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魚為什麼不能生活在水裡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體育
  • 2021-09-22

淡水魚為什麼不能生活在水裡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8-06-13 回答

淡水魚在海水中是脫水而死的。而 海水魚在淡水中是被撐死的。

一般說來,地球上海水的含鹽濃度為16—47(一般為35),而淡水的含鹽濃度只有0。01-0。5,兩者相差懸殊。

海水魚魚體組織的含鹽濃度比外界海水的含鹽濃度要低得多,由於海水中有大量鹽分,故比重高、密度大。根據滲透壓原理,海水魚魚體組織中的水力,將不斷地從鰓和體表向外滲出。為了保持體內水分平衡,海水魚便不得不吞食大量海水,以彌補體內的失水。然而,由於大口大口地吞食海水,進入魚體內的鹽分也大大增加了,這樣,海水魚除了從腎臟排除掉一部分鹽分外,主要還是依靠鰓組織中的“泌氯細胞”來完成排鹽任務。此外,也有一些海水魚,主要是軟骨魚類,如鯊魚,則將代謝後的氮化物,以尿素形式貯存於血液中,使血液濃度增高,滲透壓也變得與海水相當,這樣,也就不存在吞水和排鹽問題了。

淡水魚與海水魚大不一樣,淡水魚魚體組織的含鹽濃度比外界談水的含鹽濃度要高,也就是說,淡水的含鹽濃度低、比重低、密度小,根據滲透壓原理,外界淡水將不斷地大量進入魚體,為此,淡水魚只有透過腎臟,將過多的水分排出體外。

有些魚類是可以的,如大馬哈魚,七彩鮭魚,鰻魚等。這些魚稱為廣鹽性生物。

廣鹽性生物指生物可耐受外界廣闊範圍的鹽分濃度變化而能生活的性質。具有這種性質的生物,稱為廣鹽性生物。棲息於河口附近淡海水域的生物,幹沙灘及大型水庫的生物,往返於江河和海洋的迴游魚類等,均屬於此類生物。動物要耐受外界環境鹽分濃度的變化,有二種方法,第一是滲透適應型,常見的有棲於淡水海濱的體表滲透性高的無脊椎動物,例如貽貝、沙蠋屬(Arenicola)蠶等,它們均能生活於100%至20—30%的海水水域,體液濃度與外界濃度為等滲的。另外,半陸生性的寄居蟲能在50—200%的海水中生活。第二是滲透調節型,如鰈類(Pleuronecti-formes)、鯔屬(Mugil)、虎魚屬(Gobius)、鱂魚屬(Oryzias)、大馬哈魚屬(Oncorhynchus)、鰻鱺屬(Anguilla)等硬骨魚類,均能生活於淡水或10%海水至100—200%的海水中,而其體液濃度維持恆定。無脊椎動物,如棲息於河口的Palaemonetesvarians可在2—110%海水中、棲於內陸鹼水湖的Ar-temisia salina在10%的海水至飽和鹽水中,能比較穩定地維持其體液濃度而生存。在植物,蘆葦等就是屬於廣鹽性植物。

與之相對的就是狹鹽性生物,指生物對外界鹽度變化的耐受能力不大,往往只能生活於一定鹽度的環境中,這性質稱為狹鹽性。許多海洋無脊椎動物和外洋性魚類均為狹性生物,特別是深海生物,因為只生活在鹽度一定的海水中,其狹鹽性更為顯著。淡水動物的體液滲透濃度雖然比外界為高,但許多在比體液濃度高的條件中因缺乏排出浸入體內鹽類的能力而不能生存,所以也是狹鹽性生物。

引起魚類洄游的原因很多,外界環境條件是重要的因素,但是魚類本身生理上的要求則是主要的因素。各種魚類的生理情況不同,魚類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命和新陳代謝,就必須按照本身的生理要求,隨外界環境的變化而作有規律的洄游。一般可以分為生殖洄游,適溫洄游,索餌洄游

淡水魚為什麼不能生活在水裡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8-06-13 回答

誰說不能 不生活在水裡還是魚嗎

淡水魚為什麼不能生活在水裡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8-06-13 回答

難道還要跑到陸地上來生活不成?

淡水魚為什麼不能生活在水裡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8-06-13 回答

蒙,因為它從不長腦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