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的〈踏莎行〉這首詩中的“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的描寫有什麼特點?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曲藝
  • 2021-09-25

秦觀的〈踏莎行〉這首詩中的“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的描寫有什麼特點?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0-07-13 回答

本篇即景生情,寓情於景,語言情新洗煉,風格婉轉含蓄,在藝術上達到很高的境地。

緣情寫景,劈面推開一幅悽楚迷茫、黯然銷魂的畫面:漫天迷霧隱去了樓臺,月色朦朧中,渡口顯得迷茫難辨。“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互文見義,不僅對句工整,也不只是狀寫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失”、“迷”二字,既準確地勾勒出月下霧中樓臺、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寫出了作者無限悽迷的意緒。“霧失”、“月迷”,皆為下句“望斷”出力。“桃源望斷無尋處”。

詞人站在旅舍觀望應該已經很久了,他目尋當年陶淵明筆下的那塊世外桃源。桃源,其地在武陵(今湖南常德),離郴州不遠。詞人由此生聯想:即是“望斷”,亦為枉然。著一“斷”字,讓人體味出詞人久佇苦尋幻想境界的悵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他的《點絳唇》,諸本題作“桃源”。詞中“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寫的當是同樣的心情。“桃源”是陶淵明心目中的避亂勝地,也是詞人心中的理想樂土,千古關情,異代同心。而“霧”、“月”則是不可克服的現實阻礙,它們以其本身的虛無縹緲呈現出其不可言喻的象徵意義。而“樓臺”、“津渡”,在中國文人的心目中,同樣被賦予了文化精神上的蘊涵,它們是精神空間的向上與超越的拓展。詞人多麼希望藉此尋出一條通向“桃源”的秘道!然而他只有失望而已。一“失”一“迷”,現實回報他的是這片霧籠煙鎖的景象。“適彼樂土”之不能,旨在引出現實之不堪。

秦觀的〈踏莎行〉這首詩中的“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的描寫有什麼特點? 青春┌不歡而散 1級 2018-12-21 回答

北宋·秦觀 《踏莎行·霧失樓臺》

北宋·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宋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悽楚迷茫的人生,悲傷絕望的心境。秦觀,浸透了愁苦和淚水的男子,小山之後又一位古之傷心人。他的憂傷,如涓涓細水,在詩詞中緩緩流淌。他的生命,如片片落葉,在風雨中默默飄逝。他的纖弱,讓人同情,他的憔悴,令人心痛。他眉間的愁結,沒人能抹平。他心中的怨恨,無計可消除。他身著長衫,獨立寒風中,淚流滿面,用鮮紅的心靈,向我們訴說著他的悲苦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