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憂臣辱,君辱臣死”是什麼思想,為什麼在中國曆經千年現在甚至還有那樣的影子存在?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1-10-17

“君憂臣辱,君辱臣死”是什麼思想,為什麼在中國曆經千年現在甚至還有那樣的影子存在?我來跟你談談情 2020-12-28

這是封建制度下的忠君思想,它是一種“愚忠”。

忠在儒家思想中佔有重要地位。僅《論語》一書中,忠便出現了十八處之多。儒家的忠最初並不是專指忠君,而只是一種君子修身的準則。

比如: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說,身為君子,要時刻保持警醒,反躬自省,防止自己出現不忠舉動,對朋友不守信用或不讀書。

而這裡對於忠的論述,也主要側重於對人的忠誠。這是對儒家弟子的要求,使他們做事盡心盡力,不要三心二意。

《論語-子路》中說: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意思是說生活起居要有嚴格規定,做事要時刻保持禮數,和人交往更要時刻忠誠 ,即使到了蠻荒的地方居住,這些法則也不能丟棄。

孟子對於忠作出了進一步解讀,他在《孟子-滕文公上》中說,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意思是說勸人向善,就是對天道的忠實,為天下人謀福利,就是仁愛。這也是儒家思想的又一大代表人物對忠的解讀,從中可以看到,儒家所推崇的忠,仍然沒有愚昧和迂腐的地方,甚至沒有專門提到忠君這層意思。

對於忠君,先秦儒家也並不迂腐,因為當時的儒家思想雖然主張“忠君”,但並不主張“愚忠”。比如,孔子主張“法先王”,也就是認為當時的社會制度應該恢復周朝時期的禮法,對於那些犯上作亂、破壞禮法的人,孔子十分厭惡。當時有一個諸侯僭越禮法,按天子的規格使用儀仗,孔子就曾發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怒斥。

意思是說,如果這樣的行為都可以忍受,那麼還有什麼事情不能忍受呢?

但與此同時,孔子在《論語-憲問》中,又有“勿欺也,而犯之”的言論。意思是說,君王有錯誤的地方,不要隱瞞不說,這樣就等於是欺騙他,而要向他提出諫議,並且做好冒犯他的準備。

此外,孔子還特意提到微子、箕子和比干。其中微子向商紂王進諫未果而退隱;箕子進諫未果而不問朝政;比干進諫徹底觸怒了商紂而遭殘殺。

孔子認為他們對於天下蒼生和天下大道都是忠的,而且也不認為他們對商紂王的冒犯有失禮法,反而大加讚揚。所以孔子又提出了“以禮待君”和“以法侍君”。意思是說,如果君主賢明,就一心侍之;如果君主不賢明,就只能按照禮法行事。

漢武帝時期是儒家思想的一次大換血時期。儒學大家迎合漢武帝,標榜君權神授,理出“三綱五常”。雖然儒家因此而一躍成為眾家之道,並長期主宰我國傳統思想,但儒學也從此成為了帝王的愚民之學。

君權神授,就是把皇帝的權力放在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質疑。質疑就是不忠,不忠就要受到社會道德甚至是法的責難,這就不可避免地使皇帝的權力失去了監督和限制。

而儒家思想,也就成為了徹頭徹尾的皇家統治工具,百姓卻在統治者的淫威下越來越奴化,越來越愚昧,以至於要將自己的權利和幸福完全寄希望於統治者的賢明。

“君憂臣辱,君辱臣死”是什麼思想,為什麼在中國曆經千年現在甚至還有那樣的影子存在?

擴充套件資料

忠誠問題是武人與主君關係最重要的命題之一,儒家關於忠誠的認識顯然是不同於傳統貴族以及封建集權逐漸加強的傳統忠誠觀。“忠”概念的成立,沒有血統親疏和等級高下的前提,從理論上說其實質是標誌著一種公正原則和平等精神的。

不過從後來的道德發展程序來看,“忠”又成為使一種新的等級制度空前強固的觀念形態。西周文字中的“忠”被看作是以政治標範角色教示後人的先古賢臣們最為突出的政治品德。儒家所倡導的忠誠,是保留了傳統的宗族觀念的忠誠。

《禮記·喪服》有“門內之治,恩掩義;門外之治,義斷恩。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貴貴尊尊,義之大者也。”在儒家看來,宗法內的關係顯然是優先宗法外新發生的君臣關係。這一觀點得到郭店簡的印證。

簡文先列夫婦後敘君臣,這種由自然而社會的順序,或者叫先“門內”後“門外”的順序,包含著儒家特有的重血緣、重生生和本末先後的觀念,是很值得玩味的。同時楚簡對三大關係六個方面,都提出了對等的要求。

孔子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這個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思。尤有進者,竹簡還提出,絕君不一定必得為父,不為父也可絕君。因為他認為,君臣是一種朋友關係,一種互相選擇的關係,所謂“友,君臣之道也。”“君臣、朋友,其擇者也。”除了繼承傳統宗法關係之外,儒家對武人與主君的關係又構建了不同的詮釋體系。

《論語·憲問》中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論語·先進》記,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作為孔子後學,孟子提出與孔子截然不同的理論,他由仁義忠信構建的天爵超越世俗的人爵,並承認貴族宗室對君王的牽制力,另指出區別於舊時貴戚之卿的異性之卿。《孟子·萬章下》中齊宣王問卿。

孟子曰:“王何卿之問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貴戚之卿,有異姓之卿。”王曰:“請問貴戚之卿。”曰:“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王勃然變乎色。曰:“王勿異也。王問臣,臣不敢不以正對。”王色定,然後請問異姓之卿。曰:“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脩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脩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

荀子則進一步分析出武人應有選擇地對待不同政治型別的君主,《荀子·臣道》記,事聖君者,有聽從,無諫爭;事中君者,有諫爭,無諂諛;事暴君者,有補削,無撟拂。迫脅於亂時,窮居於暴國,而無所避之,則崇其美,揚其善,違其惡,隱其敗,言其所長,不稱其所短,以為成俗。

《詩》曰:“國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此之謂也。並區分出武人作為人臣本身的層次差異,《荀子·大略》:“下臣事君以貨,中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另外《荀子·勸學》對武人本身提出要求“行衢道者不至,是兩君者不容。

值得注意的是,儒家文獻中在論述君臣關係時依然存在矛盾的地方,如《禮記·曲禮下》:“為人臣之禮,不顯諫。三諫而不聽,則逃之。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而《禮記·檀弓上》指出:君子曰:“謀人之軍師,敗則死之;謀人之邦邑,危則亡之。”

“君憂臣辱,君辱臣死”是什麼思想,為什麼在中國曆經千年現在甚至還有那樣的影子存在?手機使用者7bc1a 2012-06-26

君主憂慮,是做臣子的屈辱;君主受辱,做臣子的應以死的決心相守。

“君憂臣辱,君辱臣死”是什麼思想,為什麼在中國曆經千年現在甚至還有那樣的影子存在?1457275653 2013-05-25

成語解釋

封建禮教認為,帝王遭受恥辱,臣僚應當死節。

成語出處

《國語·越語下》:“臣聞之,為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

成語簡拼

jrcs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舊禮教規定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 義 詞

主辱臣死

成語例子

“君辱臣死”,吾被李傕所殺,乃分也!(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三回)

英語翻譯

The minister would rather die than see his monarch humiliated。

“君憂臣辱,君辱臣死”是什麼思想,為什麼在中國曆經千年現在甚至還有那樣的影子存在?一刻永遠523 2012-06-26

這是封建制度下的忠君思想,它是一種“愚忠”,

一種思想的產生和發展有其特殊環境和背景,它的滅亡也需要足夠的時間。

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問喲,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 (*^__^*)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