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也是一種美 論據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攝影
  • 2022-11-04

殘缺也是一種美 論據匿名使用者2009.03.06 回答

殘缺有美有不美,美的如上所說,不美的,如圓明園,它或許更多地是一種心情、心理上的缺憾吧。從這裡也可知道,欣賞殘缺美你得知道缺了什麼,不知道缺了什麼很難覺得作品美。就像一位書法家看到敦煌殘紙,它會想像出一筆一畫的動勢,普通人則只當是殘字而已;一個不瞭解中國文化審美的人看到圓明園,他只能看到一堆瓦礫,美從何來?而熟悉中國文化審美的人看時則可填補出所缺的東西,瞭解這一段慘痛歷史的有愛國心的中國人看圓明園,當又是另一種心情。這不知算不逄殘缺美,但說是殘缺的力量應該不過分。

殘缺與美的關聯使人們很自然的想到斷臂維納斯。儘管維納斯是殘缺的,斷了一隻手臂,仍凝聚了人體形象美的魅力,“人體由於力,或者由於它的美,可以喚起種種不同的意象”。它即表現出了對健康、勻稱、和諧充滿活力的形象美的嚮往和歌頌,又表現出對人的生命,以及對生命的熱愛和對人類的熱愛。殘缺的維納斯畢竟是令人遺憾的,藝術家們試圖讓其完美無缺,續接的手臂或舉或抬,或屈或展,或空或實,諸多方案均不理想,最終放異至善至美的舉動,保留了維納斯的殘缺——人們發現殘缺本身也是一種美。

我們總是以為,已經得到的東西便是屬於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覺得蒙受了損失。其實一切皆變,沒有一樣東西能被真正擁有,得到的一切終將在一天悉數交出。不如在一生中,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欣賞殘缺的樂趣。因為,殘缺也是一種美。小時候的邰麗華是不幸的,由於一場重病而變成了聾啞人。但他不甘就這樣沉淪下去,節目《千手觀音》的順利播出使她從內心的低谷攀登到了藝術的顛峰,用自己殘缺的身體敘寫了美麗動人的藝術人生。

好萊塢巨片《泰坦尼克號》所展示的羅斯&瑪麗之間的愛情故事震憾了全球億萬觀眾的心——雖然結局帶著慘烈悲壯的色彩。善良的觀眾是多麼希望羅斯與瑪麗能夠結為秦晉之好,誰又不想呢?但是假如我們用客觀、冷靜的心態作一番分析,不難發現:無論是文化層次、價值觀念,或是社會地位、處世準則…羅、瑪二人相差懸殊。結合對他們而言未必就意味著一生的幸福。而電影大師們卻巧妙地利用了人類史上的一次悲壯海難——泰坦尼克號沉沒事件迴避了這一問題,製造了一場感人肺腑的生死別離:死去的人(傑克)為了愛情獻出了年青的生命,帶著對戀人的深深祝福步入天堂;活著的人(羅斯)帶著祝福與這段珍貴的回憶珍惜著生命的每分每秒,此時的她對人生的態度、生命的真諦的認識與理解已然有了質的飛躍——誰能忘記影片中,在耄耋之年,她依然在心海中追憶那串永放光芒的珍珠項鍊、回味那段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時的閃亮目光和幸福神態呢?如此看來,福兮,禍兮,又豈在一朝一夕?要知道,殘缺也是一種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