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解釋一下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恐傷腎,憂傷肺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體育
  • 2021-07-09

是真的,黃帝內經養生經: “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

請解釋一下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恐傷腎,憂傷肺

一、喜傷心

歡喜太過,則損傷心氣。如《儒林外史》中描寫范進中舉,由於悲喜交集,忽發狂疾的故事,是典型的喜傷心病。

中醫認為“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維活動的中樞。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現,喜可使氣血流通、肌肉放鬆,益於恢復身體疲勞。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有高興的事可使人精神煥發。但歡喜過度,則損傷心氣,如人們常說的“樂極生悲”就是這個意思,在《淮南子·原道訓》中也有“大喜墜慢”陽損使心氣動,心氣動則精神散而邪氣極,從而出現失眠、健忘、心悸等,特別是一些心臟不好的人,過度興奮就會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喜樂應適度,喜則意和氣暢,營衛舒調,過度就會傷身。

二、怒傷肝

中醫講,肝氣宜條達舒暢,肝柔則血和,肝鬱則氣逆。怒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情緒,怒則氣上,肝失條達,肝氣就會橫逆。有些人發怒後,常感到脅痛或兩肋下發悶而不舒服就是這個原因,中醫稱其為“肝氣橫逆,克犯脾土”。經常發怒的人也易患上高血壓、冠心病、胃潰瘍等,《三國演義》中周瑜就是因生氣吐血而亡。因此,我們要儘量戒怒,這樣才有利於健康。

請解釋一下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恐傷腎,憂傷肺

三、思傷脾

思就是集中精力考慮問題。如思慮過度,精神受到一定影響,思維也就更加紊亂了。中醫認為“思則氣結”,思慮過度,使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消化液分泌減少,出現食慾不振、失眠多夢,神經衰弱等,之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與脾有一定的關係。

四、憂傷肺

憂是與肺有密切相連的情志,人在憂傷時,可傷及到肺,出現氣短、乾咳、咯血、音啞等。悲是憂的進一步發展,悲是由於哀傷而產生的一種情態,表現為面色慘淡,神氣不足。憂與悲損都會傷及到肺,所以有“過悲則傷肺,肺傷則氣消”的說法。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整日鬱鬱寡歡、悲悲切切,最終因肺病而死,就是大悲傷肺的最好的證明。

請解釋一下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恐傷腎,憂傷肺

五、恐傷腎

恐是因精神過度緊張而造成的膽怯。驚是突然遇到事情的變故,導致精神上的緊張。如突臨危難,突然打雷等,都可發生驚嚇。驚恐可干擾神經系統,出現耳聾、頭眩、陽痿,甚至可致人死地,如老百姓常說的“嚇死人”、“嚇得屁滾尿流”。那驚恐與腎又有什麼關係呢?腎藏精,主生殖系統,即為生命的發動機,古代醫家稱腎為“先天之本”。突受驚嚇而當場目瞪口果、手足無措的人,大都因心氣逆亂,心血受損,導致心無所倚、神無所歸的緣故。因此,治恐當補腎,治驚應安神。

人體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有機體,七情六慾,人皆有之,正常的精神活動,對身心健康是有好處的。但異常的精神活動,就可使情緒失控而導致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引起人體內陰陽失衡,從而引發疾病。因此,要想擁有一個好身體,就要善於情志調攝。

貼心提示:樂觀的人生態度,提高心理抗逆能力,胸懷要寬闊,情緒要樂觀,要淡泊寧靜,知足常樂。

Top