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浩然寫的詩詞有哪些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9-28

鮑浩然寫的詩詞有哪些我不懂,2018.06.05 回答

水是眼波橫,[1]

山是眉峰聚。[2]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3]

才始送春歸,

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

千萬和春住。

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王觀(生卒年不詳),字通叟,如皋(今江蘇省縣名)人。曾在宋神宗朝當過翰林學生,因作詞得罪而被貶,所以自號“逐客”。王灼說他的詞“新麗處和輕狂處皆是驚人”(《碧雞漫志》),說明他是具有鮮明的創作個性的詞家。王觀的作品,風趣而近於俚俗,時有奇想。

這是一首送別詞。 起拍“水是”、“山是”兩句,含意豐富,啟人遐想。詞人把明澈的水流喻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巒喻為美人的眉峰,極言浙東山水的美麗可愛。同時,也可以理解為詞人對鮑浩然心事的設想:波光漾動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脈脈傳情;青黛的山巒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滿懷愁怨,眉頭都蹙起來了。詞人透過這一設想來寫出了鮑浩然“之浙東”的心切。與此相應,上片結句“眉眼盈盈處”也可以有兩層理解:一是鮑浩然是去山水透麗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一是他是去與“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會。

下片抒發詞人的情懷。“才始送春歸”,點明這裡春剛逝去,說明詞人心中滿懷著傷春之愁;“又送君歸去”則再添了別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後兩句是詞人對鮑洗然的祝願:希望他生活在“春”裡。這個“春”既是反映鮮花如錦的春天季節,也喻指他與心上人生活在一起。

這首詞構思新巧,詞語明麗,很有表現力。且俏皮話說得新鮮不俗,頗受人們喜愛。比起那些敷衍應酬之作,顯然有死活之別。

【註釋】

[1]眼波橫:形容眼神閃動,狀如水波橫流。

[2]眉峰聚:形容雙眉蹙皺,狀如二峰並峙。

[3]眉神盈盈處:喻指山水秀麗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樣子。

此詞以新巧的構思和輕快的筆調,在送別之作中別具一格。

開篇“水是眼波橫”二句匠心獨運:前人慣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類的譬喻來形容女子容顏之美,如託名於劉歆的《西京雜記》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李白的《長相思》:“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白居易《箏詩》:“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賀《唐兒歌》:“一雙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處則反用其意,說水是眼波橫流、山上眉峰攢聚,其妙處不僅在於推陳出新、發想奇絕,而且在於運用移情手法,化無情為有情,使原本不預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別的場面,為友人的離去而動容。

“欲問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髮,亦見用筆靈動、造語新奇。“眉眼盈盈處”,既是喻指友人故鄉的秀麗山水,又令人想見友人妻妾倚欄盼歸之際美目傳恨、秀眉凝愁的情態。 妙語雙關, 熔鑄非易。

過片後“才始送春歸”二句抒寫良情別緒: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悵恨;今又“送君”,更添悵恨十分。旦夕之間,兩諳別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卻故意出以淡語,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發奇想,叮囑友人如能趕上江南春光,務必與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於言表,對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於句中。

--------------

【集評】 《唐宋詞鑑賞集》:詩貴緣情。這首小詞正是用它所表現的真摯感情條打動讀者的心絃的。且不必問題目云云,它那從民間營養吸取來的健康情調、鮮明語言、民歌的藝術技巧引起讀者的美感和共鳴,使它臻於詞的上乘。

《能改齋漫錄》:王逐客送鮑浩然遊浙東,作長短句雲:“水是眼波橫”云云。韓子蒼在海陵送葛亞卿詩云:“今日一杯愁送君,明日一杯愁送君。君應萬里隨春去,若到桃源問歸路。”詩、詞意同。

——引自惠淇源《婉約詞》

這是一首送別詞。詞中以輕鬆活潑的筆調、巧妙別緻的比喻、風趣俏皮的語言,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鮑浩然時的心緒。

詞的上片著重寫人 ,起首兩句 ,運用風趣的筆墨,把景語變成情語,把送別時所見自然山水化為有情之物 。當這位朋友歸去的時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對他都顯出了特別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彷彿變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動的眼波;而一路上團簇糾結的山巒,也似乎是她們蹙損的眉峰了。山水都變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為友人鮑浩然在歸途中懷著深

厚的懷人感情。

三、四兩句 ,點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處,是“眉眼盈盈處”。“眉眼盈盈”四字有兩層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 ,清麗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著盈盈眉眼的那個人 。因此“ 眉眼盈盈處”,既寫了江南山水,也同時寫了他要見到的人物。此二句寫送別時的一往情深卻又含而不露。

上片寫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達了惜別深情;下片則直抒胸臆,兼寫離愁別緒和對友人的深情祝願。過片兩句,正面點明送別。作者用兩個“送”字遞進,將作者“黯然銷魂”的愁苦之情描寫得極為深切。加上作者自己家在離長江不遠的如皋,欲歸不得,羈旅之愁益覺難以為懷。結末兩句,是詞人強壓心中沉痛之情而對遠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願與叮嚀:希望友人到江南後,千萬要與美好的春光同住。這兩句,一反送別詞中慣常的悲悲切切,寫得情意綿綿而又富有靈性。

王灼在《碧雞漫志中》謂王觀的作品“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本篇即是上述評語的絕妙說明。

鮑浩然寫的詩詞有哪些匿名使用者2007.03.19 回答

jjjj

鮑浩然寫的詩詞有哪些匿名使用者2007.03.01 回答

沒找到,抱歉~!

鮑浩然寫的詩詞有哪些^&^2007.02.14 回答

□林文月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讀孟浩然這首《過故人莊》,很容易使人聯想起陶淵明的幾首田園詩。茲錄二首以為比較參考。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歸園田居之二》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日入室中闇,荊薪代明燭,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歸園田居之五》   孟浩然的詩與陶淵明的詩,不僅形似且神似。在用字方面,三首詩都保持著口語化的淺近質樸風味;不用典故,沒有對仗,所以讀之可以琅琅上口,絲毫無造作之感,令人從文字表面上就能興起一種親切淳樸的感覺。   再從內容上看,浩然詩中的“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即淵明詩中的“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浩然詩中的“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即淵明詩中的“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而“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頗有淵明詩“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疎。”孟浩然較陶淵明晚生三百多年,但在詩的意境上,他們二人竟有如此相近的表現,這是頗值得注意的一件事。《過故人莊》和《歸園田居》二詩,雖然乍看之下都是描寫田園景物,歌詠農村生活之作,而孟浩然與陶淵明也或應邀至田家,或只雞招近局,與耕稼人融洽地打成一片,過著閒話桑麻的質樸生活。但究竟詩中不作鄙人語,而另有一股脫俗之致,這種情調在下面二首詩裡可以見證: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夜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孟浩然 夏日南亭懷辛大》   萬族各有託,孤雲獨無依,曖曖空中滅,何時見餘暉?朝霞開宿霧,眾鳥相與飛,遲遲出林翮,未夕復來歸。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飢?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陶淵明 詠貧士七首之一》   雖然在他們的隱居生活中,有田夫野老相訪,問桑道麻飲濁酒,而他們也從不嫌棄這些樸實善良的朋友們,和那一份簡單寧靜的情調;只是孟浩然與陶淵明畢竟都不是普通的農夫,即使他們有意把自己融化在農村田園之中,仍然時時難免有不同於環境之感,而在精神上生活上更常有“知音不存”之嘆。所以儘管在表面上二人的田園詩寫得如此和平悠閒,然而能體會其衷曲的讀者仍會觸及那寂寞心絃,而感到惋惜神傷。因為時代雖異,身世環境雖不同,而“有志不獲騁”,不得不隱遁鄉野,究竟是他們共有的一大悲哀。   寂寞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這是孟浩然留給他的好友王維的一首五言律詩。讀後令人感染那一份無限落寞與無奈的氣氛。大抵詩人都具有一股兀傲之氣與敏銳的感受性,因此詩人也常是不為世所容,同時也不滿現實。孟浩然(公元689-740)是唐襄陽人,關於他的傳,新舊唐書所記載都甚簡略,只知他大半輩子都是隱居在家鄉的鹿門山(在今湖北襄陽縣東南),四十歲始下山遊京師。但是他做官的時間極短暫,而又不如意,這恐怕與其性格有關。新唐書本傳雲:   (王)維私邀入內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維以實對。帝喜曰:“朕聞其人而未見也,何懼而匿?”詔浩然出。帝問其詩,浩然再拜自誦所為。至“不才明主棄”(原詩:“北閥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歲暮歸南山》)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耳!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   從這一段記載,可以臆測:孟浩然可能是一個相當神經質,而內心充滿著自尊與自卑的矛盾思想,換言之,即是典型的多感的詩人。新唐書本傳又云:   採訪使韓朝宗約浩然偕至京師,欲薦諸朝。會故人至,劇飲歡甚。或曰:“君與韓公有期。”浩然叱曰:“業已飲,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辭行。浩然不悔也。   這種率真和傲慢,實在不是想做官的人所應持的態度,難怪他要怨懟“當路誰相假”,而其官運始終“不達”《舊唐書本傳語》了。不過借酒醉怠慢政府要人甚至天子的,在歷代文人裡並不止孟浩然一人,南史顏延之傳:   文帝嘗召延之,傳詔頻不見,常日但酒店裸袒輓歌,了不應對,他日醉醒乃見。   可見“為五斗米折腰”雖是平日宦海浮沉者所不免,然而為著現實種種的問題,有時也不得不做出違心之事以委曲求全,那麼一個人只有藉著酒精的刺激壯膽才能為所欲為了。不過顏延之畢竟比較世故,所以他在痛快發洩之後,“他日醉醒乃見”,仍然想法子彌補;至於孟浩然,卻在得罪人之後,滿不在乎地有“不悔也”的表現。這其間的分別,遂使顏延之享身後封諡之榮,而孟浩然則只有鬱郁不得志而卒了。   詩人常是孤芳自賞,所以他們的內心總是為一種莫名的寂寞籠罩著。這種寂寞之情,在古今詩人的篇章裡幾乎隨手可擷。茫茫人海中,想覓得一個知音是多麼困難;孟浩然四十歲始遊京師,可是他在太學賦詩,竟贏得王維的友情。王維比孟浩然小十二歲(公元701-761)性淡遠,喜好彈琴賦詩,常嘯詠終日。他和孟浩然結為知己,除了以文相會之外,兩個人對大自然的共同愛好,恐怕也是一個原因。王維與孟浩然,這兩顆寂寞的心,在他們的中年以後始由相會而相知,溝通了一道靜謐的友誼之流。然而,人生有聚也有別,而最令人神傷的莫過於別離知己了。孟浩然有感於此,於是他寫下了“知音世所稀”的詩句,既然人世間不容故人長守,那麼他寧願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裡,關起了柴扉,再守著那一份原有的寂寞了。

鮑浩然寫的詩詞有哪些匿名使用者2006.12.29 回答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

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

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

千萬和春住。

這是王觀送給鮑浩然的詞。並非鮑浩然所做。

鮑浩然寫的詩詞有哪些匿名使用者2006.12.29 回答

水是眼波橫,[1]

山是眉峰聚。[2]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3]

才始送春歸,

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

千萬和春住。

【註釋】:

[1]眼波橫:形容眼神閃動,狀如水波橫流。

[2]眉峰聚:形容雙眉蹙皺,狀如二峰並峙。

[3]眉神盈盈處:喻指山水秀麗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樣子。

此詞以新巧的構思和輕快的筆調,在送別之作中別具一格。

開篇“水是眼波橫”二句匠心獨運:前人慣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類的譬喻來形容女子容顏之美,如託名於劉歆的《西京雜記》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李白的《長相思》:“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白居易《箏詩》:“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賀《唐兒歌》:“一雙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處則反用其意,說水是眼波橫流、山上眉峰攢聚,其妙處不僅在於推陳出新、發想奇絕,而且在於運用移情手法,化無情為有情,使原本不預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別的場面,為友人的離去而動容。

“欲問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髮,亦見用筆靈動、造語新奇。“眉眼盈盈處”,既是喻指友人故鄉的秀麗山水,又令人想見友人妻妾倚欄盼歸之際美目傳恨、秀眉凝愁的情態。 妙語雙關, 熔鑄非易。

過片後“才始送春歸”二句抒寫良情別緒: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悵恨;今又“送君”,更添悵恨十分。旦夕之間,兩諳別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卻故意出以淡語,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發奇想,叮囑友人如能趕上江南春光,務必與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於言表,對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於句中。

【集評】

《唐宋詞鑑賞集》:詩貴緣情。這首小詞正是用它所表現的真摯感情條打動讀者的心絃的。且不必問題目云云,它那從民間營養吸取來的健康情調、鮮明語言、民歌的藝術技巧引起讀者的美感和共鳴,使它臻於詞的上乘。

《能改齋漫錄》:王逐客送鮑浩然遊浙東,作長短句雲:“水是眼波橫”云云。韓子蒼在海陵送葛亞卿詩云:“今日一杯愁送君,明日一杯愁送君。君應萬里隨春去,若到桃源問歸路。”詩、詞意同。

——引自惠淇源《婉約詞》

這是一首送別詞。詞中以輕鬆活潑的筆調、巧妙別緻的比喻、風趣俏皮的語言,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鮑浩然時的心緒。

詞的上片著重寫人 ,起首兩句 ,運用風趣的筆墨,把景語變成情語,把送別時所見自然山水化為有情之物 。當這位朋友歸去的時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對他都顯出了特別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彷彿變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動的眼波;而一路上團簇糾結的山巒,也似乎是她們蹙損的眉峰了。山水都變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為友人鮑浩然在歸途中懷著深

厚的懷人感情。

三、四兩句 ,點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處,是“眉眼盈盈處”。“眉眼盈盈”四字有兩層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 ,清麗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著盈盈眉眼的那個人 。因此“ 眉眼盈盈處”,既寫了江南山水,也同時寫了他要見到的人物。此二句寫送別時的一往情深卻又含而不露。

上片寫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達了惜別深情;下片則直抒胸臆,兼寫離愁別緒和對友人的深情祝願。過片兩句,正面點明送別。作者用兩個“送”字遞進,將作者“黯然銷魂”的愁苦之情描寫得極為深切。加上作者自己家在離長江不遠的如皋,欲歸不得,羈旅之愁益覺難以為懷。結末兩句,是詞人強壓心中沉痛之情而對遠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願與叮嚀:希望友人到江南後,千萬要與美好的春光同住。這兩句,一反送別詞中慣常的悲悲切切,寫得情意綿綿而又富有靈性。

王灼在《碧雞漫志中》謂王觀的作品“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本篇即是上述評語的絕妙說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