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眼中的知己和古時候的知己,究竟有什麼不同?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3-26

現在人眼中的知己和古時候的知己,究竟有什麼不同?

現在人眼中的知己和古時候的知己,究竟有什麼不同?

現在人眼中的知己和古時候的知己,究竟有什麼不同?

現在人眼中的知己和古時候的知己,究竟有什麼不同?網友9638879c 2020-11-14

《戰國策·趙策一》中說道:“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知氏之讎矣。”“士為知己者死”已經成了一句千古絕唱,意思是指:士人願意為了自己的知己而死,但值得注意的是,士人並不是指普通人,而是特指讀書人,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精英人士。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對精神、氣節這類品質看得很重。正所謂,“知音難尋”,如果一個讀書人能得到賞識他的知音,那他應該以死相報。

現在人眼中的知己和古時候的知己,究竟有什麼不同?

那麼,這句話最初出自哪裡呢?

首先,我們要從著名的三家分晉說起。春秋末年,曾經的一代霸主晉國,漸漸失去了往日的威風,國家大權被六大家族把控。之後,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兼併攻伐,只剩下韓、趙、魏、智四家,其中,以智伯為首的智家勢力最大。

智伯自己先獻給晉公一萬土地,隨後,要求其它三家也拿出一些土地獻給晉公,這樣才能使晉國強大。但是,當時晉國的實際掌權人就是智伯,三家自然不想失去土地。在春秋亂世,土地就是實力的代表。但是,由於害怕,韓康子率先把一萬土地獻給了晉公。

之後,魏桓子見三家無法齊心協力,又懼怕智伯,只得獻出土地,最後,只有趙襄子堅決不給。智伯把這件事上奏給晉公後,晉公命令智伯帶領韓、魏兩家一起攻打趙家。趙襄子死守晉陽,智伯讓人決堤放水,使得晉陽城被淹。在關鍵時刻,趙襄子派人勸說韓、魏二人,這兩人本來就是被迫而為,經人一勸說,便決定聯合起來攻打智伯。第二天夜裡,韓、趙、魏三軍襲擊智伯,智伯被殺。

現在人眼中的知己和古時候的知己,究竟有什麼不同?

但是,智伯手下有一個叫豫讓的人,因為智伯之死,下定決心要為其報仇。按理說,豫讓不過是在智伯手下上過幾天班,非親非故的,為什麼他一定非要報仇呢?

那是因為豫讓在投靠智伯之前,也投靠過其他人,但是,那些人卻把他當作一般人對待,只有智伯用國士的待遇對他。因此,豫讓為了報答他的恩情,便決定為其報仇。他先改名換姓,接著自毀容貌,後又斷腿,總之是一頓折騰之後,讓別人根本看不出他就是豫讓。

但可惜,天不遂人願,豫讓兩次刺殺趙襄子都失敗了,而趙襄子卻被他的精神感動,放了他。第三次,豫讓再一次行刺之時,差點就得手了,這使得趙襄子十分憤怒,打算殺了豫讓。豫讓自知再無機會,就希望趙襄子把衣服脫下來讓他刺幾劍,也算對智伯有所交代,自己也能安心赴死。

趙襄子答應了他,豫讓連刺三劍,最後,憤然自殺。這件事在《刺客列傳》和《戰國策》中均有所記載,而且,縱觀《刺客列傳》的所有故事,基本都是在講“士為己者死”這一精神。

現在人眼中的知己和古時候的知己,究竟有什麼不同?

聶政原本只是一個殺狗的,但是,武功高強,在當地很出名。嚴仲子因為得罪了韓國國相俠累,逃到了齊國。他聽說聶政的名聲後,特地去結交他,既出錢又出力,聶政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但是,聶政為了不連累家人,便沒有理會嚴仲子。等到他姐姐出嫁,聶政就去找嚴仲子表示:“你對我這麼好,我必須報答你,說吧,什麼事,兄弟我替你幹。”嚴仲子很開心地說:“韓國那個俠累陷害我,讓我落到了如此地步,我希望你能替我殺了他。”於是,聶政便答應嚴仲子刺殺韓國的相國俠累。

聶政這個人,確實膽識過人,孤身一人來到俠累府門前,提刀就砍,殺了幾十個侍衛,最終,寡不敵眾自殺了。自殺時挖眼破腹,死相悽慘。俠累把他曝屍市井,沒人看得出來他是誰。直到聶政的姐姐路過,一看就知這是自己的弟弟,為證明弟弟是一個有氣節的男子漢,就把他和嚴仲子的事公之於眾。

除了豫讓、聶政,大家最熟悉的刺客便是荊軻。荊軻為答謝燕太子丹的恩情,冒著巨大的風險到咸陽刺殺秦王,但是,由於隊友太坑,最後被殺。而這,也讓秦王攻打燕國有了藉口,不久之後,燕國滅亡。

現在人眼中的知己和古時候的知己,究竟有什麼不同?

說了這麼多,士到底該不該為了知己而死呢?我覺得應該,但是,前提是那個知己是真的知己,而不是因為有求於你才特地巴結你。因為,真正的知己是心意相通,彼此為對方著想,所以,如果對方真的視你為知己,又怎麼肯讓你以身犯險呢?

到了後世,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逐漸演變為臣子對君主必須死忠,因為,君主對你有知遇之恩。其實,這已經偏離了士人最初的意願,那些王侯將相所謂的知遇之恩,其實,不過是拿金錢、地位、名譽買你的命罷了。所以,士為知己者死,還是要分情況而論。

但古代俠士完全不像今人“鳥為食亡、人為財死”,他們對人生價值的衡量完全以精神為標準,一生甘為一些理念、原則執著追求,甚至,獻身犧牲。從他們身上要明白做人真理、人生價值的真正所在,不斷陶冶、錘鍊自己,使自己的精神有橫貫日月的浩然正氣,使自己的人生價值有高於物慾和世俗的昇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