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是戲劇化的電影美學嗎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3-23

末代皇帝是戲劇化的電影美學嗎心明心誠 2018-11-25

《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講述了一個人與自己身份之間的命運和友情。本片在技藝風格上的細膩與審慎歷來享有盛譽,而在意識形態上則屬於溫和的中間型別,作為首位獲准進入紫禁城拍攝的故事片導演,貝託魯奇相對遠離於歷史立場的選擇問題,而是以個體的命運與情感作為影片敘述的核心。

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清朝最後一位皇帝,年號宣統。1931年,在日本策劃下成為偽滿洲國皇帝。二戰結束後作為滿洲國戰犯被蘇聯關押,1950年移交中國政府,1959年受到特赦,1967年,於北京患尿毒症去世。

這是宣統皇帝一生的年表。作為一部長達218分鐘的鉅製,《末代皇帝》在時間上橫跨半個世紀,幾乎涉及溥儀一生所有的重大事件,與此同時,影片又對歷史的種種隱秘之處加以詩意的開掘。從根本上來說,《末代皇帝》所講述的並不僅是一個皇帝的歷史,而更是一個“作為皇帝的人”的故事——它是關於雙重身份的歷史與虛構。

影片從1950年的監獄開始倒敘閃回,隨著溥儀身份的揭曉,夢境般的回憶從冰冷的現實中緩緩釋放。回憶中的紫禁城被明顯加以視覺上的風格化處理,溫暖的色調與油畫般的質感為影片構造出了一片充滿想象的回憶的淨土。孤獨的童年,幽豔的宮廷,成長的激情與錯悖——由這一系列視覺與情節元素構成的表徵系統,在建構出某種西方文化立場上的奇觀效果的同時,也為自身製造出一種豐富而敏銳的詩意。

那麼,或許應當思考的問題是:這部影片是否建構了真實的溥儀形象?它是否忠實於普遍意義上的歷史?從電影美學的角度來說,我以為這並非問題之所在,《末代皇帝》的巨大吸引力,在於它捕捉到了一種永無枯竭之虞的敘述的源泉,即一種與真實性無關的想象力的欣快;更為重要的是,影片藉此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設問:即由歷史所書寫的個人是否真實;它是否遺漏了那些包含真相的不為人知的碎片。換而言之,真正完整意義上的個人,究竟是如何存在於整個歷史之中的?

我在這裡想借用米蘭•昆德拉的一種提法:即作為個體的人往往是可以從“大寫”與“小寫” 兩種角度被分別建構和理解的。在大寫化的視角下,人的意義依附於某種歷史的價值與目的;而在小寫化的視角之下,則存在著一個活生生的人在私人領域裡最為真切和隱秘的情感。這種人格身份上的兩重性,對於銀幕和文字的受眾來說有著突出的吸引力。如影片所示,《末代皇帝》運用大量視覺和意象的表徵,建構了“大寫”與“小寫”這兩種相互重疊的溥儀形象,而它們的基礎,則分別是“歷史”和“虛構”的話語機制。

在溥儀的身上,“末代皇帝”的身份意義統攝了一切,並強制性地成為他整個人生所依附的基礎。這一身份導致了他童年的孤獨感、奇特的婚姻、脫離時代的生活,乃至其波瀾詭譎的政治命運。他是外界觀摩與審判的物件,是豐碑式的歷史中某個代表特定意義的符號。尤其在影片的結尾部分,當淪為普通人的溥儀重新出現在紫禁城時,他更似是一段悲哀歷史的活化石與象徵物。

末代皇帝是戲劇化的電影美學嗎網友9d7f1a2 2018-11-25

有的,看我簡介 進去之後你自己去拿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