次等形式。而目前視覺文化作為一個研究課題的出現,發展了W。J。T。米歇爾所說的“影象理論”,並向傳統的言語霸權提出了挑戰。根據這一理論,今天的西方哲學和科學對世界的理解,靠的是影象模式而不是文字模式。這對那種把世界看成書面文字的觀念提出了重大挑戰。那一觀念是從諸如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這類基於語言學的運動以來就統治著知識界的討論。在米歇爾看來,影象理論源自:

這樣一種認識,即觀看(看,凝視,瞥一眼,檢視,監視和視覺快樂)或許與各種形式的閱讀(破譯、解碼、翻譯等)一樣,是個很深刻的問題。“視覺經驗”或“視覺教養”用文字模式是不可能得到全面解釋的。

二 視覺文化的基本內容

1、視覺文化傳播,特指文化傳播的發展正出現這樣的趨勢:文化脫離以語言為中心的理性主義形態,日益轉向以形象為中心,特別是影像為中心的感性主義形態。視覺文化傳播(Visual Culture Communication),是指經由形象媒介,特別是影像媒介實施傳播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傳播形態。視覺文化傳播不但標誌著一種文化形態和傳播方式的轉變和形成,而且還意味著人類思維正規化的一種轉換。

2、視覺文化傳播不但是一種新的文化形態,而且是一種重要的產業形態。馬克思主義的符號政治經濟學理論的逐步興起,注重考察晚期資本主義的“後福特主義”生產方式(對貨幣資本、商品、生產工具和勞動力等因素的國際流動考察),其間,對視覺文化傳播消費方式和形態的研究,已處於這一研究領域的重要地位。

3、基於以上的理論正規化,視覺文化研究將形成這樣一種觀念:當代社會生產的物件,已不再僅僅限於那些純粹物質性的產品,當今的社會正在越來越多地生產“視覺符號產品”。視覺符號產品有兩種型別,一是具有某種認知內容的,後工業的資訊的商品;二是帶有審美內容的,後現代商品。對這些“視覺符號產品”生產、流通與消費的研究,構成了視覺文化研究的新課題。

4、在語言為中心的文化形態中,佔據主導地位的是語言符號的生產、流通和消費,而在形象為中心的視覺文化形態中,佔據重要地位(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其影響上)是視覺符號的生產、流通和消費。其間,影視視覺符號的生產、流通和消費已成為世界範圍內十分巨大的產業形態。

關於視覺文化?不爛的香蕉 2021-03-07

推薦大家看書籍《視覺文化》,裡查德·豪厄爾斯的書。

關於視覺文化?匿名使用者 2014-02-24

現代對現實的解構不是在先鋒派的工作室裡,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正如情境主義者從報紙上收集那些貌似常態但卻稀奇古怪的事情一樣,我們也能借助大眾視覺媒體看到日常生活現實的大崩潰。

關於視覺文化?匿名使用者 2014-02-24

以影象符號為構成元素、以視知覺可以感知的樣式為外在表現形態的文化統稱為視覺文化。

關於視覺文化?人逐夢 推薦於2017-09-30

視覺文化的最顯著特點之一是把本身非視覺性的東西視像化。正如通常所說,視覺文化研究的是現代文化和後現代文化為何如此強調視覺形式表現經驗,而並非短視地只強調視覺而排除其他一切感覺。首先引起人們注意這種發展的是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他稱之為世界影象的興起(出現)。他指出:

世界影象……並非意指一幅關於世界的影象,而是指世界被構想和把握為影象了……世界影象並非從一個以前的中世紀的世界影象演變為一個現代的世界影象;不如說,根本上世界變成影象,這樣一回事情標誌著現代之本質。

視覺文化不依賴影象,而是依賴對存在的影象化或視覺化這一現代趨勢。這種視像化使得現代與古代和中世紀判然有別,在那時,世界被理解為一部書。更重要的是,人們當時不把影象看成是再現,亦即模仿一個物體的人造物,而把它看成與那個物體密切相關的東西,甚至是和那物體同一的東西。對拜占庭教堂而言,一幅聖像就是它所再現的聖徒。許多中世紀的聖者遺物和聖骨箱,由於它們是聖徒或神體的一部分而具有神力。在義大利消防人員冒險搶救都靈的施魯德教堂時,這些聖像的神力得以顯示,據說那裡的聖像上留有基督面部的印記。視覺文化的一個主要任務是分析這些複雜的影象是如何匯聚在一起的。這些影象並非源於一種媒介或產生於某一個學術界明確劃分的地方。視覺文化把我們的注意力引離結構完善的、正式的觀看場所,如影院和藝術畫廊,而引向日常生活中視覺經驗的中心。關於看和看的狀態的不同觀念,在所有的視覺亞學科之間及其內部頗為盛行。當然,這種做法對於區分是有意義的。我們的態度因具體情況而有所變化,諸如我們是去看電影、在家看電視,還是去參觀美術展覽有所不同。然而,我們的絕大多數視覺經驗並不是產生於這些正式的、有結構的觀看時刻。正如伊雷特·羅戈夫(Irit Rogoff)在她的論文中指出的:我們留意到的一幅畫可能出自於一本書的護封或一則廣告中;看電視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觀看者的個人行為;我們可以像在傳統的電影院裡看電影一樣,從錄影帶、飛機或有線電視上看到電影。正像文化研究已尋求瞭解人們在大眾文化消費中創造意義的諸種方式一樣,視覺文化首先研究人們日常生活的視覺經驗,包括生活快照、盒式錄影機,甚至於風靡一時的藝術展覽。

視覺文化必定是一個歷史學科,它建立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之上,即視覺形象不是穩定不變的,在現代性的特殊時刻,它改變著與外界現實的關係。正如哲學家利奧塔曾論述過的:“現代性,無論出現於何地,都離不開信仰的崩潰,離不開在現實世界中對現實匱乏的發現——這一發現是與其他現實事物的介入相關聯的”。當一種表徵現實的方式失去根基時,另一種方式會在它消失之前取而代之。古代政體(1650?1820)形象的形式邏輯最初讓位於現代社會(1800?1975)照片的辯證邏輯。傳統形象服從它自身的規則,該規則與外部世界無關。例如,透視法是依賴觀看主體用一隻眼睛、從某一點仔細觀察形象。儘管沒有人真的這樣做,但這一形象具有內在的連貫性,因而是可信的。當透視法宣稱的所謂“對現實最準確的再現失去了基礎時,電影和攝影就創造一種全新的、與現實的直接聯絡,以至於我們樂於承認從形象看到的是“真實”。一張照片所顯示的某物必定是攝影機鏡頭前某一點確實存在過的。這一形象是辯證的,因為它把觀看者與其所再現的過去時空的某一瞬間聯絡了起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