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與色彩的極致美學| 哥特式藝術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體育
  • 2022-12-13

光與色彩的極致美學| 哥特式藝術承吉凌8580 2022-06-30

“哥特式”(Gothic)一詞在16世紀時指代一種被認為是源自哥特人(Goths)的建築風格。哥特人在中世紀早期佔據著北歐地區,該風格在阿爾卑斯山脈以北表現得最為明顯。城市的日益發展繁榮,大教堂作為主教升座之地的日趨重要。

哥特式藝術

哥特式風格於12世紀中期興起於巴黎周邊地區。一百年間,歐洲大部分地區都採用這一風格。人口增長、城市擴張與大教堂日趨重要都是哥特時期的特點。此時歐洲的王公貴族征服的領土日益擴大,對王位的爭奪引發了英法之間的一系列戰爭,即百年戰爭。在歐洲的某些地區,戰爭阻礙了藝術的發展。及至1400年,哥特式藝術開始衰退,1550年,哥特式藝術幾乎絕跡於歐洲大陸,唯有英格蘭照舊。

法國早期哥特式藝術

建築在形成統一的哥特式風格中起到了主導作用。聖德尼皇家修道教堂於12世紀上半葉建在巴黎城外,它優雅的建築形式和寬大的窗戶與羅馬式風格的厚重堅固形成對比。巴黎聖母院緊湊和諧的平面佈局是早期哥特式風格的又一重要例項。

聖德尼:絮熱與哥特式建築的開端

聖德尼修院教堂是一座王家修院教堂,正位於巴黎城邊。教堂建立於8世紀晚期,具有宗教與世俗的雙重聲望,是法國使徒聖德尼之墓的所在地,也是加洛林王朝的主要紀念堂。這座在歷史上享有盛名的教堂於1137至1144年間重建,主持者是修道院長絮熱。他雄心勃勃的重建計劃旨在強調聖德尼修道院與法國君主之間的關係。

迴廊與唱詩班區使聖德尼教堂內部的輕盈與明亮使它從早期教堂中脫穎而出。建築結構較之羅馬式建築的厚重堅固,顯得優雅而且幾乎毫無重量。

在絮熱心中,聖德尼教堂的奧義在於物質王國是通向精神冥想的臺基這一信仰,於是,透過教堂彩色玻璃窗進入的昏暗而宛若珠寶的光線,會將觀者帶入“宇宙中某個奇異的地方,既不完全屬於混沌的世間,也不完全屬於純潔的天堂”。聖德尼教堂唱詩班區設計的成功不僅在於建築上的出眾,而且也在於其所造成的極大的心理震撼。

絮熱與中世紀建築師儘管絮熱不是建築師,缺乏專業訓練,但他是建築專案的總負責人。在12世紀,“建築師”一詞的含義與這個詞的現代意義迥然不同。中世紀的人們認為,建築專案的總負責人就是建築師本人。甚至於作為宇宙創造者的上帝,有時也會被認為是運用建築工具的建築師。

沙特爾大教堂

將近1145年時,沙特爾的主教開始興建一座奉獻給聖母瑪利亞的新風格大教堂,其為絮熱院長摯友,具有與之相同的觀念。50年之後,一場大火席捲了幾乎整座教堂,只有東端的地下禮拜堂與西立面儲存下來。沙特爾大教堂西立面背後建於12世紀中期的建築,而毀於1194年的火災。

西立面

倖存下來的西立面在很多方面都與聖德尼教堂相似,由成雙和成三的單元構成,是清晰性的典範。

在沙特爾大教堂的西大門上,自然主義似乎源自對羅馬式藝術中稀奇古怪的惡魔式形象的對抗,人物肅穆與體量增加。側壁雕像將三座大門構成了一個連續序列,表現的是聖經中的先知、國王與王后。其目的在於宣稱法國的統治者是舊約王族在精神上的後裔,在於強調神父(或主教)的神權與國王的世俗權力之間的和諧,而這些都是之前由絮熱院長所提出的理念。

拉昂大教堂

拉昂大教堂始建略早於1160年。

拉昂大教堂內部立面包括中堂連拱廊、樓廊、三聯拱廊和高側窗四部分,這些特徵都可以在羅馬式建築中找到,但從未集中體現在同一座建築之中。四層疊加是哥特式的創新,這種疊加減輕了牆體的重量。拉昂大教堂中堂的近正方形開間上覆蓋著六分拱頂,這一安排延續了羅馬式建造者在卡昂聖艾蒂安修院教堂與達勒姆大教堂所開始的建築試驗。

巴黎聖母院

建築始建於1163年。巴黎聖母院極其緊湊簡潔,達到了羅馬式建築或者早期哥特式建築所無法企及的和諧一致。

與中堂相交的耳堂僅略微超出西立面的寬度,縮減牆面空間、增加建築光照量。寬大的高側窗與輕盈纖細的形式使得中堂牆壁看起來似乎薄得驚人,達成了輕盈的效果。教堂內部立面對垂直感的強調也是明晰的哥特式特徵。垂直感不僅出自中堂的實際比例,而且還基於對上升動勢持續反覆地強調,以及顯而易見的輕鬆從容,高度感由此獲得。

巴黎聖母院外部最為宏大的部分就是其西立面,除雕刻以外,基本保持原貌。雕塑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遭到嚴重破壞,現大致修復。西立面的所有細節都結合成為有序的整體。

法國盛期哥特式藝術

13世紀,法國保持著穩定的政治與經濟環境,為促生具有重要雕刻裝飾的大型建築提供了理想的環境。沙特爾大教堂的火災後重建標誌著哥特式建築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法國的亞眠大教堂與蘭斯大教堂強調垂直性和透明感,也是盛期哥特式藝術的傑出範例。

沙特爾大教堂的重建

1194年大火之後,對沙特爾大教堂的重建標誌著哥特式建築發展中的又一個階段。新工程在短短26年就基本完工。地下禮拜堂中珍藏著沙特爾大教堂最為重要的財產:傳說中耶穌降生時,聖母瑪利亞所穿長袍的殘片。沙特爾的這座大教堂就敬獻給聖母。這件聖物奇蹟般地倖免於1194年的大火,吸引了來自全歐洲的朝聖者。

參加禮拜的人群從原來的西大門進入教堂,經過相對低矮的前廊,需要一段時間才能使自己的眼睛適應教堂內部的昏暗。日常生活的喧鬧聲被隔在門外,建築內最初被奇異地消音了。當他們從這種迷幻的效果中恢復過來,他們會看到一瞥微弱的光線,指引他們進入巨大洞穴般的教堂。這一過渡微妙而深刻,強調了進入教堂的重大意義。

沙特爾大教堂重建的中堂,是成熟期或盛期哥特式建築的首件傑作。沙特爾聖母堂的設計師們去除了樓廊,在牆壁上採用了三層立面結構。附於墩柱的壁柱強調著垂直線條的延伸感,如同一張輕柔的網,舒展於纖細的拱肋之上。

沙特爾大教堂的扶壁也只見於建築外部。在側堂之上,這些墩柱轉變為飛扶壁(flying buttress),這是向上延伸至高側窗之間臨界點的拱橋,也是為了抵擋大風對尖屋頂的巨大壓力。這種加固拱頂的方法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築特徵,開始一定是出於功能上的考慮。飛扶壁也是構成建築美學與表現特色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彩色玻璃窗畫

在所有重要的哥特式大教堂之中,只有沙特爾大教堂仍保留了180多面原有的彩色玻璃窗。窗戶的通光量遠少於人們的預期,主要功能是濾光,從而改變日光的性質。珠寶般的光線從高側窗射入,賦予它詩意和象徵的涵義。光線的靈動消解了教堂的物質體量感,由此拉近了世俗與天國之間的距離。這種“超自然的光線”成就了作為哥特式藝術精神核心的高度神秘的體驗。

沙特爾大教堂莊嚴的《華窗聖母》彷彿毫無重量,輕輕地漂浮在模糊的空間之中。這面窗戶是西立面唯一倖免於1194年大火的窗戶,由幾百個彩色玻璃小片用鉛條連綴在一起。

耳堂及其雕刻沙特爾大教堂兩端耳堂各有三座深凹入牆體且裝飾鋪陳的大門、五面尖頂窗(lancet,頂端為尖拱的狹長窗戶)以及巨大的玫瑰窗(rose window),後者是立面中央的圓形團花大窗。北耳堂的玫瑰窗玻璃則鑲嵌於網狀結構之中。耳堂玫瑰窗的稜窗格創造出了複雜的裝飾圖案,並且擴大了玻璃相對於窗框和牆面的面積。

北耳堂是為聖母瑪利亞所建。她的形象已經出現在西立面右側大門之上,表現為傳統的聖母形象,端坐於象徵神的智慧的寶座之上。自羅馬式時期以來,教會就一直在積極地推動這種崇拜。眾所周知,聖母學(Mariology)的發展與對神性之愛的再次強調密切相關,作為哥特時期日漸普及的人性論的一部分,為信徒們欣然接受。

約1204年,沙特爾大教堂得到了聖安娜的顱骨,由此聖母崇拜在沙特爾也具有了特別的意義。這件聖物與若干年前倖免於大火的聖母長袍一起,使沙特爾大教堂在所有獻給聖母的教堂中具有了特殊的地位。

建造於1210年前後的北大門半月楣表現的主題與聖母升天節相關,描述的是聖母升入天堂的場景(包括“聖母安息”、“聖母昇天”與“聖母加冕”,與“聖母領報”一起,都是表現聖母生平最常見的題材。它們將聖母等同於被稱為基督的新婦和天堂的入口的教會,此外聖母還擔有其傳統的神聖調解人的角色。她不僅是基督的伴侶,而且還成為基督的天后。

亞眠大教堂

1218年,一場大火將原有的大教堂燒燬,兩年之後,亞眠大教堂在原址上開始重建。

中堂的驚人高度是亞眠大教堂在建築技術與美學上所取得的最主要成就。透過對早期哥特式風格的巴黎聖母院、盛期哥特式風格的沙特爾大教堂與亞眠大教堂這三者的中堂立面加以比較,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法國哥特式大教堂建築發展相對較快且其垂直性不斷加強。亞眠大教堂中堂連拱廊十分高大,在周圍牆面整體高度的比例下,產生出了一種高聳的效果。

蘭斯大教堂

蘭斯大教堂是法國國王的加冕地,而巴黎是王宮所在地,它們之間關係緊密。兩座教堂具有許多共同特徵,例如寬闊的耳堂都只是略微突出於教堂主體,但它們的整體面貌建造得極其不同。

蘭斯大教堂西立面的大門並非像巴黎聖母院那樣凹入牆體,而是突出於牆外,入口上方的半月楣也為窗戶所取代。除玫瑰窗之外,每一細部較之以往都更高更瘦。為數眾多的小尖塔(pinnacle,加在墩柱、扶壁及其他建築部件頂端的尖頭部分)加強了無窮盡的向上運動趨勢。此處的雕刻裝飾前所未有的奢華,它們不再僅僅設在確定區域之內,而是擴充套件到眾多新位置,不僅包括建築的西立面,而且還涵蓋了它的兩側。教堂外部整體開始看起來儼然一座供雕像棲息的鴿舍。

西大門雕刻

蘭斯大教堂的某些雕像是哥特式古典主義頂峰時期的作品。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組雕刻是《聖母往見》,它創作於1230至1233年之間,表現的是瑪利亞前往其表姐以利沙伯處告知自己受孕的訊息。

在早期哥特式雕刻中,像這樣以描述性場景為主體的側壁雕像本不大可能實現,因為即使是在統一的設計之中,單個人物也是孤立的。現在《聖母往見》組像人物之間表現出了明顯的互動,這表明圓柱退入背景。

女體腹部的水平衣褶突出了她們身體的體量感。瑪利亞與以利沙伯令人立即聯想到古羅馬時期的婦人雕像。其中的兩種風格同時出現在《聖母領報》這組雕刻中,它們明顯不同於《聖母往見》中的古典主義。

這組雕像中的風格差別:天使加百列與聖母原本並非設計為一對,但現在所見的卻是被放置在一起。聖母雕刻於1240至1245年間,人像遵循嚴格的垂直軸線。他們的小圓臉為捲髮所襯托、臉上具有明顯的微笑表情、纖細的身形體現出了強烈的S形曲線,衣褶的變化也很豐富,一種所謂的“優雅風格”由此而生,並在之後的幾十年間傳播到了許多地區,很快就成了哥特式雕刻的標準樣式。

《舊約》組雕《麥基洗德與亞伯拉罕》是上述優雅風格的成熟範例,它雕刻於13世紀中期之後不久,是蘭斯大教堂內部的西牆裝飾。這些雕刻在題材的選擇上可能與大教堂中舉行的王家加冕典禮有關。選擇麥基洗德與亞伯拉罕題材的原因在於,他們都是《舊約》中神聖不可侵犯的國王,這一場景強調了世俗權力得自教會所舉行的宗教儀式。

哥特式雕刻日益增長的寫實主義特色需要某種條件,因為這種風格的雕刻從來都缺乏系統性。更確切地說,它是一種精密現實(realism of particulars),關注具體細節甚於整體結構。其最典型的作品不僅包括13世紀早期與中期具有古典主義傾向的側壁雕像和半月楣,也包括小型雕刻,例如亞眠大教堂西立面四葉形飾邊框內的《月時勞作》和《十二宮》。

法國盛期哥特式大教堂體現出當時人們的努力幾乎是空前絕後的。這些具有代表意義的國家性建築所需的龐大資金由舉國各個地區、各個階層捐獻而來。大教堂表現的是一種宗教狂熱與愛國熱忱的融合。

謝謝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