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前出塞其六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8-05

杜甫的前出塞其六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匿名使用者 2013-12-04

前出塞九首 作者: 杜甫 (一)

慼慼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嬰禍羅。 君已富土境, 開邊一何多。 棄絕父母恩, 吞聲行負戈。 (二)

出門日已遠,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 走馬脫轡頭,手中挑青絲。 捷下萬仞岡,俯身試搴旗。 (三)

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 欲輕腸斷聲,心緒亂已久。 丈夫誓許國,憤惋復何有。 功名圖騏驎,戰骨當速朽。 (四)

送徒既有長,遠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勞吏怒嗔。 路逢相識人,附書與六親。 哀哉兩決絕,不復同苦辛。 (五)

迢迢萬餘裡,領我赴三軍。 軍中異苦樂,主將寧盡聞。 隔河見胡騎,倏忽數百群。 我始為奴僕,幾時樹功勳。 (六)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七)

驅馬天雨雪,軍行入高山。 徑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間。 已去漢月遠,何時築城還。 浮雲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八)

單于寇我壘,百里風塵昏。 雄劍四五動,彼軍為我奔。 虜其名王歸,繫頸授轅門。 潛身備行列,一勝何足論。 (九)

從軍十年餘,能無分寸功? 眾人貴苟得,欲語羞雷同。 中原有鬥爭,況在狄與戎。 丈夫四方誌,安可辭固窮。 這九首詩中,

(一)是諷喻帝王的黷武拓邊; (二)是描述捷馬突殺的情景; (三)是猶疑於報效國家與將軍邀功間; (四)是講述從征途中的感慨與捎信事;

(五)是吟詠大敵當前,試問我等低微之輩會有功勳惠臨嗎?

(六)是闡明和平為第一要務,若得安平,不戰最為上;(七)是講述拓邊南進的百般苦楚; (八)是講述某次虜敵大將的勝仗;

(九)是講述打了勝仗後對功名利祿的態度——-內地無戰事的將士們還常為榮譽事爭鬥不已,況且是出征塞外呢?與其和那些俗子同樣爭功辱沒了自己,莫如退出;當初的應徵報國就沒想著什麼榮華富貴,如今豈能再去計較? 這九首詩寫的是什麼?是戰中的眾生象、百相圖,從皇帝老官兒的好戰寫到底層士兵的報國,從剿滅敵寇的勝利寫到對封功行賞的蔑視,惟有或多或少的親經實歷,惟有點點滴滴的目睹耳聞,才能將萬花筒般的實景活脫脫的描摹出來。

杜甫的前出塞其六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匿名使用者 2013-12-04

既表達了反對窮兵黷武的意向,也表示出透過政治手段解決邊疆問題的主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