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樹幹發黑枯爛怎麼治?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體育
  • 2023-02-06

柿子樹幹發黑枯爛怎麼治?匿名使用者 2020-08-09

摘要:日光溫室番茄真bai菌病害種類多、危害重,且發病率高,如立枯病、早疫病等。為了防止病害的發生和蔓延,從生產無公害產品出發,採取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一系列綜合治理對策。

關鍵詞:日光溫室;番茄;真菌病害;防治

1日光溫室番茄病害發生新特點

土傳病發生普遍而嚴重,溫室一旦建成,重茬連作不可避免,每年換土又不現實,易造成土壤中病菌的積累並有蔓延之勢。

1。1立枯病

1。1。1症狀苗期病害,剛出土幼苗及大苗均可發生。受害幼苗的莖基部出現長圓形或橢圓形病斑,明顯凹陷。地上部白天萎蔫,夜間恢復,病斑橫向擴充套件繞莖1周後,病部出現縊縮。根部逐漸乾枯,直至枯,但幼苗往往不倒伏。病斑橢圓形,具同心輪紋或珠網狀黴,呈淡褐色。

1。1。2發病條件病原菌以菌絲體、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苗床溫度過高,溼度過大時容易發病。播種過密、間苗不及時、通風不良、幼苗徒長、床土忽幹忽溼易誘發本病。

1。2枯萎病番茄枯萎病是一種維管束侵染病害,近年來在北方地區發展較快,為害比較嚴重。

1。2。1症狀苗期發病,莖基部變黃褐色縊縮,子葉萎蔫而,成株期發病,初期僅植株的下部葉片變黃,後變萎蔫枯,不脫落。病情由下向上發展,症狀常出現一側,而另一側表現正常。病症在晴天表現植株萎蔫,早晚能恢復。病株根部變褐,切開莖基部可見維管束呈黃褐色,潮溼時病斑表面著生粉紅色黴層。病菌從根部侵入寄主,透過維管束向上部發展,逐步擴散,導致病株葉片黃枯而亡。

1。2。2發病條件病原菌以菌絲體或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土壤中或附著在種子上越冬。枯萎病發病溫度範圍為8~34 ℃。當土壤pH4~6,氣溫24~27 ℃,土溫24~30 ℃。與茄科作物連作時病害發展迅速。土壤排水不良、通氣性差、移栽或中耕傷根較多或植株生長勢弱等情況下容易發病。

1。3灰黴病灰黴病在番茄保護地生產中發生嚴重,主要侵染部位是果實,特別是未成熟的青果被害嚴重影響產量。

1。3。1症狀灰黴病侵染幼苗時,葉片和葉柄產生水浸狀腐爛後乾枯,表面生灰黴,嚴重時擴充套件到幼莖,產生耬黑病斑,引起幼莖腐爛發黴,幼苗常自病部折斷而。成株被侵害時,葉片由葉尖開始發病,病斑呈“V”字形向內發展,最初為水浸狀,淺褐色,且邊緣不規則,有深淺相間的輪紋,表面上著生少量灰黴,最後葉片枯。果實被害時先侵染殘留的花或花托,逐漸向果實和果柄擴充套件,致使果皮變為灰白色且軟腐,以後在果面、花萼及果柄上出現大量的土灰色黴層,果實失水僵化。

1。3。2發病條件病原菌以菌絲體和分子孢子隨遺留在土壤中的病殘體越冬,透過氣流、雨水和農事操作傳播。高溼是本病發生髮展的重要條件。發病適溫20~23 ℃。花期是侵染高峰,尤其在果實膨大期澆水後,病果劇增,是爛果高峰期。春季保護地內植株密度過大,放風不及時,溼度大,再加上連續陰雨,常引起灰黴病的嚴重發生。

1。4晚疫病番茄晚疫病又稱番茄疫病,對番茄保護地栽培和露地栽培為害極大。

1。4。1症狀番茄莖、葉和果實均可受害,但以葉片和青果受害更為嚴重。幼苗期發病,葉片出現暗綠色水漬狀病斑,並向葉柄和莖部擴充套件,葉腑處病斑黑褐色,使幼苗萎蔫倒伏。潮溼時,病部邊緣著生白色黴層。成株多由下部葉片先發病,從葉尖、葉緣尖開始。病斑初為暗綠色水漬狀,漸為暗褐色,病健交界處不明顯,無輪紋。潮溼時,葉背面沿病斑外緣產生白色黴狀物。莖部受害,病斑由水漬狀變暗褐色,後呈黑褐色,稍凹陷,植株萎蔫或由病部折斷;果實受害,多在青果時果面形成油漬狀暗綠色至棕褐色病斑,病部呈不規則雲紋狀擴充套件。病果質地硬,潮溼時病斑長有少量白黴。

1。4。2發病條件病原菌以菌絲體在馬鈴薯塊莖和溫室番茄植株上越冬,或以厚垣孢子在落入土中的病殘體上越冬,低溫高溼有利於病害發生。前茬是茄科作物,低窪地,排水不良,澆水過多,氮肥過多,植株徒長,保護地通風不良的情況下,發病嚴重。

1。5早疫病番茄早疫病又稱輪紋病,溫室大棚和露地栽培番茄全年都有發生,以春番茄發生較普遍。發病嚴重時減產在30%以上。

1。5。1症狀早疫病危害葉、莖和果實,以葉和莖葉分枝處最易受傷。葉片被害,初生水漬狀褐色小斑點,擴大後呈圓形,病斑邊緣黑褐色,中央灰褐色,具有同心輪紋,病健交界處有黃色或黃綠色暈圈。嚴重時多個病斑可聯合成不規則形大斑。莖葉分枝處發病,病斑為橢圓形,深褐色,稍凹陷,具同心紋或暈圈,植株易從病部折斷。果實受害,多在果蒂附近開始,形成圓形或橢圓形暗褐色病斑,病斑凹陷,有同心紋,生有黑色黴層,病果易開裂,提早變紅。幼苗期莖基部得病,病斑常包圍整個幼莖,幼苗枯倒。

1。5。2發病條件病原菌以菌絲體及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田間或在種子上越冬,本病透過氣流、雨水傳播。高溫高溼有利發病,氣溫15 ℃、空氣相對溼度80%以上開始發病,氣溫在20~25 ℃、連續陰雨時病勢加重。

2無公害防治措施

2。1農業防治

2。1。1選用抗病品種。這是防治病害最經濟有效的途徑,尤其對於一些難於防治的病害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選用毛粉802、隹粉15等抗病新品種。

2。1。2合理施肥。科學施肥,推行配方施肥、測土施肥,依據番茄生理需求施肥,要施足有機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適時葉面追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強抗病能力。

2。1。3改善栽培設施。日光溫室應儘可能提高標準,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張掛反光膜;採用無滴膜,減少結露現象;全膜覆蓋,膜下灌水,最好在棚內建蓄水池並實行滴灌,以有效降低空氣溼度,避免地溫過度降低,減少病害發生和流行的可能性。

2。1。4合理間套作與輪作倒茬。連作重茬會造成養分失衡與匱乏,造成菌源積累,加重許多病害發生。可透過科學栽培加以調節,減輕病害發生,如番茄地混種韭菜,可防治番茄根腐病;番茄與茼蒿同穴栽可抑制番茄枯萎病;與蔥蒜類和“十”字花科類輪作,可有效控制枯萎病和早疫病等。

2。1。5清潔田園。前茬作物收穫後要徹底清除病株殘體和雜草,深翻土壤,減少室內初浸染源:發病後及時摘除病花、病果、病葉或拔除病株,帶到室外銷燬,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2。1。6換土改造。連作幾年後,土壤鹽化及土傳病害加重,可採取老土換新土的方法來解決。方法是剷除耕層表土,換上無毒肥沃土的大田土。

2。2生物防治

2。2。1應用生物技術。可採用轉基因等生物技術培育抗病品種。2。2。2使用生物農藥。如立枯病可用木黴菌0。50kg摻細土50kg混勻,然後撒在病株莖基部,每畝用藥1。50kg,能有效控制病情;青枯病可用72%農用鏈黴素或新植黴素可溶性粉劑2 500~3 000倍液噴霧或灌根。

2。3生態防治

不同病害適宜的溫溼度不同,應依據不同溫室內的具體情況,科學管理,控制溫溼度。儘量保持較低的空氣溼度,避免出現高溫高溼及低溫高溼的環境條件,溫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0~25 ℃,夜間13~15 ℃,適溫範圍內採取偏低溫管理;合理通風,適時澆水,改善光照條件等。

2。4物理防治

2。4。1溫湯浸種。用50~55 ℃溫水浸種10~15min,可有效防治多種種傳病害。

2。4。2土壤消毒。抓住春秋茬之間的夏閒高溫期翻地曬棚,進行土壤消毒,方法為每平方米鋪4~6cm麥草1kg,加石灰氮0。10kg,深翻20cm,然後田埂間灌滿水,用舊塑膠薄膜蓋上,密閉10~15d後,地表溫度可升到50~60 ℃滅菌及殺線蟲效果顯著。

2。5化學防治

在熟悉病害種類,瞭解農藥性質的前提下,對症下藥,合理施用化學農藥;適期用藥,講究施藥方法,選用高效、低毒、無殘留農藥,把化學防治的缺點降到最低限度,生產無公害蔬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