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鳴聲辨別親疏?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9-12

如何用鳴聲辨別親疏?易書科技 2019-03-16

鳥類、蝙蝠等是靠聲音辨別親屬的。

為了探索鳥類是怎樣從鳴聲識別親緣關係的,鳥類學家海斯和他的學生研究了雌野鴨的孵卵過程。他們把微型麥克風安放在野鴨巢的底部,然後跟錄音機相連。他們發現,孵卵的雌鴨在開始孵卵的第四個星期發出“嘎嘎”較微弱的低聲鳴叫,每聲只持續150毫秒。這時,被孵化的卵裡邊發出“嘰嘰”聲。起初,這些聲音很小很小,隨著時間推移,野鴨的鳴聲越來越頻繁,卵裡的“嘰嘰”聲也愈來愈高,隨後小鴨就出殼了。在雛鴨出生後二小時,兩種鳴聲增加了4倍。雛鴨出生後的第16~32小時,雌鴨離巢遊向水中,它發出急促的呼喚聲,每分鐘快達40~60次。於是小鴨紛紛出巢,跑向母親。由此看來,雛鴨在卵內孵化的第27天起就開始聽到母親的聲音,在這一過程裡聽覺起主要作用。雛鴨出殼後,視覺、聽覺一起作用,使雛鴨進一步認識母親。

燕鷗的巢築在海灘上,巢與巢靠得很近,但燕鷗能根據叫聲和外形識別自己的雛鳥,從不會搞錯。

崖燕大群大群地在一起孵卵,峭壁上會同時擠滿幾千只葫蘆狀的鳥巢,密密麻麻地巢挨著巢。但用不著擔心老崖燕會認錯自己的子女。對它們來說,雛燕的叫聲就是它們的識別標誌。在常人聽來,雛燕的叫聲似乎是一樣的,沒啥區別。但如果仔細分析,可發現其中仍有細微的差別。實驗證明,若向附近的空巢放送雛燕叫聲的錄音,老鳥每次都只向自己雛鳥的叫聲飛去。當然識別是相互的,老鳥在聽到雛鳥的叫聲時,也會發出鳴叫,雛鳥聽到後,會叫得更加起勁。

在美國西南地區一些巖洞裡,棲息著7000萬隻無尾蝙蝠。它們的居住地如此擁擠,以至長期以來生物學家們推測,母蝙蝠餵奶時,不可能喂自己的親生子女,而只是盲目地喂首先飛到自己身邊的小蝙蝠。為了弄清這個問題,美國生物學家麥克拉肯和他的助手做了實驗,他們從洞裡密密麻麻的、正在餵奶的800萬對蝙蝠中抓走167對,隨後對每對蝙蝠的血液進行基因測定。結果發現,約有81%的母蝙蝠喂的正是自己的子女。麥克拉肯帶著照明裝置在山洞裡又進行仔細的觀察,他發現,母蝙蝠在餵奶前,先要發出呼喚的叫聲,再根據小蝙蝠的回答來判斷是否是自己子女,還要進一步用鼻子嗅,在確認是自己的子女後才餵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