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園插花特點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攝影
  • 2022-12-13

拙政園插花特點158*****602 2022-12-08

園林專業必看——拙政園藝術特色分析

左言風景

風景園林研究生

來自專欄左言風景

原文連結

https://mp。weixin。qq。com/s/keNSsXdHVlSbjYZMt0L1Mg

興造歷史

拙政園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但那時,拙政園僅僅是詩人陸龜蒙的宅園。

元代,拙政園被改建為大宏寺。

明弘治年間,進士王獻臣官場失意,退而歸隱到蘇州,聘請當時著名的畫家文徵明幫自己設計了一張園林藍圖。歷經十六年,園子得以竣工。

拙政園建成不久,王獻臣便去世了。他的兒子再一次賭博中,把園子輸給了一個徐姓人士。

在餘後的四百年中,拙政園屢換主人。

最悲慘的時候,曾被分為三個部分。他們有時是私家園林,有時成為地方官辦公地,有時又變為民居。直到20世紀50年代,三個分割的園區才合併為一園,恢復舊名拙政園。

但東部的“歸田園居”早已荒廢,即便重修改造,如今只剩下現代的草坪景觀,也難以領略當年風采了。故本文針對全園的分析,將不囊括東部景觀。

相地佈局

《園冶》指出:“ 相地合宜,構園得體。”

從中可以看出,相地是建造園林首要考慮的因素。

拙政園選址在蘇州城東北隅,儘管姑蘇城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是最適合園林興建的城市。但選址仍算作“相地”中的“城市地”:“市井不可園也,如園之,必向幽偏可駐,林雖近俗,門掩無譁”。雖為最次等之地,但“稍加浚治,環以林木”,將市井之氣圍擋,將自然之氣疏通,原本不適合造園的城市地便成了既方便又幽靜的“城市山林地”。

再配合著古城的粉牆黛瓦,雖沒有遠山之景,但也有人文之風趣。拙政園的性格便一如這城中山林之地了。

大多數的江南私家園林都小家碧玉一般,蜷縮在城市或鄉野之間。大小不過一汪池水、幾棟宅子、幾座假山罷了。而拙政園佔地72畝,雖不似皇家園林獨佔一方,在如今也比得上中型公園了。

中部的拙政園,水體約佔面積的五分之三。水面廣,故建築物大多臨水,借水賞景,因水成景。

南北向,腰門、黃石假山、遠香堂、雪香雲蔚亭形成了一條中軸線,但僅僅是構圖上的中心感,遠沒有皇家園林莊嚴、對稱的觀感。

北面的主景區是以大水面為中心而形成的一個開闊的山水環境,東西深遠,保留了一部分宋、明簡遠、疏朗、雅緻、天然的遺風。總體上,也符合私家園林“南宅北園”的佈局。

相比之下,西部的補園水面曲折狹長,呈曲尺形。節奏相對緊湊,更注重細節景點的佈局,更有清朝私家園林精緻的風格。

設計手法

講完了拙政園的歷史和相體佈局,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園內的設計手法。

一、障景‍

障景:障景是中國古典園林非常常見的造園手法之一。指的是遮住破壞景觀的事物或者暫時遮住應當馬上出現的事物。

拙政園構圖上有一條軸線,從古園門進入,到達遠香堂,進入景區中央。

軸線常常會帶給人整齊、人為的感覺,而為了削弱軸線對園林氛圍的影響,拙政園在腰門以後堆疊了黃石假山,遮擋遠香堂。避免了進門對園內景色的暴露。

小編猜想如今的園林管理者一定也是有情趣的人。因為遊覽原因,老園門已經很難對遊客開放了,但更進一層的腰門卻開啟,即便喪失了交通功能我們依然能邁步進去,體驗開門見山的感覺。

二、對景‍

對景:依照阿左的理解,對景是指兩個觀賞點可以相對而望,互相成景的意思。而拙政園的景大多濱水而建,池中又有兩山增加觀景高度,十分容易形成對景。小編在這裡選取三處對景之處,窺探一番。(以下兩兩景點圖片均是相對關係)

1。遠香堂與雪香雲蔚亭

對景最宜在中軸線設定,可以突出主景物,強化軸線。

2。與誰同坐軒與別用洞天

“清風明月,與誰同坐?”一水一廊一佛龕,時而空闊,時而紛擾;景因人成,人因景變。

記得本科園林史的老師說,冬季樹枝凋零,與誰同坐軒後的浮翠閣就會顯現,一定的角度看,會有奇妙的構圖感。夏季遊覽,只能隱約看見浮翠閣屋簷,難以領略美景。

(在上圖的與誰同坐軒後面是浮翠閣~大樹長得太高導致浮翠閣被擋住了,大概能看見輪廓)

3。小滄浪、小飛虹

每當微風拂過,水波四起,小滄浪就好像長船一樣,隨波而動,滄浪而起。

小飛虹的硃紅欄杆倒影水中,猶如彩虹潛游。

二者不僅景色相對,更是寓意相同。

三、借景‍

借景:是在視力所及的範圍內,將好的景色組織到園林視線中的手法。拙政園的借景很簡單,但十分出色。遠借了城西北寺塔的景色。

拙政園本就東西狹長,再加上水面駁岸全都東西排列,拉長了透視角度,遠處看,彷彿拙政園盡頭能到北寺塔腳下一樣。

據說蘇州城為了保留這一特色景觀,要求城區內所有建築不能高過北寺塔,並留出了景觀視廊。這也使得這百年盛景得以傳承至今。

四、框景‍

框景:框景的具體解釋和分類在《寄暢園設計手法分析》中已經提到,想了解的朋友可以點選文末連線跳轉觀看。

拙政園的框景,不僅有景,還有境。

1。遠香堂門框取景

“遠香堂”三個字取自《愛蓮說》“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園主為了欣賞三面的荷花,設四面落地長窗,環顧猶如欣賞長幅畫卷。正對的門框,將遠山雪香雲蔚亭的景色飽覽,小亭屹立,磊石玲瓏,林木蒼翠,賞心悅目。

(在這裡小編十分想跟拙政園的園區管理處提個意見。雪香雲蔚亭南側的梅花樹長得太過蒼翠,要記得及時修剪。)

2。別有洞天

別有洞天為中園西園連線處的一個半亭。門洞牆壁加厚,如小孔呈現般呈現中園水景。對框而看,荷風四面亭挑出半身,“半間一廣,自然雅稱”,引人駐足觀賞。

但據瞭解,別用洞天還有一個目的是對景觀賞對岸的梧竹幽居,可惜東山的垂柳再次擋住了視線。小編只能說,改年冬天再來一次,不看植物,專門欣賞拙政園的設計手法。

借景自然

借自然之景創造園中景觀,在蘇州園林中有許多精彩的創意和構思。拙政園幾乎把這種構思發揮到了極致。

風:

在描寫清風明月的景色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拙政園的“與誰同坐軒”。

小軒築於拙政園西園水中小島的東南角, 東南朝向,面對“別有洞天” 月洞門,背襯蔥翠小山,前臨碧波清池,環境十分幽美。

建築平面採用摺扇形,背牆窗景和室內石桌,亦用摺扇形狀,給人一種小扇自生風的感覺,帶著一絲絲涼意。小亭的題名“ 與誰同坐軒” 頗有新意和特色,很容易引起猜測和遐想。

當星空夜月,水映月影,清風徐來,竹影婆娑時,品味蘇軾“ 與誰同坐?清風明月我”詩意,就能領悟到以明月清風為知音的意境內涵和超塵脫俗的高雅品格。

恬靜幽寂的園林空間,展現的是風、月、人之間的和諧,達到了自然與人格美的統一。

雨:

雨作為最普通的自然景觀,一直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追捧。雨能同時激發人的視覺和聽覺,“天街小雨潤如酥”“夜闌臥聽風吹雨”“多少樓臺煙雨中”等等。古往今來,雨帶給人無限的思緒與遐想,也成為了無數園林借用的景觀。

拙政園聽雨軒,為典型的“ 夜雨芭蕉” 景觀。

軒前一泓清水,邊植芭蕉翠竹,軒後數叢蕉葉。無論春夏秋冬,雨點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聽雨人的心態各異,就能聽到各種情趣的雨聲,境界絕妙,別有韻味。“ 芭蕉葉上瀟瀟雨,夢裡猶聞碎玉聲”,聲色兼備。

雪:

拙政園雪香雲蔚亭,建在湖中的小島上。是主廳遠香堂隔水的主要對景,它既是賞景的好去處,又是重要的點景之筆,在拙政園中部的風景結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夏天,這裡林木蒼翠,幽篁叢生,亭額題款“山花野島之間” ,聯對:“蟬噪林愈靜, 鳥鳴山更幽” ,烘托出幽深、寧靜的氣氛。早春時節,銀裝素裹,雪映寒梅,一片純潔世界。

影:

影,具有虛擬的品格。它縹渺動盪,恍惚不定,景觀既有“雲破月來花弄影”,又有“ 樓臺倒影入池塘”。

拙政園內影的體現也是無處不在,主要景點有塔影亭和倒影樓。

水底樓臺,波光盪漾,似實似虛,亦真亦幻,給園林景觀帶來一種虛靈之美。調動天象自然景觀,可以創造出千變萬化的景色,使園林更有自然情趣。

番外

不知有多少人和小編一樣

因為《青花瓷》

心生嚮往

聽歌后,只認為煙雨季

便是最好的江南

7月,梅雨季到了一半,進了蘇州。

從梧竹幽居入園,清風徐徐,水汽上升,烏雲密佈。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即將出園時,雨水傾瀉如柱,瞬間煙雨四起。

“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裡”

此等景色,當真是煙雨江南好。

喜歡文章的話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左言風景。

釋出於 2 年前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贊同 310

喜歡 339

分享

評論 6

小塵

園林專業必看——拙政園藝術特色分析(下)

左言風景的文章

園林藝術的鑑賞與傳承

蘋果夾心冰淇淋的文章

宮牆往事

一口氣讀懂中國園林

海上藝號武漢校區的文章

理論乾貨 ▏園林史太複雜?帶你快速讀懂中國園林史!(一)

上林苑設計考研的文章

理論乾貨 ▏園林史太複雜?帶你快速讀懂中國園林史!(三)

上林苑設計考研的文章

理論乾貨 ▏園林史太複雜?帶你快速讀懂中國園林史!(二)

上林苑設計考研的文章

全世界上園林分哪些體系?分別有啥特點?

養花人的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