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科學課的有效教學麻煩告訴我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3-27

如何進行科學課的有效教學麻煩告訴我 牆外等紅杏 1級 2020-11-04 回答

哈爾濱市木蘭縣東興鎮向陽小學張玉峰

面對素質教育與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是我們當前教育教學的目的所在。而作為e799bee5baa631333332636361小學基礎教育的一門功課——科學課、也勢在必行。因此、實施科學課的有效教學更有其重要意義。特別是現在我們這些貧困地區的小學校、沒有齊全的實驗器材,甚至沒有專職的科學課老師。但我們的科學課同樣得到有效的開展、而且有聲有色。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際談幾點體會:

首先我認為要想把小學科學課上好、就要究其根、了其源

以前的科學課叫“自然”,我覺得更恰當一些。因為絕大部分的科學課內容皆來自於大自然,哪怕有些在課堂做了實驗的,也要在大自然中去驗證、去試用,才能知其根、了其源,要不然那就只能是紙上談兵了。其實,大自然中處處都是科學,而農村又恰恰是這“大自然”的黃金地帶。因此,我認為在農村開展科學課的教學比在城裡開展的容易得多。那麼如何將“自然”轉變為“科學”呢?這就需要老師加以正確的引導了。

其次要深刻研讀科學課的新課標、明確其科學的教學目標。

有了明確的目標,孩子們才會興趣盎然的去找尋、去探索、去發現。比如在教學科教版三年級下冊《生物大家族》這一單元時,我先出示蜻蜓、麻雀、鯽魚、青蛙以及壁虎和小貓的圖片,然後讓同學們說說它們表面的形態特徵。再把這六隻動物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它們分成三組。同學們很快將它們分為“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三組。我再請問同學們:(1)蜻蜓和麻雀都會飛,為什麼蜻蜓不是鳥,而麻雀是鳥呢?(2)蝌蚪也像魚一樣會游泳,可為什麼它不屬於魚呢?(3)壁虎與貓都是陸地四肢行走動物,可為什麼它們不屬於同一類的動物呢?(4)找一找這六隻動物的親戚都有誰?帶著這四個問題,同學們會有目的的在大自然中去尋找答案。從而使繁瑣的說教課變成了愉快的實驗觀察課。既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又培養了他們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第三、切實提升學生的科學意識、增加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我們農村孩子的視野說大也大,說小也小。我們沒有城裡孩子那樣優越的“電化裝置”,但我們本身就生活在一個充滿無限知識的大天地裡。如果我們教師不對他們加以正確引導,增強他們的科學意識,豈不白白浪費了這筆巨大的財富?因此,我每進入一個新的教學內容之前,都會巧妙的設定一個好的開頭和結尾,讓他們帶著興趣學,而課後則會繼續饒有興趣地去觀察,去發現。例如:在教學《壁虎與小貓》這一內容時,我在開頭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有一天,有一隻花貓,在地上揀到一小截尾巴,它到處去問誰丟了尾巴,大家都說不是自己的,最後碰到壁虎,小壁虎說是它的。為了表示感謝,小壁虎請花貓到家裡做客,它們談起了家常,談得可開心了。同學們,你們知道它們談些什麼嗎?由此展開課題。而結尾我這樣設計:聽說壁虎的腳很特別,人們受它的啟發發明了方便掛鉤,還有登山鞋,雜技鞋等等,貓的腳也很特別,人們受它的啟發發明了軟底拖鞋…你們還能從它們身上發現些什麼?請同學們下去後仔細觀察。這樣既提高了他們探究科學的興趣,也增強了他們學科學的意識,更進一步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四、深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

我們農村孩子處在一個樸實的自然環境中,這裡有有生命的生物和沒有生命的非生物。對於他們來說,可能一些事物一睜眼就看得到,而有些事物就陪伴在自己身邊。因此,許多自然現象對他們來講已是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或者根本就不知道珍惜。鑑於此,我們老師就應當時刻提醒學生要愛惜我們的自然環境,不要隨意破壞它。特別是對於許多有生命的事物,我們應當帶著愛心去觀察研究它們,而不是傷害它們。例如:在教學《蜻蜓和麻雀》這一課時,我首先讓學生明白蜻蜓是有益昆蟲,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當愛護它,麻雀雖說經常偷吃農田作物,但它也很可愛。因此,在要求學生觀察它們的時候,以自然的觀察為主,避免傷害到它們。面對於植物、非生物這些靜態的事物,最好做近距離的觀察研究,不去損壞它們。這種“愛”的教育一旦滲入到孩子們的骨子裡,對他們人格的培養、品質的形成都是大有益處的。

總之、作為一名科學課教師,更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科學課教材為農村孩子提供了一個近距離了解自然,探究自然的機會。也為我們這些農村非專業的科學課老師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平臺,讓我們揚帆起航、創造更加燦爛的每天!。

如何進行科學課的有效教學麻煩告訴我 歐若拉 1級 2013-10-19 回答

分小組上課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