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渡"的意思是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6-29

"爭渡"的意思是什麼?夢裡心落 2019-06-17

意思:搶著劃,搶著渡過。

讀音:zhēng dù

引證:宋代·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翻譯:怎麼才能出去呢?怎麼才能出去呢?划船聲驚起了一群鷗鷺。

引用:江曉英《才女集》:她在《如夢令》中快樂成長,“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她是中國女才子的一杆旗幟,她是璀璨星斗中最亮的一顆,她是後來人敬仰的易安居士,她是夢的一個傳說,高高的風標。

例句:你我皆為凡人,於滾滾紅塵中苦苦爭渡。人生不過匆匆百載,歲月蹉跎,時光荏苒,短也,苦也。

擴充套件資料

古文:

1、唐代·劉禹錫《堤上行二首》

酒旗相望大堤頭,堤下連檣堤上樓。

日暮行人爭渡急,槳聲幽軋滿中流。

翻譯:堤頭酒旗相望,堤下船隻密集,檣櫓相連,是一個繁華的江邊碼頭。天色已晚,行人急於回家,在渡口爭著擺渡,漿聲盪漾在江中。

2、宋代·蘇軾《六么令·天中節》

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弔祭江誦君賦。

翻譯:龍船爭搶著向前行駛,四周響起加油鼓勁的聲音,用儀式歌賦懷念著屈原。

3、唐代·王維《從軍行·吹角動行人》

吹角動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馬嘶亂,爭渡黃河水。

翻譯:陣陣號角聲,驚醒了正在酣睡計程車兵,士兵們開始緊張地準備出發。敵軍吹響了胡笳,戰馬聞到戰鬥的氣息也興奮地嘶鳴起來,雙方搶著渡黃河。

"爭渡"的意思是什麼?皮蛋粯子粥 2019-05-31

【釋義】:搶著劃,搶著渡過。

【拼音】:zěn dù

此句中的“爭”為通假字,同“怎”,讀作zěn,意思是怎麼,怎樣才能。爭渡即怎渡,怎麼才能劃出去。

這個詞語出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詞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爭渡"的意思是什麼?

詞語出處:

原文:《如夢令》

作者:宋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白話譯文:

經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被美景陶醉而流連忘返。

遊興滿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進了荷花池深處。

怎麼才能出去呢?怎麼才能出去呢?划船聲驚起了一群鷗鷺。

溪亭:臨水的亭臺。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晚:比合適的時間靠後,這裡意思是天黑路暗了。藕花:荷花。

"爭渡"的意思是什麼?yuepan 推薦於2019-09-30

爭渡:“爭”與“怎”相通,如何的意思。渡,在水面前行。爭渡即如何尋找歸途的意思。

“爭渡”一詞出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

如夢令   宋 李清照

常記 溪亭日暮 ,沉醉 不知歸路。

興盡 晚 回舟,誤入 藕花深處。

爭渡 ,爭渡,驚 起一灘 鷗鷺。

白話譯文

時常記起遊溪亭的那天傍晚,

太過沉醉而忘記回家的路。

玩到盡興天卻黑了,劃小舟回去,

卻不小心進入藕花塘的深處。

怎麼出去,怎麼出去,

卻驚起了滿灘的鷗鷺。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醉花陰/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宋]李清照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聲聲慢/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爭渡"的意思是什麼?PJJDCCW 2017-12-02

爭渡意思爭相”“競相”為宜。

李清照的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有這樣一個句子:“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其中的“爭”應如何解釋,學者們還存在分歧。有的譯註本把它解釋為“怎”,如侯健、呂智敏的《李清照詩詞評註》(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和陳祖美的《李清照詞》(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等。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也這樣解釋。有的譯註本把“爭”解釋為“爭相”“競相”,如鄭孟彤編著的《李清照詞賞析》(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唐圭璋等著的《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等。這兩種解釋到底哪個更切合原意呢?

“爭”有“競爭”“競相”義,此常訓。大約在隋唐時,“爭”有了疑問代詞的用法,相當於“怎”“怎麼”。“爭”是“怎”的前身,疑問代詞“怎”產生於晚唐,宋代才有單用的例子。在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宋人詞作中,疑問代詞有的詞人用“爭”,有的用“怎”,還有的詞人“爭”“怎”混用。在李清照現存詞集《漱玉詞》的諸多輯本中,唐圭璋主編的《全宋詞》(中華書局1965年)是其中影響最大、最可信從的輯本之一。據我們考察,它所收的47首李清照詞及斷句中,除“爭渡,爭渡”這兩次以外,“爭”字另出現3次,均為“爭相”“競相”義,即:

(1)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永遇樂》(落日熔金))

(2)看綵衣爭獻,蘭羞玉酎。(《長壽樂》(微寒應候))

(3)幾日不來樓上望,粉紅香白已爭妍。(斷句)

需用疑問代詞的地方,李清照詞都用“怎”而不用“爭”。“怎”字凡三見,都出現在《聲聲慢》(尋尋覓覓)這首詞中:

(1)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2)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3)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很顯然,在李清照詞中,疑問代詞只用“怎”而不用“爭”,二者在使用上是區分得很清楚的,單單隻有“爭渡”一處混用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有人把“爭渡”解作“怎麼才能把船劃出去”,看似可通,可是這種解釋卻割裂了“爭渡”與“驚起”語意上的聯絡:焦急地連聲詢問怎麼辦與鷗鷺驚飛之間又有什麼內在的語意聯絡呢?何況,這種解釋也顯得李清照詞在用詞上缺乏應有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文學作品的遣詞用字之妙只有仔細玩味才能感受得到。女詞人和她的親朋宴飲溪亭,興盡方才回舟。此時天色已晚,偏偏又“誤入藕花深處”,情急之下,他們只好拚命划船,希望把船從荷花深處劃出去。正是由於“爭渡”時的喧鬧,才把停棲在沙灘上的鷗鷺驚飛了。這首詞的前四句,女詞人一直在用平和的筆調,向讀者娓娓敘述一次給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遊賞,文勢似乎有點平淡,但“爭”這個動感極強的動詞的運用,打破了先前的沉悶,使整首詞頓時顯得活潑而富有情趣。而且,一連兩個“爭渡”,更是把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到正確的路徑的焦灼心情充分而又傳神地表達了出來。動詞“爭”可以說是這首詞的“眼睛”,它的使用有畫龍點睛之妙。如果把“爭”解釋為“怎”,怎麼能收到這樣好的藝術效果呢?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無論是從詞人的用詞習慣還是從文學欣賞的角度來看,把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中的“爭”解釋成“怎”都是不妥的,還是以解作“爭相”“競相”為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