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關於城牆的詩句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9-17

詩經關於城牆的詩句得書文化 2022-07-07

1。關於城牆的詩句

1、黃梢新柳出城牆

白居易

《春至》

2、漢屬斤城牆走

元稹

《雜曲歌辭·築城曲五解》

3、河水浸城牆

張謂

《登金陵臨江驛樓》

4、百里臨城牆

岑參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

5、河水浸城牆

岑參

《題金城臨河驛樓》

2。關於城牆的詩詞

1。《春草》唐代:曹松不獨滿池塘,夢中佳句香。

春風有餘力,引上古城牆。2。《春至》唐代:白居易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

白片落梅浮澗水, 黃梢新柳出城牆。閒拈蕉葉題詩詠,悶取藤枝引酒嘗。

樂事漸無身漸老,從今始擬負風光。3。《題青龍寺》唐代:朱慶餘寺好因崗勢,登臨值夕陽。

青山當佛閣,紅葉滿僧廊。 竹色連平地,蟲聲在上方。

最憐東面靜,為近楚城牆。4。《古築城曲五解》唐代:元稹年年塞下丁,長作出塞兵。

自從冒頓強,官築遮虜城。 築城須努力,城高遮得賊。

但恐賊路多,有城遮不得。 丁口傳父言,莫問城堅不。

平城被虜圍,漢劚城牆走。 因茲請休和,虜往騎來過。

半疑兼半信,築城猶嵯峨。 築城安敢煩,願聽丁一言。

請築鴻臚寺,兼愁虜出關。5。《宿李主簿》唐代:周賀獨樹倚亭新月入,城牆四面鎖山多。

去年今夜還來此,坐見西風嫋鵲窠。6。《登金陵臨江驛樓》唐代:張謂古戍依重險,高樓見五梁。

山根盤驛道,河水浸城牆。 庭樹巢鸚鵡,園花隱麝香。

忽然江浦上,憶作捕魚郎。

3。描寫城牆的詩句有哪些

1。《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

夜深還過女牆來。

2。《古築城曲五解》

元稹

年年塞下丁,長作出塞兵。自從冒頓強,官築遮虜城。

築城須努力,城高遮得賊。但恐賊路多,有城遮不得。

丁口傳父言,莫問城堅不。平城被虜圍,漢劚城牆走。

因茲請休和,虜往騎來過。半疑兼半信,築城猶嵯峨。

築城安敢煩,願聽丁一言。請築鴻臚寺,兼愁虜出關。

3。《題青龍寺》

朱慶餘

寺好因崗勢,登臨值夕陽。青山當佛閣,紅葉滿僧廊。

竹色連平地,蟲聲在上方。最憐東面靜,為近楚城牆。

4。《春至》

白居易

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

白片落梅浮澗水, 黃梢新柳出城牆。

閒拈蕉葉題詩詠,悶取藤枝引酒嘗。

樂事漸無身漸老,從今始擬負風光。

5。《宿李主簿(一作劉員外)》

周賀

獨樹倚亭新月入,城牆四面鎖山多。

去年今夜還來此,坐見西風嫋鵲窠。

4。關於“城牆”的詩詞有哪些

1。《春草》唐代:曹松不獨滿池塘,夢中佳句香。

春風有餘力,引上古城牆。2。《春至》唐代:白居易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

白片落梅浮澗水, 黃梢新柳出城牆。閒拈蕉葉題詩詠,悶取藤枝引酒嘗。

樂事漸無身漸老,從今始擬負風光。3。《題青龍寺》唐代:朱慶餘寺好因崗勢,登臨值夕陽。

青山當佛閣,紅葉滿僧廊。 竹色連平地,蟲聲在上方。

最憐東面靜,為近楚城牆。4。《古築城曲五解》唐代:元稹年年塞下丁,長作出塞兵。

自從冒頓強,官築遮虜城。 築城須努力,城高遮得賊。

但恐賊路多,有城遮不得。 丁口傳父言,莫問城堅不。

平城被虜圍,漢劚城牆走。 因茲請休和,虜往騎來過。

半疑兼半信,築城猶嵯峨。 築城安敢煩,願聽丁一言。

請築鴻臚寺,兼愁虜出關。5。《宿李主簿》唐代:周賀獨樹倚亭新月入,城牆四面鎖山多。

去年今夜還來此,坐見西風嫋鵲窠。6。《登金陵臨江驛樓》唐代:張謂古戍依重險,高樓見五梁。

山根盤驛道,河水浸城牆。 庭樹巢鸚鵡,園花隱麝香。

忽然江浦上,憶作捕魚郎。

5。關於“城牆”的詩句有哪些

1。春草唐代:曹松不獨滿池塘,夢中佳句香。

春風有餘力,引上古城牆。2。古築城曲五解唐代:元稹年年塞下丁,長作出塞兵。

自從冒頓強,官築遮虜城。 築城須努力,城高遮得賊。

但恐賊路多,有城遮不得。 丁口傳父言,莫問城堅不。

平城被虜圍,漢劚城牆走。 因茲請休和,虜往騎來過。

半疑兼半信,築城猶嵯峨。 築城安敢煩,願聽丁一言。

請築鴻臚寺,兼愁虜出關。3。題青龍寺唐代:朱慶餘寺好因崗勢,登臨值夕陽。

青山當佛閣,紅葉滿僧廊。 竹色連平地,蟲聲在上方。

最憐東面靜,為近楚城牆。4。春至唐代:白居易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

白片落梅浮澗水, 黃梢新柳出城牆。閒拈蕉葉題詩詠,悶取藤枝引酒嘗。

樂事漸無身漸老,從今始擬負風光。5。宿李主簿(一作劉員外)唐代:周賀獨樹倚亭新月入,城牆四面鎖山多。

去年今夜還來此,坐見西風嫋鵲窠。

6。描寫城牆的詩句

《春至》年代:唐作者:白居易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

白片落梅浮澗水,黃梢新柳出城牆。閒拈蕉葉題詩詠,悶取藤枝引酒嘗。

樂事漸無身漸老,從今始擬負風光。《雜曲歌辭·築城曲五解》年代:唐作者:元稹年年塞下丁,長作出塞兵。

自從冒頓強,官築遮虜城。築城須努力,城高遮得賊。

但恐賊路多,有城遮不得。丁口傳父口,莫問城堅不。

平城被虜圍,漢屬斤城牆走。因茲虜請和,虜往騎來多。

半疑兼半信,築城猶嵯峨。築城安敢煩,願聽丁一言。

請築鴻臚寺,兼愁虜出關。《登金陵臨江驛樓》年代:唐作者:張謂古戍依重險,高樓見五梁。

山根盤驛道,河水浸城牆。庭樹巢鸚鵡,園花隱麝香。

忽然江浦上,憶作捕魚郎。《宿李主簿》年代:唐作者:周賀獨樹倚亭新月入,城牆四面鎖山多。

去年今夜還來此,坐見西風嫋鵲窠。《題青龍寺》年代:唐作者:朱慶餘寺好因崗勢,登臨值夕陽。

青山當佛閣,紅葉滿僧廊。竹色連平地,蟲聲在上方。

最憐東面靜,為近楚城牆。《官舍初成》年代:宋作者:趙師秀為宅傍城牆,先求夏日涼。

鑿池容眾水,栽竹斷斜陽。官是三年滿,身無一事忙。

不知何補報,安坐恐難當。

7。與城牆有關的詩句

1。 時間摧殘出它的滄桑:但他仍雄立一方,如同一位怒目金剛。

他經歷過多少淒涼有風花雪月的繁華也有人走茶涼的悲傷。青苔是時間逝去的痕跡,古牆阻攔著敵人讓城市固若金湯。

2。 四時的古城牆景色常新,極能勾引人們的想往和掛念,對西安人,對異鄉人,對中國人,對外國人,沒有差別心,同樣給予微笑。3。 壽縣古城牆,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儲存完好的城牆之一。

由於壽縣地處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來一直是兵家爭奪的軍事重鎮。4。 城牆原為平磚砌築,解放後為了防洪,曾將區域性牆垣改用石塊壘築,近年,又陸續用石條進行了加固。

5。 作為古老歷史的見證,壽州人非常珍愛至今儲存完好的城牆。城牆為宋代重築,爾後迭有修葺。

城牆周長7174米,高為9。7米,底寬18—20米,頂寬6—10米。6。 在古城南門東牆上嵌著一塊石刻,上刻一個做行刺狀的武士,這就是“壽州內八景”之一的“門裡人”。

7。 佇立在寬闊的城垣上,極目遠望。在廣闊的天宇下,這古老的磚牆隨著群山萬壑綿延伸展,跌宕起伏。

8。 千百年屹立於此的長城呵,它是生命的記錄,歷史的見證。我猜想這地球上最長最堅固最渾厚的灰牆裡,一定包蘊著什麼。

它?莫不就是我們古老民族的偉大靈魂?9。 這城牆修得這樣高。修建城牆的國主認為,高聳的城牆給人以堅不可摧的印象,高大即是力量。

但如此具象的力量,敵不過一句話,敵不過這一代的衛國國主說:“我們投降罷。”10。 一面城牆,幾塊磚。

要是沒有那些歷史、那些傳說,它的價值就是我們看到的那樣,無需深究。11。 走過寂寞青春的城,輕撫斑駁的古城牆,試問流年裡多少鏡花水月,不覺間,悄然落傷心的雨。

12。 中國的禮法書籍規定城牆必須是方形的,坐落必須有致:城牆要開12座門以與12個月份相合,必須要有內城以供皇室居住。13。 過去的時光,停留在某一個角落,我一路追尋,透過古老的城牆,我看見了黑白色的我們,於是,我又一次微笑著感傷……14。 在雨中,走過厚重的元城牆,登上亙古佇立的大雁塔,走在朦朧的曲江池邊、都尋不到、那夢中的長安、那夢中的你。

15。 那古樸城牆,像是亙古就屹立在這裡一樣,百米高的牆面上早已佈滿了點點青苔,而這些青苔,正是時間逝去的痕跡,是歷經滄桑的最好佐證。16。 看真一點,起落有致的城牆,受不了歷史的重壓而微微佝僂著,無數的裂縫,叢生著雜草,雄偉只是軀殼,它荒蕪已久,一身炮彈的殘跡。

任何敵人都可一攻而下。17。 當我登上那古老的城牆,當我撫摸著腐朽的柱樑,當我興奮的倚欄遠望,總會有一絲酸澀衝上喉頭,總聽到有一個聲音大聲的說:記得嗎?你的祖先名叫炎黃。

18。 城牆四隅各築一角臺,西南角臺為圓形,其餘3個為方形。角臺突出牆外,建有比敵臺更為高大的角樓,表明其在戰爭防守中的重要地位。

19。 城牆每距120米設有凸出的敵臺,共有98座。現有93座。

敵臺上建敵樓,是守城將士休息、瞭望和作戰的場所。20。 西安城牆的成長和發展有其漫長的過程,後續的修建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西安城牆的歷史疊加,追溯源頭,完全可以延伸到1400多年前的隋唐時代,不應該因明時的修建包磚,便斷定僅有600餘年的歷史。

8。七絕古城牆詩中描寫的城牆是

一城開四門,五險守皇安。

都言不可破,時過境已遷。

古為禦敵築,今成民樂園。

憑欄望星晨,滄桑歲月轉。

(安虎)九宮四方城,橫豎權圈人。

城牆千萬磚,塊塊有深情。

修城因權貴,守城憑兵民。

牆高五六丈,牆上起高樓。

城南出君王,城北迎賓朋。

東門通商賈,西門兵車行。

角樓觀八方,敵臺設敵樓。

禦敵固金湯,生息可自由。

歷經千年風,荷城慰明月。

雲移風影動,風動城河清。

(王瓊韜)厚重偉岸古城牆,精美大氣四方方。

做人愛憎自分明,生離死別吼秦腔。

楞冷蹭倔豪義槓,直來直去熱心腸。

華夏源脈此獨存,全球人民都神往。

(《西安資訊大廈》曾經古城第一高,五十六層一地標。

巍巍矗立南二環,現代文明此驕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