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光法是什麼?

  • 作者:由 ﹏So、染月╮ 發表于 攝影
  • 2022-08-18

可見光法是什麼?妙吉祥2009.06.28 回答

可見光(英文為visible light)是電磁波譜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見光譜沒有精確的範圍;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電磁波的波長在400到700奈米之間,但還有一些人能夠感知到波長大約在380到780奈米之間的電磁波。正常視力的人眼對波長約為555奈米的電磁波最為敏感,這種電磁波處於光學頻譜的綠光區域(參看條目:發光度函式)。

可見光源

早期對光譜的2種解說來自於艾薩克·牛頓的光學和哥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色彩學。 牛頓首先在1671 年在他的光學試驗的說明中使用了光譜這個字(在拉丁文中代表外觀、顯象)。牛頓觀察到一束陽光以一個角度射入玻璃稜鏡,部份會被反射, 部份則穿透玻璃,並呈現出不同的色帶。牛頓假定陽光是由不同顏色的小粒子組成,而這些不同顏色在穿透物質時,前進速度不同。而紅光的速度快於紫光,而導致了在穿過稜鏡後紅光的偏折(折射)較紫光為小,產生各色的光譜。

牛頓把光譜分成7 種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上述順序在學童兒歌中就讓大家牢記了)。他依古希臘哲學家的想法,選這7種顏色,並和音符、大陽系的行星、和一週的天數連結。正因此之故,一些專家如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等都曾建議靛色不應被視為顏色,它只是藍和紫的濃淡不同的區間而已。 哥德聲稱連續光譜是個複合現象。和牛頓則認為僅限可見光光譜是個單獨現象,哥德觀察到了更廣泛的部份,他發現到了沒有光譜的區間如紅黃邊界和綠藍邊界是白的,原來在邊界區會有色光重疊的現象。 至此大眾接受了光是由光子組合成的(添某些時候光有波的特性、其他時間則是粒子的特性,參閱波-粒子雙重特性),所有光在真空中是定速(光速),而光在其他物質中的速度都較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為低。這個比例就是該物質的折射率。在某些已知的物質(非色散物質)中不同頻率的光行進速度並無差別,但其他物質中,不同頻率的光有不同的行進速度:玻璃就屬於這種物質,所以玻璃稜鏡能把白光進行分光。自然界的虹就是個藉由折射看到光譜的理想例子。

綠 495–570 nm

黃 570–590 nm

橙 590–620 nm

紅 620–750 nm

我們所熟知的彩虹般的光譜譜包括了所有單一波長的可見光,也就是純粹的單色光。 儘管是連續光譜,相鄰兩色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上述所列的波長區間是常用的近似值。[3]

對可見光譜的解釋

研究物體放射的光譜的科學叫光譜學。其重要應用之一就是在天文學上,因為光譜學是分析遠距離物體性質的基礎。常見的天文光譜學應用到高折射率、極高解析度的光譜分析。如氦就是在太陽光譜中首先發現到的元素;星球中化學元素可由其放射光譜或吸收光譜來判讀;另外用到譜線的紅移和藍移可以量測星球的距離及其快速移動物體的速度。首次發現太陽系外行星即是以可分析到每秒數公尺的放射速度差異技術,分析其穿過重力場影響的兩種偏移,繪出行星的模擬路徑。

電腦光譜:由三個紅、綠和藍條來顯示三原色在不同混合比率時呈現出的光譜。 由電腦依各種比率交叉混合紅、綠和藍色組成的一個光譜。在此圖中,紅色、綠色和藍色的長條中顯示的是上方光中所含的成份。

光譜學

可見光: 紅 | 橙 | 黃 | 綠 | 藍 | 靛 | 紫

物理

光學

可見光法是什麼?好友滿了2009.07.10 回答

可見光法是保護每個人享受陽光的權利,現實中比較多的是可用於解決房屋遮光的紛糾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