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幫我翻譯下面的古文,要快!!!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1-10-15

請幫我翻譯下面的古文,要快!!!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05-04 回答

基本上 看書 先必須 熟讀

(熟到)使書中的語言都像出自我的口中。

接著 細心的思考

達到使書中的中心思想都像發自我的內心,

然後 可以有所獲得。。。

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綜合下句,這句不用翻譯),就是說讀得熟,則不用解說,自己就知曉其中的含義了。

我(這裡的“常”寫錯了 應該是“嘗”)曾經說,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如果心不在焉,則看得不夠仔細,心眼不專一,就只能隨意朗讀,是記不住的,就算背下來了,記憶的時間也不會長。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如果到了,眼口怎麼會不到呢?

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種植芝蘭散滿香氣的屋子裡一樣,時間長了便聞不到香味,所謂已經與他同樣了(即本身也充滿了香氣);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賣鮑魚的地方,時間長了也聞不到臭了,也就與他一樣了(也是融入到環境裡了);藏丹藥的地方時間長了會變紅,藏漆的地方時間長了會變黑,也是環境影響使然啊!所以說真正的君子必須謹慎的選擇自己處身的環境。

第一個是誰寫的?我對這種古文運用能力 真是。。。 民國時代的文言白話雜合體

第二個是孔子

請幫我翻譯下面的古文,要快!!!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05-04 回答

第一則:

【原文】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義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至於文義有疑,眾說紛錯,則亦虛心靜慮,勿遽取捨於其間。先使一說自為一說,而隨其意之所之,以驗其通塞,則其尤無義理者,不待觀於他說而先自屈矣。復以眾說互相詰難,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則似是而非者,亦將奪於公論而無以立矣。大率徐行卻立,處靜觀動,如攻堅木,先其易者而後其節目;如解亂繩,有所不通則姑置而徐理之。此觀書之法也。

凡讀書,須整頓几案,令潔淨端正,將書冊齊整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仔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子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譯文】

看書大多數都必須先要熟讀,讓書上的語句都好像出自於我的嘴巴。緊接著就精心地思考,使它的道理好像都出自於我的心裡所想的,這樣以後可以有所收穫了。至於那些對於文章道理有疑惑的地方,各家說法紛繁錯雜,就也要虛心靜靜思索,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各家意見中確定誰對誰錯。先假定一種說法自己單獨列為一說,然後順著文章的思路去想,來驗證它思路的通暢和阻塞。那麼那些特別沒有道理的說法,不等到和其他的學說相比較,就已經自己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論互相詰問反駁,然後尋求它的道理的穩妥,來考證它的正確或錯誤,那麼好像是對其實是錯的,也將被公眾承認的說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了。一般情況下,慢慢地停下來看,用平靜的心態來觀察發展變化,像攻擊堅硬的木頭,先攻擊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擊它的關鍵之處;像解開纏亂在一起的繩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暫且放在那兒慢點去處理它。這就是看書的方法。

凡是讀書,必須先整理好讀書用的桌子,使桌子乾淨平穩,把書冊整整齊齊地放在桌子上,讓身體坐正,面對書冊,仔細從容地看清書上的文字,仔細清楚地朗讀文章。必須要讀得每個字都很響亮,不可以讀錯一個字,不可以少讀一個字,不可以多讀一個字,不可以讀顛倒一個字,不可以勉強硬記,只要多讀幾遍,就自然而然順口而出,即使時間久了也不會忘記。古人說:“讀書讀了1000遍了,它的意思就出來了。”就是說書讀得熟了,那麼不依靠別人解釋說明,自然就會明白它的意思了。我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書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不專心一意,卻只是隨隨便便地讀,那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緊。心已經到了,眼口難道會不到嗎?

第二則:

和品行優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了擺滿芳香的蘭花的房間,久而久之聞不到蘭花的香味了,這是因為自己和香味融為一體了。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進入了放滿臭鹹魚的倉庫,久而久之就聞不到鹹魚的臭味了,這也是因為你與臭味融為一體了。

請幫我翻譯下面的古文,要快!!! 情顛大聖 1級 2008-05-04 回答

敘  畫

承蒙顏光祿大夫賜信。

因為圖畫不居於技術的行列,畫成當與聖人的經典《易》象同體。但是擅長篆書和隸書的人,卻自以書巧為高。我這裡要並辯它們的光輝價值。考核書法與繪畫是相同的。

一般談繪畫的人,競相追求客觀世界中物象的外形局勢而已(這是不夠的)。況且古人作畫,就不是用以安排城域,指辯方州,標註大山和高地,劃分湖泊和河流。本來形、神是結合著的一體,不可分。而動變者是人心的作用。神無所見,所以寄託於不動的形內。

由眼睛欣賞景緻,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所以所見之景是不能周至的(譬如“太虛幻境”、“方丈”等理想境界,非目能見,為了解決這個缺憾),於是乎,以一管之筆,模擬雖不客觀存在但存在於想象中的山水之體。以想象的山水景緻中的一部分形狀,畫到畫面上,變成眼見之明。用筆上下揮動,曲狀以表達嵩山之峰;用筆縱橫奔放,可以表達出神仙境界那樣的美景;用筆急起疾猝,易於表現華山那樣險峰挺拔之勢;用筆邪曲一點,可以表現出山上突出的大石頭。山的高、低、平、窪、深、淺、突、邪,猶如人的眉額頰輔,又像少女面上含笑的酒渦。孤巖蒼鬱秀美,似在噴吐雲霧。

透過橫變縱化的苦心構思,動變之勢在心中產生了。“前有矩後有方”,根據前面各方面的構思畫出來,山水的大體便出現了。然後點綴些寺廟、道觀、車、船。但不能亂畫,要器以類聚,即寺廟、道觀要畫在山腰裡,車要畫在路上,船要畫在水中。還可以點綴些犬馬禽魚,也要根據情狀加以區分。

以上便是繪畫的大概情況。

望著畫面上的秋雲,神情飛揚;面臨畫面上的春風,思緒起伏。即使有最高階的音樂,最珍貴的寶玉,怎麼能比得上圖畫之萬一呢?翻閱圖冊,效果大異於《山海經》裡面的圖經。(畫面上)綠樹遇風似揚起林濤,白水似激盪于山澗。

啊!難道僅僅是運用手掌的工夫,也更是畫家的構思、想象、精神、智慧、思想、感情等等傾注到畫面上來的緣故啊!

這就是畫的情實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