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天蓮葉無窮碧——詠荷葉古詩詞賞析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9-27

接天蓮葉無窮碧——詠荷葉古詩詞賞析愛元素文化 2022-07-29

接天蓮葉無窮碧

——詠荷葉古詩詞賞析

王傳學

荷花荷葉是夏天一道亮麗的風景。荷花儀態萬千,香氣誘人,清麗雅緻,深受人們喜愛。荷葉也很美,亭亭傘蓋覆水,隨風翻卷綠波,給人視覺衝擊。

在古詩詞中,有許多讚美荷葉的佳作。

晉代詩人張華的《荷》詩,狀寫茂密繁葉:

荷生綠泉中,碧葉齊如規。

問風蕩流霧,珠水逐條垂。

荷生長在綠色泉水中,荷葉碧綠圓齊,狀如圓規所繪。隨風搖擺,薄霧流動,露珠隨著葉脈流動,滴到水中。詩人觀察細緻,描繪生動,表現了荷葉的形態美。

唐代詩人人郭震的《蓮花》一詩,生動地勾勒出荷花荷葉順乎自然、不假雕飾的風度:

臉膩香薰似有情,

世間何物比輕盈。

湘妃雨後來池看,

碧玉盤中弄水晶。

詩的前兩句寫荷花顏色豔麗,香氣襲人,似有情意,世上沒有什麼花木能比得上她的輕盈美麗。後兩句寫荷葉,形象優美。雨後荷葉上的水珠就像璧玉盤上的水晶一樣晶瑩剔透,連女神湘妃娥皇、女英也臨池欣賞。展現了荷葉的迷人風姿。

唐代詩人劉摯的《湖上口號》寫到:

綠荷深不見湖光,萬柄清風動晚涼。

莫恨細葩猶未爛,葉香原是勝花香。

茂密的荷葉遮住了湖面,萬柄荷葉在晚風中搖動,送來一陣陣清涼。不要為荷花開得不燦爛而遺憾, 荷葉的清香本來勝過荷花的花香。詩人認為荷葉的香味勝過荷花的香味,表達了對荷葉的極度喜愛之情。

唐代詩人李群玉的《蓮葉》也寫得很動人: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在君塘下種,埋沒在春蒲。

詩人 讚美了蓮葉根美如玉、葉承露珠的美好形象。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贈荷花》,讚美荷葉荷花的相互交映:

世間花葉不相倫,

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

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

翠減紅衰愁殺人!

我國民間長期流傳著這樣的諺語:“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李商隱的這首七言古詩,形象地表現了和這諺語相似的可貴思想。

詩的前兩句寫花與葉的兩種不同的命運。總寫花的萬幸和葉的不幸,以它們的“不相倫”反映出荷花獨特品質的可貴:講到花和葉,人們一般總把它們分別看待,對花,欣賞不已、關懷備至,而對葉,則不屑一顧,於是,花入金盆,精心呵護,澆水浴日,不厭其繁,葉呢,則不聞不問,任其凋落,萎而入土,化作塵埃。由此,再隆重推出荷葉荷花的情誼:碧綠的荷葉,由剛剛露出尖尖角,慢慢地卷舒伸展;而粉紅的荷花,則由似箭的花苞漸漸地綻開、怒放,它們開合伸卷,出於自然,搖曳多姿,盡態極妍,葉映花紅,花襯葉綠,其景其境,美不勝收。詩人由衷地讚歎:“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他多麼希望,花紅葉翠,久盛不衰,直到翠減紅退,依然光彩照人。透過這樣的描繪,我們看到,荷真的不同一般花木,它們的花葉同榮同衰、堅貞不渝,於眾花中獨樹一幟,表現出自己的獨特風韻。

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讚美高潔脫俗、不媚於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這首詩,卻詠了荷葉“任天真”的品質,藉以歌頌真誠而不虛偽的美德。

宋代詩人歐陽修的《荷葉》,寫出了荷葉護花的深厚情意:

池面風來波瀲瀲,

波間露下葉田田。

誰於水面張青蓋,

罩卻紅妝唱採蓮。

風吹池面,波光瀲灩,碧波中露出了圓圓的荷葉。詩人驚奇地發問:是誰在水面上張開綠色的傘蓋,為水中的荷花遮住驕陽?將荷葉護花、荷花貼水映日的動人景象描繪得栩栩如生。

北宋詞人周邦彥的《蘇幕遮》上片,寫雨後荷葉,生動傳神: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 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這首詞雖寫久居汴京與消夏思歸的情思,卻以描繪荷花的風神而著稱於世。被王國維譽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詩歌以雨後荷花為描繪物件,三言兩語,便使雨後荷塘的美景一一盡現。

上片寫醒後之所感、所聞、所見。“葉上初陽幹宿雨”三句是詞中的重點,是詞人來至戶外之所見。“初陽,接“晴”,“宿雨”承“溽暑”。荷葉上反映出旭日的光彩,進一步把“晴”字形象化、具體化了。“宿雨”的被蒸發、被曬乾,不僅在點染“晴”字,同時還扣緊“溽暑”這一季節特點。這句很象特寫鏡頭,連荷葉上的雨滴以及雨滴被“幹”掉的過程也都被攝進畫面。形象如此逼真!“水面清圓”是“葉上”一句的擴大。詞人把鏡頭遠遠拉開、推高,然後居高臨下,俯視整個荷塘,終於攝下那鋪滿水面的圓圓荷葉。繼之,又把鏡頭拉下,轉移角度,進行水平攝影,鏡頭在水面上緩緩推進:那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葉,彷彿由什麼人高高擎起,在晨風中搖曳生姿,在鏡頭面前紛紛後退。這三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運用不同的鏡頭攝下了荷花豐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讚美這幾句說:“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

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用極富想象力的語言,令讀者在對鋪天蓋地的蓮葉和紅彤彤的荷花的憧憬中,領略到六月西湖獨特的風景: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衝擊力。蓮葉無邊無際,彷彿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 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於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後實的效果,讀過之後,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