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而柔之,使自求之,厭而飫之,使自趨之。若江海之浸,膏澤之潤,渙然冰釋,怡然理順,然後為得也。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3-19

優而柔之,使自求之,厭而飫之,使自趨之。若江海之浸,膏澤之潤,渙然冰釋,怡然理順,然後為得也。 Anaesthesia 1級 2017-01-15 回答

前半部分:強調“積累”,這是醫術內容,但卻具有禪意味的一句話,出自西晉杜預,柔而剛而優,有求則能隨要求而符合;飫(yù)指食過多,例如:厭惡的話就如同吃太飽吃不下了,就應慢慢來,循序漸進,凡事不要急!!

優而柔之,使自求之,厭而飫之,使自趨之。若江海之浸,膏澤之潤,渙然冰釋,怡然理順,然後為得也。 Pizza 1級 2017-01-14 回答

班固《漢書》(卷六十五 東方朔傳第三十五):“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蓋聖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

彎曲的教他知道什麼是直,讓他自己直起來;寬厚的教他知道什麼是柔和,讓他自己去求取;要度量事物、事理,就教他知道度量標準,讓他自己去探索。大概聖人的教育感化就是這樣,讓被教育物件透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所追求的;而一旦透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他所追求的,他就會聰敏而淵博。

晉代杜預《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序:“優而柔之,使自求之,厭而飫之,使自趨之。若江海之浸,膏澤之潤,渙然冰釋,怡然理順,然後為得也。”

寬厚的教他知道什麼是柔和,讓他自己去求取(對知識的追求就像培養性情一樣不能急,要從容探索、品味);吃多了教他知道什麼是飽,讓他自己離開筵席不再吃(博覽群書是必要的,但最重要的是 “把吃下去的東西消化掉”)。(左丘明寫的春秋)就像江海被水浸漫、肥沃的湖澤被水滋潤一樣,使人的疑慮困惑如冰遇熱消融般盡釋,讓你在自然逸樂中學習正確的道理,然後你就會掌握這些知識。

(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優柔饜飫(優柔饜飫):喻為學之從容求索,深入體味。

http://www。zdic。net/cd/ci/6/zdice4zdicbczdic98344070。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