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的北京正陽門有什麼重建歷史?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體育
  • 2021-09-04

明朝時的北京正陽門有什麼重建歷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0-01-02

在明朝正統年間,重建完成後的京師9門中,以“正陽門”的形制最為隆崇,不僅箭樓設門,在甕城左右也都設了門,並在還在其左右門上加蓋了閘樓,而其他諸門甕城內則只設一門。

至此,正陽門作為京都正門,可謂名實相符了。在它的名字中,“正”代表了它是京城的正門,而“陽”則是天之大數代表了皇帝,因為“日為眾陽之宗”,古代以為人君之象,因系“國門”,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正對宮城,故命名“正陽門”。

1553年,為抵禦蒙古俺答汗部不時對京師的襲掠,保護正陽、崇文和宣武三關廂之民,明世宗朱厚熜又詔令修築了外城。

明朝時期的北京諸城經過洪武、永樂、正統和嘉靖四代近200年的改建增築,規整壯觀,形制完備,最終形成了“裡九外七皇城四”:即內城9門,外城7門,皇城4門,共20門的格局。

而正陽門以宅中定位的優勢,與崇樓巍峨,雄視八表、籍壯觀瞻的國門地位,一直領秀京師諸門。在當時,正陽門不僅修築了甕城、箭樓、東西閘樓,並疏浚城壕、建造石橋和牌樓,形成了“四門、三橋和五牌樓”的格局。

正陽門在磚砌城臺上建有兩層城樓,佔地3000多平方米,城臺上窄下寬,有明顯收分,寬95米,厚約31米,高約14米,城臺南北上沿各有1。2米高的宇牆。城臺正中闢有券拱門,五伏五券,內券高9米多,寬7多米,外券高6米多,寬6米,門內設千斤閘。

正陽門城樓為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重簷歇山式三滴水結構。樓脊飾龍頭獸吻,每面有簷柱、老簷柱和金柱三層柱子,硃紅樑柱,金花彩繪。城樓的樓上、樓下均四面均設有門。

在城樓兩端,沿城牆內側設有斜坡馬道以通上下,通面寬七間41米,進深三間21米。城樓外側重簷以上懸掛木質大門匾。

城樓的樓身寬36米多,深16米多,高27米多。上下均有迴廊。上層前後裝菱花格隔扇門窗,下層為硃紅磚牆,明間及兩側正面各有實榻大門一座。整座城樓的整體高度為42米,為古代北京所有城門中最高大的一座,也是古代北京全城最高大的一座建築。

正陽門箭樓位於正陽門城樓的正南方,是最能體現我國古代軍事防禦思想和技術水平的代表性建築,為一磚砌堡壘式建築,雄踞於磚砌城臺之上,佔地2147平方米。城臺高約12米,上窄下寬,也有明顯收分。

門洞為五伏五券拱券式,內設“千斤閘”,南側寬10米,北側寬12米多。開在城臺正中的中門,與城門相對,是內城9門中唯一箭樓開門洞的城門,專供龍車鳳輦通行。當皇帝去天壇“祭天”,或去先農壇“親耕”時,“御駕”都由此出入。平常時,正陽門箭樓及東閘樓下的城門關閉,百姓經甕城東西兩個門洞出入。

箭樓上下四層,樓頂為灰筒綠琉璃剪邊、重簷歇山式,飾綠琉璃脊獸。南、東、西三面闢箭窗,以作對外防禦射擊之用,南面四層,每層13孔,東、西各四層,每層4孔,連抱廈2孔,共闢86孔。

箭樓的結構為前樓後廈,面闊七間,寬62米,進深20米;北出抱廈廡座,面闊五間,寬42米,進深12米,門兩重,前為古老的吊落式閘門“千斤閘”,後為對開鐵葉大門。

整座箭樓通高35米多,在明代及後來的清代北京城垣的箭樓中,唯正陽門箭樓闢門,亦最為高大雄偉。由於其形式比較獨特,一直被看成是老北京的象徵。

在箭樓與城門樓之間有一座巨大的甕城。甕城是為了加強對城門的保護而設立的,用以消除城防的死角,加大敵人的攻打難度。

歷史上,北京內城曾多次遭到進攻,如後金軍隊和蒙古族俺答汗和部落的圍攻,以及後來清代時八國聯軍的進攻,因正陽門的城池堅厚,除八國聯軍之役外,在其他圍城戰中均未曾被強行攻破過。

甕城為長方形,南北長108米,東西寬88米,東北和西北兩內角為直角,東南和西南兩外角為抹角,甕城將城垣、城門樓、箭樓和兩座閘樓連線起來。甕城城垣與城牆高度相同,高約11米,略窄些,內為土牆心外甃大城磚。上頂甬道海墁城磚,外側築雉堞,內側築女兒牆,內有空場。

甕城東西兩側建有閘樓,閘樓面闊三間,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歇山小式屋頂,外側闢箭窗兩排共12孔。閘樓下開券門,以通行人,門內也有千斤閘。南端呈弧形抹角,箭樓坐落在頂端,甕城的4個方向各開有拱券式門洞一座,東、西、南為吊落式閘門。

北門在宏偉的城樓之下,南門在高大的箭樓之下,東西兩門則在甕城東西正中的閘樓之下。平時箭樓及東閘樓下的城門關閉,出入百姓繞行西閘樓下券門。

在明代時,北京內城9門外均有一座跨越護城河的石橋,但唯獨正陽門外並列有三座橋,稱“正陽橋”。正陽橋外是油漆彩畫、木結構的五牌樓。正陽橋東側燕尾石堤上的鎮水石獸。石獸位於石基上,頭探向河中,身披鱗甲,四肢粗壯,造型生動,雕工精細。

我國古代的城門,設施繁雜,作為城市防禦設施除前文所述的城樓、箭樓、甕城、護城河、石橋外,還包括雉堞、登城馬道和鋪舍等,正陽門也不例外。

雉堞和女兒牆是沿城垣上頂內外修築的矮垣牆。雉堞位於城垣頂外側,築為齒狀,起盾牌作用,以保護守城者免遭敵人攻擊;女兒牆亦稱女牆,為城垣頂內側修築的矮垣牆,作用是攔擋守城者,免於摔下。

古代北京的內城雉堞高為1。9米,寬為1。5米,厚為0。75米,其間距在0。5米至0。8米之間;外牆雉堞高1。3米,寬約1。2米,厚為0。5米左右,其間距在0。5米左右,內外城共有雉堞20700多個。雉堞都是用白灰漿、大城磚砌成。平頂,四側四稜見角,非常牢固。

女兒牆高約1。2米,厚約0。75米,以白灰漿、大城磚沿城垣形制砌成,上頂一般砌成饅頭頂或是泥鰍背頂。正陽門與內城其他八門一樣,城臺外側建雉堞,內側建女牆,規制亦與城垣相同。

馬道是供守城部隊上下城用的專用斜道,它附貼在城牆內側牆體上,坡度約15度至30度之間,馬道寬約四五米,斜道外側砌築一道矮牆,每對馬道呈內八字形或外八字形,從左右兩條馬道都可以到達城頂。

正陽門設有馬道兩條,均在甕城內緊貼城垣內壁而築,分別通向城樓與箭樓。鋪舍是建在城垣頂上,為硬山式,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為駐軍的值班房,供守城兵士休息或堆放守城武器等物之用,明代稱“鋪舍房”,清代稱為“堆撥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