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話出自哪裡?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1-10-11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話出自哪裡?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02-08 回答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註釋:

類:同一類。

同類的東西聚在一起,人按照其品行、愛好而形成團體。

指好人總跟好人結成朋友,壞人總跟壞人聚在一起。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分句

出處:《易經·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繫辭傳

繫辭上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執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歷史上使用: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張孝基陳留認舅》:“自古道:物以類聚。過遷性喜遊蕩,就有一班浮浪子弟引誘打合。”

參考資料:http://wenwen。sogou。com/z/q768950479。htm?fr=qrl3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話出自哪裡? 南郭先生 1級 2018-12-01 回答

意思是說同類的東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開、現在多比喻壞人相互勾結在一起。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名叫淳于。他博學多才,能言善辯,被任命為齊國的大夫。他經常利用寓言故事、民間傳說、山野軼聞來勸諫齊王,而不是透過講大道理來說服他,卻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齊宣王想攻打魏國,積極調動軍隊,徵集糧草補充兵源,使得國庫空虛,民間窮困,有的百姓已經逃到其它國家去了。淳于對此十分憂慮,他就去求見齊宣王.齊宣王愛聽故事,淳于投其所好,說:“臣最近聽到一個故事,想講給大王聽、”齊宣王說“好啊,寡人好久沒聽先生講故事了、”淳于說;“有一條叫韓子盧的黑狗,是普天下跑得最快的狗。有一隻叫東郭逡的兔子,是四海內最狡猾的兔子、有一天,韓子佔追逐東部退,繞著山跑了三圈,又翻山頂來回追了五趟,兔子在前面跑得精疲力盡,狗在後面追得力盡精疲,雙雙累死在山腰,一個農夫看見了,沒花一點力氣,就獨自得到了這個便宜、”齊宣王聽出淳于語中有話,就笑著說;“先生想教我什麼呢?”淳于說;“現在齊、魏兩國相持不下,雙方的軍隊都很疲憊,兩國的百姓深受其害,恐怕秦、楚等強國正在後面等著,像老農一樣準備檢便宜呢。”齊宣公聽了,認為很有道理,就下令停止進攻魏國。 齊宣王喜歡招賢納士,於是讓淳于舉薦人才。淳于一天之內接連向齊魯王推薦了7位賢能之士。 齊室王很驚訝,就問淳于說:“寡人聽說,人才是很難得的,如果一千年之內能找到一位賢人,那賢人就好像多得像肩並肩站著一樣;如果一百年能出現一個聖人,那聖人就像腳跟挨著腳跟來到一樣、現在,你一天之內就推薦了7個賢士,那賢士是不是太多了?” 淳于回答說“不能這樣說。要知道,同類的鳥兒總聚在一起飛翔,同類的野獸總是聚在一起行動。人們要尋找柴胡、桔梗這類藥材,如果到水澤窪地去找,恐怕永遠也找不到;要是到梁文山的背面去找,那就可以成車地找到、這是因為天下同類的事物,總是要相聚在一起的。我淳于大既也算個賢士,所以讓我舉薦賢士,就如同在黃河裡取水,在燧石中取火一樣容易、我還要給您再推薦一些賢士,何止這七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