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11-29

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金色盛典歷史 2022-06-19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①。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②。

客行雖雲樂③,不如早旋歸④。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⑤,淚下沾裳衣。

①羅床幃:指羅制的床帳。羅質輕薄透光,所以在床上才能看見明月的“皎皎”。②攬衣:猶言披衣。③客行:指出門在外。④早旋歸:很快地回去。旋:轉。⑤引領:抬頭。

月亮高高地懸掛在夜空是那麼的明亮,月光如水一般地照在我的床帳上。

心懷愁緒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披衣下床繞室沉思彷徨。

羈旅他鄉縱然有千般的快樂,也不如早早地返回故鄉。

推門出戶獨自感嘆徘徊,能夠向誰訴說這滿肚的愁思呢?

抬頭悵望無奈還是回房吧,淚如雨下沾溼了自己的衣裳。

前兩句超像“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其實古時候的文人也挺沒有意思的,大晚上的,沒電燈沒微信,要是沒有兄弟聚一聚,聊聊天或是喝喝小酒,一個人呆在(尤其是異鄉),再加上心思又重想得又多,睡不著確實難熬……不過有幾句好詩文出口,也不算辜負了一片明月光了。

然而這月亮,既照了古人又照了現世。照得多少人夜不能眠,照得多少人大發詩興……好我忽然想去讀《春江花月夜》了,據說那裡的月光也十分迷人呢~

古時的明月其實和現在不同。現代社會的夜晚,空氣汙染與光汙染的雙重加持,罩得月光已經模糊,何況人眼已經習慣高瓦數的電燈,甚至廣場中間白的發亮的熾燈, 哪怕回到鄉下,也總覺得月亮的那點光色乏善可陳 。可古時的明月是和現在不同的,它就是夜晚唯一清澈的光源,萬頃黑暗中唯一一個或鉤或圓的切口,一絲如豆的燭光跟它比,搖搖晃晃地簡直就像個三歲孩子,不堪一擊~所以,古時的人們才會 沉浸式的體驗月光 ,讓月亮掛在枝頭,印在江水,隔過珠簾;讓月光散在沙汀,透過羅帳,瀉於床邊……所以,你必要回歸古人的情境,才能深切體會他們眼中,心中月亮的重量。今日之月仍靜默無言, 但它承載了多少代詩人舉頭仰望的目光,吐納了多少代詩人的千思萬緒 。這讓我面對今日之月時,竟也一時靜默,唯有心裡不斷掏出古人寫月的詩,籍此連線月色的精魂。如果月色忽而晦暗了一下,那麼一定是它也陷入了同一首詩的回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